学术投稿

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的毒性特征分析

胡克章;唐静;冯朝林;杨俐;王新明

关键词:磷酸氯喹, 磷酸伯氨喹, 毒性特征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的毒性反应特征,为合理用药及毒性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9例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服用药物后出现毒性反应的时间、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服用过量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约3.9h出现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发生率分别为76.92%、74.36%、53.85%,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腹痛、腹泻、心律失常、心悸等.结论 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毒性反应发生率高,毒性反应严重,应予积极救治,并做好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聚山梨酯80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聚山梨酯80在药物制剂中广泛使用,其安全性与用量成为影响药品安全性的关键,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聚山梨酯80分子结构中具有3个支链,各支链长度具有不确定性,使其测定困难.本文综述了聚山梨酯80的各种测定方法.

    作者:张勇;赵鑫;贾卫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肝癌TACE术后腹胀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肝癌TACE术后腹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96例肝癌TACE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21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对照组48例患者中,11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vs 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11.5 ±9.9 vs 37.6±10.4),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5.9±1.8 vs0.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2.1%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癌TACE术后腹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可更好地增强腹胀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具有肛门排气时间短、增加胃肠蠕动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邹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依那西普联合他扎罗汀对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及关节损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那西普联合他扎罗汀对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及关节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及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外用依那西普及他扎罗汀治疗.结果 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评分(3.36±0.94)分、红斑评分(2.57±0.62)分及鳞屑程度评分(2.1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皮损面积评分(1.64±0.34)分、红斑评分(0.94±0.14)分及鳞屑程度评分(0.981±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及6周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88.37%、97.67%,对照组为69.77%、86.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SR、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他扎罗汀可明显改善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及关节损害,缩短患者病程并减轻痛苦,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翠玲;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氟马西尼在不同年龄组妇科腔镜患者全麻后清醒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氟马西尼在不同年龄组妇科腔镜患者全麻术后清醒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全麻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Y组(17岁≤年龄≤30岁)和O组(45岁≤年龄≤68岁),每组30例.术中使用咪哒唑仑、芬太尼、苯磺酸阿曲库铵、丙泊酚等药物诱导和维持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使BIS值维持在50 ±5之间.术后均给予氟马西尼(0.01 mg/kg)静注,记录两组患者术毕(T0)及给药后2min(T1)、10 min(T2)、30 min (T3)、60 min(T4)的BIS值,并记录各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至正常时间、拔管时间、需放入口咽通气道个体数.结果 ①两组患者除年龄外,体重、身高、术中失血量、芬太尼总用量、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Y组T1、T2、T3、T4时间点患者的BIS值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T1、T2、T3、T4时间点患者的BIS值均显著高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时间点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恢复自主呼吸达标准时间、拔管时间、需放入口咽通气道个体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马西尼对不同年龄组患者行妇科腔镜手术全麻后的催醒效果相同,年长患者也可安全使用.

    作者:范开明;万震威;李长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纳米药物的药动学研究概况分析

    纳米药物是一种具有同生物膜性质类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载体的药物,与传统给药形式的药物以游离的分子态被吸收相比,纳米药物有大部分量以纳米聚集态形式被吸收,同时兼有分子态吸收,从而具有不同的体内过程,并产生特殊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纳米药物的药动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谭文超;左金梁;吴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诺环素胶囊联合裸花紫珠胶囊治疗口周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胶囊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口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9例口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10)及对照组(n =109),治疗组予口服米诺环素胶囊50 mg,每天2次,裸花紫珠胶囊3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6周.对照组单纯口服米诺环素,用法同治疗组.分别于第2、4、6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6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4%、85.2%、90.0%,对照组为43.0%、62.4%、73.8%,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胶囊治疗提高了口周皮炎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浩波;石文植;孙志平;张淑芳;刘平花;陈海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氨磺必利与氯丙嗪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和氯丙嗪治疗组,氨磺必利使用剂量为400 ~ 600 mg,bid,氯丙嗪剂量为200 ~300 mg,bid,疗程16周.在研究基线和治疗后第16周分别进行ECG检查,比较治疗前后T波改变,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QTc异常(>450 ms)和其他各类传导阻滞、早搏等.结果 治疗16周时,氨磺必利组有8例(21.6%)、氯丙嗪组有21例(53.8%)出现ECG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纽QTc均值均延长(P<0.01),而氯丙嗪组比氨磺必利组QTc延长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剂量越高,ECG异常发生率均随治疗剂量增加而增高(P<0.01).结论 氨磺必利对ECG影响小,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兴东;孙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细胞毒性药物管理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流程中细胞毒性药物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细胞毒性药物在PIVAS的工作流程中管理措施的分析,说明细胞毒性药物安全使用管理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实施,降低了细胞毒性药物差错的发生.结论 通过细胞毒性药物的管理,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而且确保了细胞毒性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

