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英
患者,女,45岁.因急性支气管炎于2003年11月26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于入院前22 d静滴阿奇霉素(中德合资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6022),用法5%葡萄糖250 ml+阿奇霉素0.5 g.滴完后约10 min,出现双侧严重耳鸣,持续约2 h后耳鸣逐渐消失,当时怀疑为阿奇霉素所致,尚不能肯定,第2天再次用同等剂量阿奇霉素0.5 g静滴后,于滴完时再次出现耳鸣,耳鸣持续约2 h后逐渐消失.确定耳鸣为阿奇霉素所致,故停用阿奇霉素,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以后未再出现此症状.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五型,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期还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其致病性尚未得到肯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依据被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肝脏炎症的临床表现、肝炎病毒的标志物、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以及影像检查等综合因素来判断.
作者:石理兰;张琳;窦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仍是目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由于全身麻醉行人工流产,费用昂贵,尤其在农村不易被患者所接受.为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行宫颈旁阻滞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聪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曲马多用于小儿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100名患儿,手术近结束时给予负荷剂量曲马多1.3~2.0 mg/kg,手术结束即刻连接自控镇痛泵按曲马多0.20~0.31 mg/(kg·h) PCA给药.随访观察:(1)术后疼痛强度评分;(2)副作用;(3)术后额外补充镇痛药剂量及次数.结果 (1)镇痛24 h VAS评分为3.02±2.35,镇痛48 h VAS评分为1.65±1.53.2例需额外补充镇痛药.(2)副作用:24h内有头迷者为22例(22%),48h有头迷者为19例(19%).5例排尿困难.5例有下肢麻软感觉.8例皮肤瘙痒.排气时间为(40.0±13.2)h.无呼吸抑制病例.结论曲马多用于小儿自控镇痛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马铃;孟凌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增加,中西药相互作用的问题越显突出.对此笔者浅析如下,以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作者:杨立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异位妊娠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病情急,进展快,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故尽快组织有效的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从2000年7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休克型异位妊娠20例,采取了综合的急救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近代痔概念的转变,痔的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改变.对于重度痔(Ⅲ、Ⅳ期),传统的手术往往伴有严重的术后疼痛,多年来外科医师一直在寻找一种无痛性痔切除方法.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采用一种特殊吻合器进行痔切除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甚至部分患者术后完全无痛[1].因此,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 d Hemorrhoids, PPH)自报道以来迅速得到推广[2-5].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应用PPH治疗重度痔2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乔雷;陈春生;兰孝亮;魏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正常完整的角膜上皮是不易被真菌感染,大多数病例是在角膜外伤后而发生感染的,尤其是农作物,因为植物的枝叶带有真菌.常见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临床表现眼部有一定的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至今,国内外尚无真菌性角膜炎的对症眼用药膏.
作者:梁卉;谭爱萍;程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止痒洗剂是我院自制的皮肤科制剂,由醋酸地塞米松、樟脑、液化苯酚、薄荷脑和75%的乙醇组成,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痱子及过敏性皮炎,疗效较好.为了控制制剂质量,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根据樟脑、液化苯酚、薄荷脑和75%的乙醇具有挥发性的特点 [2,3],采用水浴蒸干样品,残渣用75%的乙醇溶解、定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排除了樟脑、液化苯酚的干扰,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陈学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动脉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尤其是以呼吸困难为表现者,易误诊为左心功能不全.现将6例误诊为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娟;吴国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前已被公认的致病毒性肝炎的嗜肝病毒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毒在急性期被清除,目前尚无慢性化及携带者的报道.而5%~10%的乙型肝炎和50%~80%的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肝炎,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必须有乙肝病毒存在下才能复制,因此往往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目前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是采取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抗肝炎病毒、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等综合措施.总体的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尤其是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率在30%~40%左右.因此,慢性肝炎的治疗仍然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重点介绍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作者:黄芬;赵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故在药物的原料中及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均可能有微生物的污染,已有报道[1],红汞、甲紫、器械消毒液等制剂检到有严重污染的情况 .如何控制好抑菌性药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对4种常用的抑菌性药物进行了考察.
作者:童爱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羊蹄叶水提取液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小鼠以腹腔注射、皮肤涂抹和灌胃途径给予羊蹄叶水提取液0.8,0.4,0.2 g/kg,观察炭粉在小鼠小肠内被推进的百分率.结果腹腔注射、皮肤涂抹两种途径给药可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P<0.001,P<0.05),而灌胃给药则无抑制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相反有促进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P<0.001).结论腹腔注射、皮肤涂抹两种途径给药和灌胃给药的作用结果截然相反.
作者:田作明;杨金霞;付守廷;高尚伟;李永海;王维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合理用药的现代含义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从大卫生观出发,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从而达到小的卫生资源投入,取得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目的[1].其宗旨就是开展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推进社会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笔者认为,合理用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
作者:徐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检测注射用原料中致热物质,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等优点,国外药典一般要求适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品种,应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2], 以扩大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范围.盐酸头孢吡肟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 日抗基[3 ]中该品种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本文对国产头孢吡肟原料,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附录XIX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盐酸头孢吡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质量标准.
作者:余洋;魏晶;王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约50%~8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病例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1,2].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方面.病毒因素主要包括HCV的高度变异性、泛嗜性、基因型的差异、与抗体结合表面蛋白的缺失、HCV与脂蛋白的结合等;宿主因素包括宿主的遗传性差异、免疫耐受、CD4+和CD8+T 细胞应答低下、Th1/Th2失调、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中和抗体的免疫压力选择等.本文主要综述宿主相关的一些因素对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影响.
作者:王占英;马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能够满足各种静脉给药的深静脉导管,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1].近年来我院已在围手术期及化疗患者中广泛应用.PICC创伤性小,患者依从性好,发展潜力大.下面就我院158例应用PICC置管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雁;佟姝艳;张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是糖尿病末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多而病情复杂,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是提高粮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蒋继宏;于晓明;邱雨华;杜丽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鼻咽癌在我国属于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常见症状有鼻塞、血涕、鼻衄、耳鸣、耳聋、头痛、面神经麻痹等.根据原发部位、扩展方向、转移情况不同,可出现不同组合、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放射治疗是鼻烟癌的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孙建;孙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