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表达的影响

王永超;高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IL-1β, 脑缺血再灌注, SD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30只/组).各组按缺血2h再灌注0、2、6、12、24 h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采用改良Longa-Zea氏线栓法制备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仅见少量IL-1β阳性表达细胞,各时间点无差异.脑缺血2h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IL-1β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再灌注6、12和24 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预防性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减少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侧海马区IL-1β的表达.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衡阳市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衡阳市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衡阳市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衡阳市共报告AEFI病例817例,<3岁病例占76.38%(624/817);男女性别比为1.36:1;主要集中在4-5月份和11-12月份;国家免疫规划(h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后发生的AEFI占67.93%;病例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4.00%;疫苗分布以无细胞百白破常见,占21.42%;94.74%的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局部红肿/硬结为主,各占78.21%、21.79%,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60.98%;病人转归,治愈占99.76%,好转占0.24%;病例报告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48 h及时报告率为98.53%,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3d内调查表报告率87.76%.结论 衡阳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总体正常,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志华;周美兰;邱仁祖;李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5-2012年湖南省南县新尚村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目的 掌握2005-2012年南县新尚村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操作手册》的要求,开展人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并汇总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8年来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在0.25% ~~0.72%之间波动,家畜感染率由16.67%下降至0,活螺密度维持在0.02~~0.16只/0.1m2较低水平,感染螺密度由0.0014只/0.1m2下降至0.结论 监测点疫情呈下降趋势,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但居民血检阳性率较高,疫情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进一步加强传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加大防治力度,防止疫情回升.

    作者:连友喜;汪军;高进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昆山市高中学生乙型肝炎防治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昆山市在校高中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的认知和行为,为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治乙肝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所学校共4个班级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36名高中学生接受了调查,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HBV是否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答对率低,仅71人答对,答对率为30.1%,对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答对率高,141人答对,答对率为59.7%.女生的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高三年级的学生知晓率高于高一(P<0.05).城市学校的学生在乙肝是否能通过血液、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这几个问题上知晓率明显高于乡镇学生(P<0.0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9%,全程接种率为79.3%.高中学生中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少.女生在不与他人共用剃刀及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好于男生(P<0.05),城市的学生在不与人共用牙刷、剃刀、浴巾方面好于乡镇学生(P<0.05).高中学生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44,18.6%)、电视(42,17.8%)、网络(37,15.6%)及书籍(30,12.6%).结论 目前高中学生仍未能正确、全面地掌握乙肝的防治知识,因此应采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作者:王华;王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30只/组).各组按缺血2h再灌注0、2、6、12、24 h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采用改良Longa-Zea氏线栓法制备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仅见少量IL-1β阳性表达细胞,各时间点无差异.脑缺血2h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IL-1β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再灌注6、12和24 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预防性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减少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侧海马区IL-1β的表达.

    作者:王永超;高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舟山地区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舟山地区小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 472例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1 47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606例,占腹泻患儿的41.2%.轮状病毒在2011、2012、2013年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9.1%、45.8%、38.3%,以2012年感染率高(x2=7.04,P<0.05);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P>0.05);轮状病毒阳性率在6个月~~2岁患儿中高;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时间以每年的10-12月为检出高峰;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与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临床表现相比较,呕吐、发热、脱水发生率较高,大便中脂肪粒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以6个月~~2岁年龄组感染率高,在流行高峰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海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4-2012年昆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昆山市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给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2年昆山市网络直报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昆山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205例,年均发病率为8.07/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势;4-7月为发病高峰,其次12月为一个小高峰;南部平均年发病率为13.24/10万,北部为5.36/10万(P<0.001);男女性别比为1.65:1;年龄集中在6~~14岁,报告719例,占总数的59.67%.结论 针对重点人群尤其是在昆流动儿童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在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加强疫苗接种与疫情监测工作.

