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翠英
本文首先将介绍双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技术,体现其作用性,做好早期诊断.接着将针双下肢静脉血栓疾病进行一定程度的观察与护理,主要介绍其观察方法以及护理方法,能够保证在大程度上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的痛苦,恢复健康.
作者:闻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分析佳麻醉剂量,为临床上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10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50例产妇采用0.625%罗哌卡因1.4ml硬膜外麻醉,设为研究组;50例产妇采用0.625%罗哌卡因2.0ml进行硬膜外麻醉,设为对照组.分别从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产妇的生命体征的基本指标变化情况和出现低血压与心动过缓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评价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分析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差异以及佳麻醉剂量.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前、用药后30min以及术后,产妇在MAP、HR、SpO2以及RR几个方面,两组剖宫产产妇均能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浮动较小,对照组产妇在MAP、HR两项指标上,相对出现更大程度的浮动,较之研究组受药物的影响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对引发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进行具体比较,研究组组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的硬外膜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两组麻醉效果相当,1.4ml,0.625%左罗哌卡因起效迅速,并不比1.4ml,0.625%左罗哌卡因起效慢.但研究组稍低剂量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破宫产产妇术后的运动恢复较快,身体的各项指标浮动变化较小,不良反应稍,安全性更高,对将来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以有机磷农药为例,探讨服用农药后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研究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在36例患者中,伴有重度中毒的患者共16例,伴有中度中毒的患者有12例,轻度中毒的为8例.结果:对患者实施各种护理后,36例患者中,有34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对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洗胃护理,使抢救和治疗更加顺利,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者:惠素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而言,它是女性常见的发病机制.对慢性病来说治疗困难.我科2006年-2010年6月采用海南微波研究所生产的ECO(MTC) 微波的妇科治疗仪治疗女性盆腔炎282例,卵巢囊肿240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沙比热·杰克山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患者在晚期会显著降低生存质量.临终关怀是一种全面的照护,可为病人或家属提供一种全身心的需求及社会帮助.将良好的临终护理干预实施给肝癌晚期患者,可使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身体上的痛苦减轻,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和和谐的进行,进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术后2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观察组VAS评分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基层卫生人员勇挑重担,作为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防保工作值得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徐金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0-3岁儿童的父母对幼儿知识需求状况进行了解,为儿童系统管理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曾在我院儿童保健部门就诊的0-3岁儿童父母中随机抽取5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父母对幼儿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在所选择的这些父母中,有90.5%对幼儿保健知识都是需要的;对幼儿计划免疫工作,这些父母中有96.4%是表示欢迎并且愿意进行合作的;有86.6%需要对幼儿常规检查,另外的13.4%是不需要这项服务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其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在这些因素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父母怀疑保健医师的知识水平,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有些父母看来,即使不进行保健服务,幼儿也能够健康成长.结论: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于提高,要进一步加大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旨在对糖尿病(DM)患病情况和并发糖尿病的原因进行客观性的分析,为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寻求佳方案.方法:收集社区糖尿病病患88例作为本文研究资料,同时,按照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病患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社区内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对糖尿病病患的治疗效果,同时对糖尿病的预防也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江建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自我保健观念的不断加强,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需求逐渐加强,健康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健康体检中心随之出现.目前的体检中心应该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并且加强对自身的有效管理,以便提升其服务水平与质量,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健康管理.文章将对健康体检中心中健康管理理念的运用加以分析.
作者:孙轶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卫生监督执法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国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目前,我国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执法工作要有相应的对策,在执法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目前的卫生执法工作做得更好,才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怀孕13~27周之间终止妊娠的方法,是人为终止妊娠的一项措施.此法对受术者心理和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不予采用,但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社会、家庭原因选择引产,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婚先孕、婚外孕及意外妊娠等本身及社会多种原因,仍有部分中期妊娠者需要终止妊娠.引产不但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我科通过责任护士掌握引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患者恐惧担心的问题,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的指导和心理护理.
作者:苟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室的应用,为急诊护理探寻更为合适的护理模式;方法:通过回顾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到我院急诊部就诊的521名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260名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实验组共261名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束后对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患者满意程度,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傅月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治疗肛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为实验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月,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肛肠治疗仪治疗肛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并定期监测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每季度统计标本不合格率,监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2年第一、二、三季度标本不合格率呈递减趋势,所占比例同样呈递减趋势.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标本不合格率,从而提高了分析前质量.
作者:李娜;高文波;周玉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及一系列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政策的实施,基层医院产科工作量增大,工作责任和风险也明显增加;而产科作为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事故发生率也较高;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针对产科特点,分析各种高危因素,加强妇道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秀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新生儿张力性气胸抽气易合并纵隔摆动,抽气多少量不至于纵隔摆动,同时又缓解肺压缩症状,是本文讨论中心与重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病区张力性气胸16例进行分析,对照组: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患儿,观察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患儿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力性气胸16例,对照组9例为快速减压组,观察组7例为缓慢减压组,对照组5例发生纵隔摆动,观察组无纵隔摆动症状与体征.结论:气胸患儿缓慢减压,避免纵隔摆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破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大出血的临床原因、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产治疗的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治疗措施进行止血,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病况均得到改善,转危为安,经过7-9天的治疗和护理后,均成功出院,出院后40天,接受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均为良好.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大出血患者采取有针对性、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能快速的达到止血目的,促进患妇康复.
作者:赵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重危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困扰临床的一道难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在与呼吸机使用相关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不同医院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为24%-76%[2,3].故呼吸机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因此,呼吸机管路使用后处置环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在吸入普米克令舒后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使用卵清蛋白腹膜腔注射致敏,反复卵清蛋白雾化吸入的方法制备哮喘动物模型.治疗组每日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0.5g/L)20ml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观察气道胶原沉积,血清VEGF、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肺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大鼠肺功能减低,气道周围胶原沉积增多,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哮喘组,气道胶原沉积、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和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均明显的低于哮喘组.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D1、VEGF的表达抑制气道重塑.
作者:杨卫;杨会彬;张泽明;徐英贤;吴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