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陈春英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 干预,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6月入院的1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学服务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同时进行疾病复发率调查.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疾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高血压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0例,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组(治疗组)35例及慢心律组(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及慢心律(150mg/d,3次/d)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总好转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示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对患者临床症状及服药耐受性的改善均优于慢心律.

    作者:关健;吴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0年1-9月的各科门诊处方11028张和同期各科住院病历1432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41.35%,住院病历为70.53%,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44.70%,病原菌送检率为64.66%.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应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姚冰;彭晓燕;李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奥美沙坦改善内皮素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与氧化应激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5-6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1%氯化钠慢性灌注,n=7);②ET-1慢性灌注组[2.5pmol/(g·min),n=7];③ET-1+奥美沙坦治疗组(0.01%食物中混入,n=7);④ET-1+非特异性抗高血压药剂苯哒嗪治疗组[15mg/(kg·d)饮水中给入,n=6].测量大鼠第0、7、14天时的尾动脉收缩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和Ang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GT)水平和主动脉AT1受体表达.光泽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主动脉超氧化物阴离子产物(O(-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T-1慢性灌注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21±2)vs.(141±2)mmHg,P<0.05],PRA明显增加[(3.1±0.6)VS.(8.1±0.8)AngⅠ/(mL·h),P<0.05)],AngⅡ水平明显升高[(47±7)VS.(94±13)fmol/mL,P<0.05];O(-2)[(16±1)vs.(27±1)CPM/mg]、血浆TBARS水平[(5.1±0.1)vs.(8.9±0.8)μmol/L]显著升高(P<0.05).结论 ET-1、AngⅡ以及氧化应激的共同作用,促进了ET-1慢性灌注大鼠高血压的发展.奥美沙坦能改善ET-1诱导的大鼠高血压和氧化应激.

    作者:姚丽;徐天华;张少青;魏敏;葛丹梅;王力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塞来昔布结合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服用塞来昔布结合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腺瘤消退的影响.方法 12例根据家族史并经结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随机分为塞来昔布联合结肠镜治疗组和结肠镜治疗组,每组6例.塞来昔布联合结肠镜治疗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束后即口服塞来昔布800mg/d,疗程为12个月;结肠镜治疗组患者每4个月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疗程为12个月.两组患者均每4个月复查结肠镜1次,观察腺瘤的数目、类型.结果 塞来昔布联合结肠镜治疗组于治疗后4、8、12个月腺瘤消退率分别为89.0%、93.1%和97.8%,而结肠镜治疗组分剐为87.9%、86.9%和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结肠镜治疗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腺瘤保持长期显著消退状态,其治疗效果肯定,且优于单纯结肠镜下息肉切除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勇;郑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维A酸乳膏(0.025%)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究

    目的 建立0.025%规格维A酸乳膏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A酸乳膏的含量.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2%冰醋酸溶液(81: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0nm.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107.43%±3.1%、107.35%±3.0%、112.39%±1.1%、109.09%±1.3%.HPLC法测得结果:106.75%±0.32%、107.39%±0.73%、107.93%±0.06%、110.31%±0.11%.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易受外界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不佳,HPLC法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作者:姜武民;黄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来源白英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比较

    目的 考察不同来源白英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对不同来源白英乙醇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定,通过比较IC(50)值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不同来源白英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存在差异,IC(50)值在1.91-24.26mg/mL范围内.结论 广西柳州产地白英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高,浙江宁波产地次之,广东佛山产地活性低.

    作者:宋敏;王翔林;孙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氨曲南肌肉注射致硬结脓肿

    1.病例资料2008-2009年,我院共发现氨曲南肌注致硬结脓肿7例,其中男3例,女4例;臀部硬结者5例,脓肿者2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8岁.

    作者:刘守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辛脑注射液致小儿呼吸困难一例

    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因咳嗽4d、发热1d入院.体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四肢未见异常,胸片示左肺纹理增强,诊断为肺炎.给予细辛脑注射液(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4075,国药准字H20056232)8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

    作者:曹宇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54例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激素+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d)静脉点滴.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取晨空腹静脉血2mL,监测血脂及载脂蛋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C)、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具有调节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作用,可以降低TC、TG、LDL-C、VLD-C及apoB,升高HLD-C及apoA1,具有降脂作用.