    作者:江伟;许锬;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氧氟沙星-Eu(Ⅲ)-茜素红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牛奶中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方法

    目的 建立灵敏测定牛奶中痕量氧氟沙星的共振瑞利散射分析法.方法 稀土Eu(Ⅲ)能与氧氟沙星(OFLX)形成螯合阳离子,其与茜素红阴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以RRS增强值AI对氧氟沙星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OFLX在7.5×10-7 ~~6.1×10-6 mol/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RRS强度增大值(A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2.3×10-mol/L,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用于牛奶样品中OFLX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易艳妮;唐杰;蒋义国;魏莲;王立辉;陈永忠;袁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评价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31日共计33 708份献血者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HBV/HCV/HIV三联核酸定性检测.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的标本需进行鉴别试验,对鉴别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将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三项酶联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检测单试剂不合格率为1.38%.酶联免疫检测双试剂反应性而核酸检测无反应性的不合格标本有40份,其中HBsAg反应性12份,HCV抗体反应性28份.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标本有46份,经鉴别和追踪确认HBV感染献血者15例,HIV窗口期感染1例,无HCV RNA的检出.结论 核酸检测对于血清学阴性的HBV感染检出效果明显;但对于感染了HBV但病毒载量极低的献血者,核酸检测存在漏检的可能;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不能代替血清学检测;慎重对待核酸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制定合理的献血者评估策略以减少献血者流失.

    作者:于志军;邓雪莲;高慧卉;臧亮;梁晓华;安万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9-2011年鞍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鞍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09-2011年每年通过滚雪球法抽样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招募等方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1年,鞍山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分别是4.48%、2.72%、4.25%.影响MSM人群HIV感染率的因素包括: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近六个月,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结论 知信行分离现象在MSM人群中普遍存在,正确使用安全套是MSM人群预防艾滋病有效的控制措施,应加强MSM人群的行为干预力度.

    作者:位晓东;隋丹;尹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的首诊脓毒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照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APACHE Ⅱ、Mashal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APACHE Ⅱ、Mashall评分(13.63±2.64)分、(6.80±2.35)分低于对照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15.46±3.75)分、(7.96±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IL-6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IL-6水平(54.35±26.72)pg/ml低于对照组IL-6水平(73.52±28.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d及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CRP水平(35.64±11.67)mg/L低于对照组IL-6水平(90.65±16.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可靠,能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外周静脉血IL-6及CRP水平.

    作者:贾红旦;鲍仕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127例,分析孕产妇分娩情况,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 Ⅲ~Ⅳ级产妇平均分娩孕周(36.07±5.48周)与Ⅰ~Ⅱ级(38.91±7.2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顺产为25.45%(14/55),低于Ⅰ~Ⅱ级44.44%(3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终止妊娠为20.00%(11/55),高于Ⅰ~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产妇心衰为27.27%(15/55),高于工~Ⅱ级2.78%(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 517.83±260.27)g,明显低于Ⅰ~Ⅱ级(3201.54±322.4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围生儿死亡分别为34.55%(19/55)、29.09%(16/55)和10.90%(6/55),均高于工~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状态与产妇及围产儿结局密切相关,孕产妇心功能越低,早产发生率增高,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增加,新生儿预后较差.应加强监护和治疗,减少孕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作者:向华;张笃华;游一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学生现在吸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成绩与现在吸烟的可能关联.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调查辽宁省25 710名12~~23岁学生.结果 现在吸烟率,男生为26.8%,女生为5.7%,男女合计为15.5%.差、较差、中等、较好、好5个学习成绩水平之间,男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2.0%、25.6%、25.0%、14.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341,P=0.000);女生分别为9.0%、6.6%、4.3%、3.4%、2.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90.274,P=0.000).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3类高中之间,男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5.0%、22.7%、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04,P=0.000),女生分别为3.9%、4.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0.564,P=0.000).结论 学生现在吸烟率与“绝对”的学习成绩(学校类型)、“相对”的学习成绩(班级排位)都有着密切关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明显高,应为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高鑫;王智勇;周祎;杨新元;韩一楠;徐品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5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上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发生感染性肺炎有58例,感染率为33.5%.高龄、住院时间≥20 d、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抗生素激素滥用等为引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P<0.001;x2=10.06,P=0.002;x2=11.3,P<0.001;x2=9.432,P =0.002; x2=11.1,P<0.001;x2=4.02,P=0.045).性别与肺部并发感染没关系(P>0.05).其中各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为呼吸机应用、高龄、休克、气管切开、住院时间≥20 d、基础病.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的主要部分(76.6%).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发生感染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作者:何丽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杭州市余杭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杭州市余杭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流行特征、趋势及与气象因素关系,提出防治建议.方法 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余杭区2008-2010年轮状病毒腹泻监测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将日发病数与气象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08-2010年余杭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50.76/10万、125.65/10万、245.6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闲林镇、乔司镇、临平街道、余杭镇及仓前镇五个流动人口较为聚集的乡镇;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11-12月;病例集中于2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发病率6 609.95/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225.25,P=0.001);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每年的11-12月份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x2=94.87,P=0.001).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与日平均气温(℃)、湿度(%)和能见度(kmn)呈负相关.结论 余杭区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与国内外情况基本一致,发病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0-12月份,流动人口聚集区域高发,2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大,临床检测阳性率与流行趋势一致.发病率主要受气温、湿度和能见度的影响,呈负相关.建议加大对重点人群尤其是2岁及以下儿童在气温和湿度较低的秋冬季节对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护和宣教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轮状病毒腹泻的暴发.

