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春;李磊;刘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也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月经失调、排卵障碍、雄激素过多、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并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笔者对二甲双胍在治疗PCO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晋华;安爱军;郝晓菁;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月矾中空栓中水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干膏收率和蛇床子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3 h.结论 应用该水提工艺提取效率高,适于制剂生产.
作者:袁汀;张振秋;王海波;刘威;石继亮;胡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07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频度(DDDs)排序,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并对处方中降压药和降压药的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类降压药DUI≤1,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符合规定剂量,药物联用情况合理.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应避免药物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蔡萍;顾平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方法 选择40例接受外科及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于围手术期禁食水时,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皮下注射,观察用药前后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和患者依从性.结果 应用甘精胰岛素后患者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发生1次低血糖事件.结论 对于围手术期禁食水的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药物.
作者:杜强;徐晚枫;韩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 方法 对确诊为小儿EB病毒感染的51例患儿,用更昔洛韦治疗,10 mg/(kg·d),分2次应用,每次静滴大于1 h,疗程7~10 d.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断疗效,同时观察更昔洛韦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51例EB病毒感染患儿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2例,在治疗过程中有 1 例出现WBC减少,1周后恢复正常,其余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效果明显、安全.
作者:李健;李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手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统计我院手外科住院患者2005-2007年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计算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手外科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的用药频率(DDDs)排序高,为抗生素首选.结论 手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日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宁文奇;韩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功能的药物,临床应用十分普遍.同时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尤以胃肠道不良反应为多见,高达20% ~50%.本文旨在探讨NSAIDS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哌替啶注射液呈减少趋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镇痛.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渐趋合理,临床医师在癌症治疗中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郝金利;曹劲夫;唐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改进盐酸环丙沙星栓的处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热熔法制备栓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 以醋酸缓冲液制备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处方较好,含量合格.结论 改进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王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输液中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微粒数、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青霉素钠与莲必治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4%、98.78%;RSD分别为0.34%、0.62%.室温放置4 h内输液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颜色无色并且无改变.结论 4 h内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GNK中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武艺;郑云华;姜清华;徐英宏;李可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4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以中草药为首(41.23%),其次为抗结核药(15.79%)和非甾体抗炎药(14.04%).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多见;大部分病例(84.21%)预后较好,预后较好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较差组(P<0.001).结论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尤其要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
作者:杨颖;王学清;李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尚未完全明了,且其诊断及治疗各异.因此,笔者收集了近些年国内外的医学文献,从RL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金宝;周健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7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起始剂量为10 mg/12 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镇痛起效时间为45 min,平均镇痛时间12.3 h.全组病例总有效率为96.5%,完全缓解率为65.2%,部分缓解率为30.6%,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时,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毒副反应轻,服用安全.
作者:李琳;许崇安;徐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恒康正清与番泻叶在肠道准备及清洁肠道中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对比恒康正清与番泻叶在接受大肠手术或结肠镜检查并排除基础疾病的非梗阻患者中清洁肠道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清洁度、恶心呕吐、饥饿感、腹痛、全身乏力、直肠不适方面,恒康正清组明显优于番泻叶组(P<0.05). 结论恒康正清作为一种非渗透性、吸收性全肠灌洗液,清洁肠道的作用明显优于番泻叶.
作者:罗宁;吴晓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可必特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5例)用氨茶碱常规治疗;治疗组(101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可必特2.5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和第3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可必特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明显.
作者:王林;陈良宏;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 溶剂扩散法制备脂质纳米粒,高速离心法分离纳米粒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 测得纳米粒的平均包封率为60.73%,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结论 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有较高的包封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刘玉梅;朱昆;马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物降压配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GE)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70例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药物降压配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监测指标.结果 全部患者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除1例在ICU中因动脉瘤体内压较高致瘤体破裂而死亡外,余皆存活.全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亦无麻醉意外发生.术后无硬膜外血肿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结论 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和血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EVGE安全可行.
作者:陈万成;刁玉刚;刘晓江;张铁铮;王凤学;荆全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通过一则案例简介,剖析医患纠纷的原因,强化医学生依法用药意识,使医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既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又能遵守药品管理法规.使患者吃上放心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口服普罗布考0.5 g/次,2次/d,服药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丙二醛(MDA)、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选择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升高(P<0.05),SOD、GSH-Px含量降低(P<0.05);应用普罗布考8周后,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罗布考明显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广阔;王心杰;周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后2、4、6、8周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阿立哌唑组痊愈率50%,有效率90.5%,利培酮组痊愈率47.6%,有效率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兴奋激越、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嗜睡、失眠、便秘、体重增加、泌乳、月经紊乱等方面,其中阿立哌唑引发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泌乳、月经紊乱明显少于利培酮(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在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和泌乳、月经紊乱等方面的反应少于利培酮.
作者:马闯胜;马玲;张淑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