    作者:朱雪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孢曲松钠致严重剥脱性皮炎一例

    本文通过对1例患者连续使用头孢曲松钠2d后出现严重剥脱性皮炎进行报道,提醒临床医师要警惕头孢类药物的该类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徐辉;邹建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多卡因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后肌痛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后肌痛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 ~ 60 mg;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注射生理盐水2mL.记录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电击后脑电发作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0.5、1、6h肌痛发生例数及各时间段肌痛评分.结果 两组精神病患者在电击后脑电发作时间均超过30 s,苏醒时间均超过5 min(P>0.05).实验组在0.5、1、6h三个时段出现肌痛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52例(52%)、53例(53%)和51例(51%),明显低于对照纽的67例(67%)、69例(69%)和68例(68%)(P<0.05).实验组三个时段肌痛评分为1.9±0.6、3.3±0.9和3.2±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9、4.5±1.7和4.6±1.8(P <0.05).结论 利多卡因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后肌痛的干预作用明显,可降低肌痛发生率并减轻肌痛情况,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马明;陈静敏;陈利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在DPN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3例DPN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腺苷钴胺治疗,观察两组肌电图指标、阴性症状指标、TCSS评分、TSS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肌电图部分指标、TCSS评分及T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阴性症状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 (36/3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 (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能显著改善DNP患者微循环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传统;汤智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10份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统计我院310份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的标注情况,促进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常用的310份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的标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10份药品说明书中,准确标注儿童用法用量的79份,占25.5%,儿童禁用的26份,占8.4%,慎用的12份,占3.9%,标注尚未明确的80份,占25.8%,标注酌减或遵医嘱的32份,占10.3%,未列此项的81份,占26.1%.结论 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标示仍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石焱;高雪;刘晋;相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华蟾素对乳腺癌MCF-7移植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华蟾素对人乳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及华蟾素3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12 d后,取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处死裸鼠,剥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取脏器,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华蟾素可抑制乳腺癌模型裸鼠肿瘤的生长;对荷瘤裸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抑制胸腺增大;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华蟾素既可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也可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薛瑞;张青松;张玉洁;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对照组仅进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术后恢复时间和血浆炎症指标情况.结果 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3d后,实验组腹胀例数(32例,5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83.33%),腹痛例数(29例,48.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例,76.67%)(P<0.05).治疗7d后,实验组腹胀例数(8例,13.33%)低于对照组(29例,48.33%),腹痛例数(9例,15.00%)低于对照组(23例,38.33%)(P<0.05).实验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2.15±1.21)d,(2.28±1.02)d,(5.28±1.29)d,(2.47 ±0.68)d]均低于对照组(3.76±1.43 d,3.97±1.31 d,7.85±1.62 d,3.86±0.76 d(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三项指标[(2.65±1.19) mg/L,(14.93±3.51) ng/L,(13.78±3.41) ng/L)]低于对照组[(4.51±1.64) mg/L,(16.34±3.92) ng/L,(11.54±3.03) ng/L)](P<0.05).结论 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碘海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二例

    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使用碘海醇造影出现过敏性休克的2例病例,探讨碘海醇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安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管炎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致重症多型红斑的护理

    0 引言重型多型红斑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组与免疫有关的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起病急骤,除有全身皮肤黏膜出现红斑、水疱、血疱、糜烂、水肿、表皮坏死外,全身脏器均可受累,常见的是肾脏,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其次是肝肿大、中耳炎、肺炎、角膜受损失明[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和某些内脏疾病有关[2].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水肿,血管扩张,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作者:田虹;王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SAH)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将88例SA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己酮可可碱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龙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率、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 ①观察纽死亡率(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79.5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肾综合征发生率(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可降低SAH死亡率,减少严重并发症,优于强的松龙.

    作者:林素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搪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分为B-M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模型组、正常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摄食、饮水及体重情况;分别灌胃给药7d和14 d,各组称体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给药14 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 模型组小鼠观察到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伴有体重明显下降;B-M合剂各剂量组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在给药7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11.37 ~ 13.04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14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9.36 ~ 19.78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此外,B-M合剂高剂量组可延缓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曲线,中剂量组(AUC:33.76±3.10)和低剂量组(AUC:39.91±2.95)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改善血糖调节功能,与模型组(AUC:50.75±3.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作者:徐丽;李冬梅;孙慧萍;李霞;曹军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高血压基本药物医疗机构分级使用管理研究

    目的 为我国抗高血压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中的分级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我国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以使用率较高的抗高血压基本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20个国家抗高血压药在医疗机构中的分级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得出药品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为我国抗高血压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分级使用原则提供了建议.结论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各种类型药品应尽早实现医疗机构的分级使用,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发展.

    作者:许美婷;许荣芹;赵频;杨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的毒性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的毒性反应特征,为合理用药及毒性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9例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服用药物后出现毒性反应的时间、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服用过量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约3.9h出现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发生率分别为76.92%、74.36%、53.85%,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腹痛、腹泻、心律失常、心悸等.结论 儿童过量服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后毒性反应发生率高,毒性反应严重,应予积极救治,并做好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作者:胡克章;唐静;冯朝林;杨俐;王新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