    作者:杨涛;杨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共表达

    目的 构建共表达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方法 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A/Hubei/1/2010(H5N1)病毒的HA和NA基因,克隆至经改造带有对虾白斑综合病毒(wSSv)早期启动子iel的mpFastBac Dual载体,构建mpFast Bac-HA-NA表达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用获得的Bacmid-HA-NA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HA-NA;提取重组杆状病毒Bac-HA-NA的DNA并使用PCR方法检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A和NA表达,并分别检测重组杆状病毒Bac-HA-NA红细胞凝集能力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结果 经PCR鉴定,构建的质粒Bacmid-HA-NA正确;Western blot检测表明Bacmid-HA-NA能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HA和NA蛋白,生物活性检测表明Bac-HA-NA能引起红细胞凝集并具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结论 获得了能同时表达禽流感病毒HA和NA的重组杆状病毒Bac-HA-NA,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丽琦;余慧燕;于在江;舒跃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医学院新生焦虑状况评价及其社会人口特征调查

    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为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发现潜在人群,及时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泉州某医学院2012级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336例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18.2%的学生存在焦虑状况,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三组间焦虑状况比较不同,兴趣较低者焦虑检出风险是较高者的2.197倍;每周体育锻炼及社团活动时间不同,焦虑状况比例亦不同,<2h者风险是≥2h者的2.543倍.结论 大一新生焦虑水平较高,今后应注意其心理健康疏导;加强入学教育,帮助其更好适应专业学习;丰富社团活动,增加其人际交流平台.

    作者:王翠玲;魏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4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及脑脊液生化及血液指标,并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性升高(P<0.01);血清及脑脊液中的IL-6及sIL-6R、IL-1、IL-8、VEGF、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治愈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因子均恢复至正常,和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炎性因子显著升高,治愈后含量减低,通过炎性因子的测定,便于疾病及时诊断与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一般资料、妊娠状况以及疾病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母婴结局良好116例,母婴结局不良70例,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体重指数异常、未补充叶酸、未定期孕检、疾病种类以及合并其他疾病均为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

    作者:骆硕;胡雪英;马艳芬;郭晓;朱智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志愿者小组与医疗机构合作提高MSM中性病患者接受规范医疗服务模式的研究

    目的 通过志愿者小组与医疗门诊合作,解决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人群中性病患者转介难、治疗难、费用高的问题,并及早发现HIV/性病患者,降低二代传播风险.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由志愿者小组在MSM人群中不定期举办有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交友活动,向参加者发放性病防治和转介服务宣传单.对照宣传单,自我诊断怀疑患有性病的患者,凭此宣传单可以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选定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收费优惠和规范性病诊疗以及免费的HIV检测、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结果 1年来,指定的医疗机构门诊接诊持转介单前来咨询、检测性病/艾滋病的MSM共1 282人,1 223人接受检测,确证HIV17人,诊断治疗各类性病145人.项目经费投入5万余元.结论 志愿者小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有利于及早发现艾滋病/性病患者,减少二代传播.

    作者:马海玲;黄竹林;赵俊仕;厉洁;单飞;陈曦;涂青娥;彭进平;李时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分别为(3.3±2.8)pg/L、(6.2±2.7)mg/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4.5±3.6)pg/L、(9.4±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并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起到阻断和逆转作用.

    作者:高世龙;彭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