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分析和体会.方法:选择于我院2011-01至2012-02手术的糖尿病患者90名,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内血糖控制良好,手术顺利,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胰岛素泵治疗护理应该加强.
作者:孙启臻;周敏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肿瘤的治疗分为传统的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微创治疗、深部热疗、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肿瘤治疗新模式,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相对关键作用.
作者:汪利锐;许丽贞;邹艳;彭丽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寻中药材质量存在哪些问题.方法 从中药材的种植、采收、炮制、药材变质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结论提高中药材质量是增进中药疗效,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作者:刘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急诊对留观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华丽;葛道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进食量少,质细,致便肠蠕动减慢而引起大便秘结.同时,由于腹直肌、膈肌、肠平滑肌及盆底肌肉收缩无力,致排便困难.同时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经肠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临床资料在104例被调查者中,40-50岁者30人,便秘者17人,占57%,51-60者30人,便秘者32人,占80%,61-70者30人,便秘者27人,占90%,70岁以上者4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①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②方法?:?分试验组、对照组,将100例妊娠6~10周,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于人工流产术前4h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用常规方法作人工流产.观察宫口松弛、术中反应及疼痛情况、手术用时长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③结果:两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术中对疼痛耐受程度、手术用时长短、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前4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宫囗松驰、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避免了扩张宫颈造成的机械性刺激,有效减少或消除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女性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由于手术时对宫颈牵拉、扩宫及宫壁刺激而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为解除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我站应用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收到良好宫颈松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约荣;黎宗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尤其是母婴保健备受关注.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孕产妇不同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按照护理程序,有效地实施护理计划,提高母婴保健水平.
作者:朱玲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与巨大儿、早产、剖宫产率增加及先兆子痫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增加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我院重视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尤其对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孕前肥胖、高龄、孕妇低出生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等孕妇均重点检测,妊娠可使隐形糖尿病显性化,使无糖尿病的正常妊娠者发生妊娠糖尿病,使原有糖尿病的患者加重.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生理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做好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指导尤为重要,关系到母子健康与生命安全.现对我科在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为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张敏;杨建琼;刘惠;吴艳;周小容;彭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护理的实际情况,探讨消化内科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为消化内科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杨汝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针对病因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8.5±3.5)d.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24例中总有效率为83.3%;非梗阻型重症胰腺炎19例中总有效率84.2%;梗阻型重症胰炎37例中总有效率为91.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疼痛4例,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重症胰腺炎治疗中,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病程、病因方面考虑,对保守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选择,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1月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均成功.结论 对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前及时胃肠减压、减轻胸腔压力,有效的氧气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加强呼吸道,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患儿的腹胀、喂养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武春玲;耿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威枫骨科外洗散在治疗各种中医分型的膝骨性关节炎时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在我院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分别分为:肾虚髓亏组、阳虚寒凝组、瘀血阻滞组,每组各20例,均给与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患膝关节1周,通过评分方式得出治疗前后分数,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威枫骨科外洗散对各种中医分型的膝骨性关节炎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各种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枫骨科外洗散应用范围广,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会良;蔡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会阴部手术术前剃毛的佳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上好麻醉体位摆好后剃毛405例病人及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传统的术前剃毛363例病人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会阴部剃毛方法在操作时间、病人心率和血压变化、皮肤损伤、手术时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上好麻醉体位摆好后剃毛用时短(0.8±0.2min比3.5±0.5min,P<0.05),无皮肤损伤,病人心率和血压变化无明显改变,切口感染(3例比11例,P<0.05)及手术时手术间空气菌落数符合院感要求.[结论]上好麻醉体位摆好后会阴部剃毛操作方便安全.
作者:任翠蓉;严旭芳;何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西藏辽宁两地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率的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拉萨市夺底乡两个自然村及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乡一个自然村年龄超过50岁的498名群众,经散瞳后,按LOCSⅢ标准进行裂隙灯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拉萨市266名被检者中诊断为白内障的有85名,发病率为31.95%.北票市232名被检者中诊断为白内障的有53名,发病率为22.84%.结论高原地区白内障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强紫外线辐射是导致白内障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作者:夏旭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瘤性转化的克隆性疾病,转化后的细胞的生存或增殖依赖于造血微环境中的调节信号.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造血调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支持和保护白血病细胞;参与其增殖、分化及迁移;减少其凋亡及增强其耐药性等.现就骨髓基质细胞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侯晓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骨科救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救治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救治率和更好的救治效果.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医院的三年间接收并治疗的八十六例案例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以证实此观点.
作者:于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对蒙药六味木香散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蒙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孟和吉日嘎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肺大泡破裂产生的血气胸病例3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恢复良好,没有漏气或出血的现象;包裹性积液少量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手术治疗治疗肺大泡破裂导致的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简单,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李杨;尤佳;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9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护理疗效.方法 将19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休息、生活习惯、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降低其复发率,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赵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浅静脉流质针留置套管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在临床已被逐渐推广,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使用方便.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纤维化,脉管质地硬且脆,弹性差,皮下脂肪层薄,易滑动,不易固定,为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和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应用静脉留置针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将该技术应用到196例老年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