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郑晓萍;陈晓春;陈红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011年3~2012年3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2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采用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清洁护理的实验组和实施传统口腔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伤口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清洁度达优4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5.0%;对照组清洁度优13例,良28例,差11例,优良率78.8%.实验组在3d和7d愈合患者共53例,占88.3%,而对照组对应仅有32例,占61.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冲洗技术更利于深入口腔内部清除腔内污垢、血迹及异味,且对术后创面清洗效果良好,有效预防创口感染,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创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卢洁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外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与性别、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感染者共31例,感染率为15.5%;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为18.8%,明显高于≤60岁者的8.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37.5%,明显高于Ⅰ、Ⅱ型切口的3.1%,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者感染率为30.1%及19.3%,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者的5.1%及10.5%,术中应用头孢类患者感染率为20.6%,明显高于应用青霉素者等10.7%,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功正常与异常者、男女患者发生感染情况,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性加以防治.
作者:张应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利用超声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检查,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白内障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50例将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眼部的各个特征和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患者的白内障影像图各有其表现和特点,包括玻璃体、晶状体和眼轴距离等指标都不一而同;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7名患者能够接受白内障治疗手术,手术符合率为94%.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眼部结构,便于医生掌握眼内状态,合理规划手术过程,且该项检查的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对白内障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云龙县妇女疾病的变化情况,为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云龙县妇女病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08年-2012年云龙县地区妇女病普查数据库的7245份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2008年-2012年云龙县妇女病的发病率情况、发病率较高的妇女病发病情况等.结果:2008年-2012年期间,云龙县妇女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妇女病发病构成变化不大.云龙县妇女宫颈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云龙县妇女阴道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云龙县妇女乳腺增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云龙县妇女附件炎的发病率基本稳定.结论: 对云龙县妇女病进行普查,能够了解妇女病患病的变化情况,为我妇女病的防治提供可观有力的依据,从而积极探寻妇女病的防治办法,大程度上降低妇女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保健意识
作者:许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生活方式的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通过对我科96例患者(男70例,女26例)的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到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疾病的预防和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诊断中电子阴道镜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对我院640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且将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结果:640例电子阴道镜检查中,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69例,CIN I93例,CIN II5例,CIN III10例,宫颈癌3例,宫颈尖锐湿疹11例,正常宫颈9例.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阴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
作者:石冬梅;谭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联合法来治疗76例上消化道出血者的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的76例病人分为两个小组:医治组和分析组.对分析组依据西医来治疗.对医治组依据中医西医结合法来治疗.之后对比医治组和分析组的疗效.结果:医治组的疗效要比分析组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在医治上消化道出血病症中,疗效显然比纯粹依据西医治疗效果好.
作者:何光学;杜琇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2月份到2012年2月份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在护理方式上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经过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消化内科患者落实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茜;许红;瞿蕊茜;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并发切口脂肪液化35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结果:35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6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21天.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间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针对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预见,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何军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房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治疗后心率、P-R间期、QT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为86%.结论: 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急诊予以胺碘酮治疗,不仅能够迅速的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炎止咳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已成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可同期修复缺损部位,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和外形,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43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的体位要求,皮瓣观察与按摩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作者:苏云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倪诗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避免密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按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复苏,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结果:本院新生儿窒息抢救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病儿童,根据患儿的病症、体征实施干预护理,并注重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统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38例患儿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对患小儿川崎病的患儿实施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小儿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书梅;吴帮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多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求有疗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把168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四组.A组为43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治汤;B组为38例,内服西药消炎痛、双嘧啶胺醇、卡马西平;C组36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汤加本药消炎痛、双嘧啶胺醇、卡马西平;D组41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汤配以中医针灸治疗.结果:A、B两组与C、D两组的有效率有显著的差异,A与B、C与D组没有显著差异;A、B、C、D四组间在治疗以后的疼痛减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A组3例、D组2例用药次日出现腹泻,经采取饭后量少多次服用方法后得以缓解.B组9例、C组8例出现饮食不佳、头晕等轻微症状,各有3例恶心、反酸的症状结论:中西药结合、中药加针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得以确认,在治疗的方案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药加针灸治疗的方案在安全性上更高一筹,证明此治疗方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佳方法.
作者:刘海(女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据资料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半数.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报告1例儿童系统性硬皮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经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关节和肌肉护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耐心的心理护理和恰当的出院指导是护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玲;翁艳;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