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邱鹏;孟凌新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美洛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36例),疗程7~14 d.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 莫西沙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8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莫西沙星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依从性好.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杨泽辉;高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手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统计我院手外科住院患者2005-2007年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计算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手外科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的用药频率(DDDs)排序高,为抗生素首选.结论 手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日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宁文奇;韩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贝生联合水囊引产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12月在我院进行中期引产的初产妇,有引产指证,无引产禁忌,无普贝生使用禁忌证.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采用普贝生联合水囊引产术;对照组42例,采用单一水囊引产术.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4%;对照组成功率为88%.观察组产程启动时间为(4.65±2.03)h,对照组平均为(10.59±4.7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脱囊时间平均为(6.32± 2.67)h,对照组平均为(12.34±3.63)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普贝生联合水囊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率高,优于单纯水囊引产术.
作者:李妍妍;戴丽;佟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功能的药物,临床应用十分普遍.同时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尤以胃肠道不良反应为多见,高达20% ~50%.本文旨在探讨NSAIDS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12月10日1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ADR中,以儿童和中老年人群占比例较大.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多,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ADR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大,其次为中药.6例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有4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李润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并定期检查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探讨米卡芬净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闻艳伟;欧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输液中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微粒数、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4%、98.78%;RSD分别为0.34%、0.62%.室温放置4 h内输液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颜色无色并且无改变.结论 4 h内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GNK中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武艺;郑云华;姜清华;徐英宏;李可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覆盆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G作为固定相,展开剂选用醋酸乙酯:甲醇:水(22: 1: 1),用薄层色谱法对覆盆子进行鉴别试验.结果 能检测出椴树苷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覆盆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平欲晖;熊魏;谢一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用于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吗啡组(M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开始术后镇痛,持续48 h.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3、24 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EP.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和布托啡诺均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镇痛效果确切,适合用于术后镇痛.
作者:刘坤;邱鹏;孟凌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从1952年,第一个精神药物氯丙嗪被发现和应用以来,精神药物治疗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此后,各种精神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帮助.然而,目前人们仍对精神药物怀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本文就精神药物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进行阐述,以提高人们对精神药物的正确认识.
作者:刘果;王旭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也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月经失调、排卵障碍、雄激素过多、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并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笔者对二甲双胍在治疗PCO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晋华;安爱军;郝晓菁;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 溶剂扩散法制备脂质纳米粒,高速离心法分离纳米粒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 测得纳米粒的平均包封率为60.73%,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结论 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有较高的包封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刘玉梅;朱昆;马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新型羟乙基淀粉-万汶和林格氏液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母婴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拟在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n=30)及林格氏液组(L组,n=30).麻醉诱导前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及林格氏液500 mL预扩容,于入室时取母静脉血(MV1),于婴儿剖出时取母静脉(MV2)、脐动脉(UA)、脐静脉(UV)血,检测血浆SOD和MDA水平.结果 胎儿娩出时,两组母静脉血SOD值均低于入室时;胎儿娩出时的母静脉﹑脐静脉及脐动脉血SOD值,H组均高于L组.H组脐静脉及脐动脉血MDA值低于L组.结论 羟乙基淀粉预充能改善CSEA下行剖宫产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减轻了母婴自由基损害.
作者:吕美红;孟凌新;陈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国产生长抑素治疗,持续使用3~5 d.对照组40例,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出血停止(95.0%),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5.0%),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32例出血停止(80.0%),8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20.0%).结论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减少输血量,降低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俐焰;贺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蟾酥为我国名贵中药,研究发现,其所含的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对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目前,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对其治疗肿瘤的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ortisomol 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为其推广使用提供确切依据.方法 将所有病例均分2组,镍钛根管预备后,治疗组以Cortisomol 根管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法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以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法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rtisomol组术后反应轻.术后1年复查,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ortisomol 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临床操作简单,术后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红;赵旺;李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4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以中草药为首(41.23%),其次为抗结核药(15.79%)和非甾体抗炎药(14.04%).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多见;大部分病例(84.21%)预后较好,预后较好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较差组(P<0.001).结论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尤其要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
作者:杨颖;王学清;李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氟马西尼治疗严重肝性脑病(Ⅲ、Ⅳ期)的疗效.方法 72例Ⅲ、Ⅳ期肝性脑病的患者,在去除诱因,限制蛋白饮食,乳果糖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降血氨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氟马西尼,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两组给药前、给药后2h的临床症状和脑电图的改善率,并观察2周后患者的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给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43.6%,脑电图的改善率48.7%,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2周后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大致相同.结论 氟马西尼能改善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的意识状态,有催醒作用,并可以消除脑电图异常,但维持时间短,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无明显作用.
作者:李凤春;李磊;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尚未完全明了,且其诊断及治疗各异.因此,笔者收集了近些年国内外的医学文献,从RL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金宝;周健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改进盐酸环丙沙星栓的处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热熔法制备栓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 以醋酸缓冲液制备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处方较好,含量合格.结论 改进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王茜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