    作者:余伍中;高国胜;何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坎地沙坦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取7d龄C57BL/6J新生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高氧组和坎地沙坦组,每组20只.坎地沙坦组和高氧组小鼠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出氧箱后,每日分别腹腔注射坎地沙坦4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d.采用荧光素血管灌注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荧光素血管灌注视网膜铺片:高氧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丛,伴明显荧光渗漏,坎地沙坦组较高氧组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荧光渗漏减轻.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教:坎地沙坦组较高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AngⅡ蛋白表达水平:坎地沙坦组较高氧组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水平:坎地沙坦组较高氧组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应用坎地沙坦可一定程度抑制RNV形成.

    作者:李迅;王嘉俊;刘鹤南;陈晓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院门诊自费药房开展全窗口药学服务的探讨

    目的 结合我院门诊自费药房的特点及开展全窗口药学服务的体会,探讨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介绍全窗口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分析其优势、不足及改进方法.结果 全窗口药学服务有助于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增强药物疗效,提高药师综合能力.结论 全窗口药学服务的开展对患者、医师、药师及医疗机构均有利,是大型医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天琳;魏宇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输入引发儿童过敏反应的原因及有效抢救措施.方法 对15例静脉注射细辛脑注射液出现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儿中,男9例,女6例,年龄6个月-5岁,经停用致敏药物、脱敏、维持循环、吸氧、保温等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静脉注射细辛脑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可以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大剂量吗啡静脉泵入治疗晚期癌痛一例

    我科一晚期肿瘤患者使用自控式静脉泵静脉输注吗啡止痛治疗,时间2个月,剂量大可达吗啡1250mg+氯胺酮400mg/d静脉泵入止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暄;王玉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五苓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五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滴丸的成型情况,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速及冷却柱长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考察指标,对基质比例、载药量、药液熔融温度和滴距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优选的处方和佳制备工艺:混合基质中PEG 6000与PEG 4000的比例为3: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二甲基硅油做冷却剂,冷却剂温度-5-0℃,药液熔融温度为60℃,滴距为6cm,滴速40滴/min.结论 由本工艺制备的五苓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药房自动摆药机使用评价

    目的 评价自动摆药机在医院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通过介绍自动摆药机的结构、应用,评价自动摆药机的优缺点.结果 自动摆药机利大于弊,适合住院药房使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结论 自动化调剂是发展的趋势.

    作者:孙东宁;秦雪鹏;张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联合肌松剂及物理因子治疗对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疗效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肌松剂及物理治疗对下腰痛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下腰痛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物理因子治疗组(n=30);盐酸乙哌立松组(n=29);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及盐酸乙哌立松,n=35).结果 经过10d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主观症状、疼痛评分(VAS)、弯腰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定(SF-36)均显著改善,并且显著优于另两组(P<0.O5).结论 通过肌松剂(盐酸乙哌立松组)及物理因子的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下腰痛的急性发作.

    作者:元香南;张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4种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临床常用4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3.2)(65:35,v/v)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2nm,测定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上述4种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6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溶液外观性状及pH值的变化.结果 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盐酸胺碘酮的检测专属性好,配伍液中盐酸胺碘酮在0.15-2.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日内RSD值为0.01%,4种配伍液在6h内峰面积均无明显变化,RSD值均小于2.0%.结论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4种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6h内含量、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体外配伍稳定.

    作者:梁卉;胡乔乔;谭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干扰素引起严重精神不良反应分析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是其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对9例应用干扰素治疗出现严重精神不良反应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干扰素引起精神异常的特点,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将干扰素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王雪莲;夏菲;黄芬;李智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以三种不同CCB为基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以常用的三种不同CCB为基础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148例ISH患者,分别以笨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为基础药物,观察治疗后的血压变化、血压达标率、心率变化,随访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降低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使90%以上的患者血压达标),均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水肿和心率加快的患者明显增加;氨氯地平组发生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较少.结论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CCB能够有效地控制ISH患者的血压,不同CCB之间在患者血压达标的同时,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存在差异.

    作者:张明辉;赵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疗效

    目的 评价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变化.方法 分析我院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出院病例101份,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院制定的<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实施细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9.01%,干预前以青霉素为主,占用药的23.40%;干预后以一代头孢为主,占用药的50.94%;手术后单一和二联用抗茵药物使用率分别为干预前68.75%、29.17%,干预后98.11%、1.89%.结论 我院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给药时机、给药品种、联合用药等选择上,干预后比干预前趋向合理,但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个别医生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和针对性掌握得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实施规范管理.

    作者:郝金利;曹劲夫;唐丽英;秦长月;李训光;张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