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谆
目的:探讨儿科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儿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时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单纯涉及隐静脉和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的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者久坐少动的人.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大隐静脉曲张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比较少见;左下肢多见,但双下肢可先后发病.早期仅在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后期曲张静脉明显隆起,蜿蜒成团,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硬结、湿疹、溃疡、破溃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影响很大.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制定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就我院近两年的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健康宣教方法,为今后学校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选择有效宣教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定学校现有条件常用的5种健康宣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长街镇7所小学中随机抽取5所,将5种健康宣教方法随机分配给5所学校.对于不同的学校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健康宣教方法对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活动过后,采用问卷调查检验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幻灯片讲座方法组学生的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高,为81.3%,其次是观看视频组,为73.7%,知晓率低的是发放宣传册组,为53.0%,各组学生知晓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幻灯片讲座组和观看视频组学生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组.结论:在开展学校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多采用幻灯片讲座、视频等生动、形象、直观的宣教方法.
作者:万家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6例患者复发,6例患者死亡,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的复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护士角色,确定工作目标.方法:剖析刚入院的30名新护士心理问题,制定对策进行干预.结果:新护士更快适应护士角色,制定近期目标.结论: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士素质,对提高临床工作适应能力,保证护理质量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护士在结束护生生涯,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时们由于刚进入临床,缺乏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因而产生困惑和焦虑,这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我院组建了心理活动小组对新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以下是我院在对新护士心理干预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工作也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系统的身心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影;王月;李萌;周晓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体检能为我们提供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的数据,从而为我们评估患者情况,为今后患者的治疗和传播健康知识,为其提供相关指导提供依据,是亚健康人群实现低投入转变为健康状态.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应用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石班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急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的86例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在急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9.1%,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根据心功能分级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双腔支气管麻醉.结果:所有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均良好,没有气道梗阻、损伤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成功率为100%.结论:在胸外科手术中,运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以充分的将气道打开,这样可有效的保证肺的通气质量,对于术后的回复以及降低手术的风险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刘广文;曹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本镇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治疗和预防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拭法,于晨间入学时进行黏贴,每人一次.结果:选择中心幼儿园,共检查352人,阳性15人,平均阳性率4.26%,男生感染率4.92%,女生感染率3.55%,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冯子明;丁建杰;林追洁;夏双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技巧,评价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本人操作的98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发现合并其他疾病8例,其中一例为术后发现阑尾粘液腺癌,再次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术后切口感染.截止目前无一例术后肠梗阻.无一例腹腔残余感染消化道瘘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扰乱小,术中腹腔探查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方法.
作者:胡俊超;向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拇甲瓣联合第二趾骨关节肌腱再造拇指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对拇甲瓣联合第二趾骨关节肌腱再造拇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增强临床上心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目的在于为今后拇甲瓣联合第二趾骨关节肌腱再造拇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相关的护理参考.
作者:郭春蕾;张晓妹;周秋萍;戚联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 例和观察组(妈富隆治疗组)60 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FSH、LH、E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87个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其中母婴同室母乳喂养者94例,未母婴同室母乳喂养者93例,对两组泌乳开始时间、喂养情况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24小时内泌乳者63例(67%),24h~48h内泌乳者23例(24.5%),对照组分别为14例(15.1%),48例(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患病率为6.4%,对照组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进行随访,可见观察组4个月后,纯母乳喂养率为88.3%,而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为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婴儿和母亲的身心健康.在母婴同室的环境中,有利于产妇的乳汁的增加,有助于增进母子间的情感,可促进婴儿的正常发育及保证母子健康.
作者:庄允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二氧化碳吸收的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充气腔隙不同分为4组,I组为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皮下组织间隙充气;II组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上腹部腹腔充气;III组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下腹部腹腔充气;IV组为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腹膜外间隙充气.四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应用的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类和用量相同.麻醉起效后行正压通气,记录充气前,充气的10、30、60min,放气后15min的CO2吸收情况和皮下气肿发生率和拔管时机.结果:四组充气中各时间点比充气前CO2吸收升高,血液的P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气后15min CO2吸收恢复充气前水平.IV组在充气中各时间点CO2吸收高于I组、II组、III组,PH低于其它三组,皮下气肿发生率高,拔管时间长,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因手术类型不同,建立的充气腔隙不同,腹膜外间隙充气对二氧化碳吸收高,皮下气肿发生率高.
作者:史春慧;于婵娟;刘亚华;蒋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考察.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8月之间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小儿78例患儿为试验组,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7月份之前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小孩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用的是消炎药加奥美拉唑,试验组在服用消炎药加奥美拉唑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78例患儿经过全面治疗后治愈6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50例患儿治愈2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结论:西药结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李丽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和酸中毒.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去除原发病因、保护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纠正酸中毒为积极治疗休克的主要原则.
作者:卢敏;党茂林;林文玉;杨梅;王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抢救,60例病人中,中轻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病人死亡2例,治愈率96.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表现情况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敬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带吸引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中止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的253例患者术中使用带吸引双极电凝止血.结果:253例患者均良好止血,无一例行鼻咽部填塞止血,术后均无再次出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带吸引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止血快捷彻底、术野清晰、定位明确、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家庭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从而减少或阻断结核病传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个家庭肺结核患者(39例)临床资料.结果:16个家庭中有10个家庭有痰菌阳性患者(共19例),其中4个家庭12例患者均痰菌阳性,2个家庭先后(1.5-2.5年)发生结核性胸膜炎4例,经痰培养及药敏发现2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结论:家庭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率高,传染性及危害性极大,结核性胸膜炎有传染风险,故而尽早规范治疗是关键,以减少或阻断结核病传播的几率.
作者:王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