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目的:通过研究社区妇女更年期的自我保健行为了解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教育保证居民健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23例更年期病患进行调查,均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进行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前后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行为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媒体对于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显示,经过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更年期妇女往往对于自我保健的行为更加的注意以及明确,方法也有明显的改进,前后进行保健的人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传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往往可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意识,改进她们的保健行为,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过上述方法抢救及护理后,63例患者好转,好转率为92.0%;6例死亡(均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为8.0%.其中并发心律失常者37例,并发心源性休克者24例.住院时间4~17d,平均9.2d.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好转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0月~2013年7月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4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为对照组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可从治疗依从性、焦虑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结果:从治疗依从性度方面看,实验组为90%,对照组为70%;从焦虑量表评分方面看,实验组为31.8±7.10,对照组为42.7±6.90;从护理满意度方面看,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75%,经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优.结论:为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将其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冬梅;林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护理此类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进行跟踪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9例,未愈1例,现在还在追踪随访.结论:高位复杂肛瘘患者目前有效的方法是实施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护理,占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与恐惧、焦虑、忧郁情绪,更好地应对复杂肛瘘带来的心理影响.
作者:马宝萍;杨秀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多种缓慢、连续清除水分和溶质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总称,包括了所有连续性清除溶质,对脏器功能进行支持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症的救治中.CBP的常用抗凝方法包括普通肝素抗凝法与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法,特殊抗凝包括无抗凝以及枸橼酸抗凝,其他例如以前列醇、水蛭素等.
作者:庄彩苹;赵春玲;胡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方法: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术前访视,将本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随即分为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互相学习评价,阶段评价等方法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在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均有提高,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显著,患者焦虑程度显著改善.
作者:沈小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于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相关护理.方法:运用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泌尿科治疗的86例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患者因为护理不恰当而引起病情恶化的风险.结论:对老年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恰当的相关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及恶化.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防控制感染性腹泻的措施和防范感染性腹泻的对策.方法:2011-01到2013-08,我院接收感染性腹泻的小儿177例,分析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小儿的具体资料以及病症状况,包括流行病学特点、病发特征.结果: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年龄在1岁以下的小儿数目大,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57例,占32.20%.易得感染性腹泻的时间多在春天(1月到3月)和秋天(10月到12月).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119例腹泻为细菌性感染所致,概率:67.23%;有58例腹泻为病毒性感染所致,概率:32.77%.结论: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腹泻基本全因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所致.身体正在发育期,防御机能不完善,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在小儿中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把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对比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进行2年严格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40.08±15.17)mmHg,舒张压为(79.11±13.37)mmHg,对比组收缩压为(145.92±16.82)mmHg,舒张压为(81.92±13.62)mmHg,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心脑血管发生率为17.6%,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延缓靶器官功能损害.
作者:唐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予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和四制香附丸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算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郭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存在的常见危险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后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6月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排外存在缺血性心脏病急性期、慢性心衰等情况,在保证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贵观察组患者定期每个月门诊随访一次,通过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等指导患者采取必要措施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持续观察半年后对患者心功能、心血管病发病率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通过观察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高血脂症、肥胖和吸烟,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等改变后观察组在半年内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生化检查来看,观察组甘油三酯降低39例;总胆固醇降低35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37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9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通过有效合理的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李文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较高.同时由于这类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发展中国家COPD是患病率增长快的疾病之一,据推测至2020年在人口各死因中将上升为第三位,因而日渐受到大家关注.采取一些家庭护理指导措施,让病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和诱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而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增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暑是夏季高强度训练和演习时的多发病.为提高部队夏季作战能力,某部于2009-2013年先后进行了5次为期20-30天的夏季野战训练.我们对在此期间参训官兵的中暑发病情况及救治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影响,探析医情志护理在血透患者中有效的运用与实行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直接或者间接性的沟通、观察相结合并进行患者的心理分析,对在我院维持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医情志护理.结果:30例患者沟通调查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痛反复发作,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着生命,同时内心还要承受着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导致患者情志复杂,比较情绪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的质量和治疗信心、实施对应的疏导情志护理后,患者更坚定治疗信心,而且可以很好的配合医生和护士.结论:使血透析患者加强了积极的情志,使护士在进行护理的同时更好的掌握了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采用更好的应对情志的方法,对提高血透析患者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还可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更好的治疗.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饮茶型氟中毒在我州分布广、病情重、危害大,致病的氟源主要是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大茶所致,为全面掌握我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及时掌握病区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动态评价病区人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并记录氟斑牙缺损情况.2.砖茶氟含量采用<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结论:消除贫困,加强宣传,高氟对人体的危害;改变原有的习俗,改用低氟及无氟茶的饮用习惯,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作者:拥忠泽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1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组116例,传统西医治疗组50例,6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组患者疗效差异、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评分相互间均无统计学差异(t=0.2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t=15.54,P<0.05),对照组(t=15.54,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92,P<0.05).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的有效率为95.6%,远大于传统西医治疗(65.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楠;陈贻华;王朝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并定期监测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每季度统计标本不合格率,监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2年第一、二、三季度标本不合格率呈递减趋势,所占比例同样呈递减趋势.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标本不合格率,从而提高了分析前质量.
作者:李娜;高文波;周玉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1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5例患者复发,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联合试验测定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和治疗及评价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混乱程度,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给以指导治疗.方法:共检测60例,其中1型糖尿病12例,男9例,女3例,2型糖尿病38例,男24例,女14例,葡萄糖耐量异常:10人,正常人15例,男10例,女5例,无其他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及胰岛素测定:所有受试者经过禁食12小时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然后静脉缓慢推注葡萄糖75克,服后30,60,120,180min时分别采静脉血2-3ml,测定血糖,C肽及胰岛素.结果:1-DM患者INS,C肽分泌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泌呈低平曲线;2-DM患者INS,C肽空腹值正常,但是分泌峰值延后且持续时间长.结论:糖耐量,INS,C肽释放试验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BOE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通过观察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的变化,测定45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口服通腑合剂,解决便秘后脑水肿变化情况,并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程第1-4天,排便前与排便后患者对比,未排便患者所测阻抗出血侧大脑半球峰值均显著高于排便者,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一致.结论: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后,使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脑水肿监测峰值明显降低.
作者:王婧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