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萍;来小英;王莉;刘冬
目的 为医疗单位更好地使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药品单剂量分包机使用前后的住院药房的口服药品消耗量、患者药品费用和工作效率的改变.结果 使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后,所调查疾病的药品费用、日均费用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浪费和污染降低,患者用药准确性、依从性及药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结论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有助于提高住院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杨建萍;来小英;王莉;刘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类型.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1-2012年56例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后ADR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ADR 17例(30.3%);总ADR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无关;ADR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47.2%),其次为腹泻、皮疹、精神异常(均为11.7%),罕见药物热、癫(癎)、肝功能异常(均为5.9%).结论 利奈唑胺注射液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赛成;牟琼雅;王石健;王金明;王彬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连续治疗4 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 vs.79.1%,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口腔擦洗,观察组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擦洗的基础上进行口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定植菌及VAP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痰细菌图片培养阳性率降低16.67%;痰培养阳性率降低28.3%;发生VAP风险降低28.33%;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可以降低患者VAP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姜艳;刘洁;田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β2受体激动剂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雨;李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的248例患者.将所选患者因溶栓药物不同分为A组(阿替普酶)和B 组(尿激酶),每组124例.观察两组血管总再通率、发病6 h内及6 h后溶栓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出血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发病6 h后溶栓,A、B组分别有28(70.0%)、18(47.4%)例再通;发病6 h内溶栓,A、B组分别有76(90.5%)、68(79.1%)例再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2例(1.6%),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2例,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4例;B组死亡5例(4%),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3例,脑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5例,牙龈出血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具有血管开通率高、出血等并发症少、安全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作者:胡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颈椎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5% vs.77.5%,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在术前、术后24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27例,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24、48 h VAS评分和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48 h内各时间段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其春;胡永炜;陈方兰;黄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制作小鼠耐药癫(癎)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癎)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癎)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癎)模型,试验期间考察小鼠癫(癎)的发作级别和频率,以确定小鼠耐药癫(癎)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另取20只小鼠进行后续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耐药癫(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耐药癫(癎)模型组按前述方法造模.结束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考察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考察耐药癫(癎)小鼠脑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脑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耐药癫(癎)模型组中10只小鼠有8只造模成功,进入试验.脑组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耐药癫(癎)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HE染色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神经细胞核固缩、变形,神经细胞呈现部分水肿,并有神经细胞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耐药癫(癎)小鼠呈现脑内P-糖蛋白高表达,并出现脑组织损伤.
作者:张策;陈淑良;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7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2组,8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胶丸(口服组),85例予以肌注黄体酮(肌注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和临床疗效;经有效治疗并继续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口服组与肌注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1.8%(P>0.05);在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Apgar低分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良好,口服黄体酮胶丸与肌注黄体酮的疗效相当,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周小英;张幼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原理,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国内外健康人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我院2013年1-3月144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对于国外健康人群,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健康人群,PTA均<90%.对于国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在40~80、10~39 mL/min,PTA均<90%;对于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各群体的CFR均<90%.结论 当MIC=1时,国外健康人群、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及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 q12h的剂量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而国内健康人群及肌酐清除率在10~39、40~80 mL/min的患者则达不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应考虑联合用药.
作者:刘晓东;于丹;张智洁;马喆;肇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肾移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迅速、病原菌种类多、联合用药种类多等特点需要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一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以及个体化用药方案制订中的作用及药学监护思路.
作者:孙滢;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90例老年DPN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的TSS对患者DPN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及2hPG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刀割样疼痛、烧灼痛、针刺样疼痛及麻木4项评分、DPN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3例因输液过快致输液局部疼痛,在调整滴速后疼痛感消失,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α-硫辛酸治疗老年DP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调查,为临床安全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药房的中成药说明书211份,对其药品基本信息、药品质量保障信息、药品安全性信息、药品特性信息和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1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药品基本信息和药品质量保障信息的标示率近100%;而药品安全性信息和药品特性信息匮乏,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率几乎为0.同时在项目内容表述方面也存在问题.结论 应加强中成药说明书规范化管理,为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罗艳;黄显金;裴丽;刘京伟;邵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银离子抗菌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在60例Ⅱ度烧伤患者身上分别选取2处面积相当的创面.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试验组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平均换药次数,并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用药后第7、14天创面愈合率增高,换药次数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磺胺嘧啶银相比,银离子抗菌敷料在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方面,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抑菌效果与磺胺嘧啶银相当,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Ⅱ度烧伤的外用药物.
作者:刘琳娜;李学拥;吴晓春;赵聪颖;关波;李诗草;张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室温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常用浓度配置盐酸克林霉素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盐酸克林霉素0~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与5%转化糖注射液及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8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8 h内可配伍使用.
作者:郑芳;李鹏;朱雪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对近年已报道的五倍子外用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五倍子的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情况,并对中药外用剂型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五倍子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姜清华;王磊;杨跃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艳敏;成旭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SA 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73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吗啡、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地佐辛、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于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 VAS分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安全性、耐受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方涛;王珏;郑海燕;蔡华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依从性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采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8例,分析依从性状况及原因,总结心理干预对策.结果 48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22例(45.8%),依从性差26例(54.2%).患者依从性状况与患者年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了解程度、患者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文化程度有关.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依从性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对氨水杨酸颗粒的疗效.
作者:沈轶群;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