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昱;孙颖颖;甘圳尧;岑雁翀;周焰华
目的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1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1 297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男女两病合并患病比例分别为7.19%、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P=0.037);40岁以上年龄组与40岁以下年龄组的两病合并患病比例为14.74%、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06,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52.17%、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4,P=0.000);而两组对象在患者来源及发现及时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警惕结核病及糖尿病两病在女性老年人群中的发生,以确保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及治疗.
作者:王毅;宋娜;张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体肺部情况和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T2DM合并CAP患者173例定义为T2DM合并CAP组,非糖尿病CAP患者171例定义为非糖尿病CAP组,进行痰液培养分离菌株. 结果 173例患者中,121例(占70%)肺部感染症状明显,铜绿假单胞菌72株,构成比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与肺部基础性疾病,是T2DM合并CAP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OR=1.744;肺部基础性疾病:OR=2.568). 结论 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和肺部基础性疾病对防治T2DM合并CAP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李生;林英辉;潘爱萍;张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1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EV71型分离株基因特性,为郴州地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郴州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或肛拭子、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随机挑选55份EV71阳性的标本进行RD细胞分离,10株分离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V71的VP1片段,并作基因测序和序列分子系统发生树分析. 结果 2011年郴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5 128例,发病有两个高峰,分别是5-7月和11-12月.病原学检测提示,2011年检测手足口病标本574例,发病年龄以1~3岁儿童为主,男性是女性的2.04倍,检出阳性标本461份,其中EV71占30.15%,CA16占31.89%,EV71和CA16同时阳性占0.65%,其他肠道病毒占37.31%;三种型别病毒分布在病例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和地域上有所不同(P<0.001);重症病例25例,18例检出EV71病毒核酸,死亡病例6例均为EV71病毒感染;采用实时荧光PCR法随机检测68份其他肠道病毒,其中23份CA6、8份CA10,CA6和CA10占其他EV的45.59%.10株EV71分离株基因测序均为C4a亚型,重症和普通病例EV71的VP1基因序列差异较小. 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EV71是2011年郴州市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要开展对EV71型病毒的深入研究,同时也要关注非EV71和非CA16病毒的流行趋势,以防范其快速传播.
作者:谢群;谭徽;刘爱平;付敏;陈白鹭;何清懿;陈柏塘;郑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深圳大运会)疾病控制保障工作经验,为今后举办大型综合活动提供重要借鉴. 方法 通过赛前筹备及赛时的症状监测、传染病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食品安全保障、病媒生物监测与评估和城市层面的重点传染病监测,构建深圳大运会的疾病控制保障体系. 结果 2011年7月29日-8月26日,全部涉大场所无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报告,累计报告症状监测病例171例,3例传染病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64.2%)和发热(21.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赛时阶段(79.6%),病例主要集中于大运村(53例,31%)和大运会体育中心(25例,14.6%),媒体工作人员(13.66‰)和技术官员(8.51‰)发病率相对较高;累计监测比赛场馆游泳池水898宗,合格率为99.8%;随机抽检供餐食品9 191份,合格率为100%;累计监测发现鼠迹阳性235处,蟑迹42间,成蝇197间,蝇类孳生地5 507次,成蚊288处,防鼠设施总合格率为96.3%,防蝇设施总合格率97.4%;深圳市城市层面累计报告八类重点关注传染病2 104例,与以往监测数据一致. 结论 深圳大运会的疾病控制保障体系完善,能有效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为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重要保障,可在今后相关的大型活动疾病控制保障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许舒乐;张雅德;袁建辉;李思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2008-2012年103株淋球菌对五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趋势. 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阿奇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 结果 103株淋球菌检出PPNG35株(34.0%),TRNG62株(60.2%),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6.1%,高度耐药株(MIC≥16mg/L)51株(49.5%),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6.5%,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抗菌活性均很强. 结论 持续性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变迁是临床减少淋球菌耐药菌珠出现的有效办法.
作者:蒋英;刘键;谢延;林惠玲;王怡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致病性肠道寄生线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发重度或播散性感染的粪类圆线虫病.本文就湖南新近发生的两个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病例以及病原学鉴定结果作了简要介绍.
作者:杨文武;李闻文;曹庆仁;章洁;张娟;张祖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现况,为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对全区15岁以上人口119 359人进行筛查,逐一线索调查、执业机构专家诊断,诊断标准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危险性等级评估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全区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516例,患病率为4.32‰,其中397例为既往曾接受过门诊或住院治疗,占患者总数的76.94%,规范服药42例,占治疗人数的10.58%;119例为此次确诊,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措施,占总病例数的23.06%;男性234例,患病率为3.83‰,女性282例,患病率为4.84%o,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x2 =7.15,P<0.01);疾病分类中精神分裂症占89.34%,发育迟滞致精神障碍占4.26%、躁狂症占2.91%;发病年龄集中在20~ 40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73.45%.危险分级3级以上者占总病例数的17.25%. 结论 随州经济开发区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对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和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复发和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作者:舒传波;沈春安;胡傲容;耿东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研究饮食运动综合矫治对肥胖更年期妇女血浆胰岛素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2例肥胖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期健康教育,同时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饮食运动综合矫治.分别在矫治前、矫治后检测血脂水平、体脂比、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 结果 矫治1个月后,研究对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体脂比较矫治前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矫治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肥胖更年期妇女进行饮食运动综合矫治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脂肪百分比,同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从而能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朱洁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细菌性痢疾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的预测.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4-2011年常州市细菌性发病报告资料,建立细菌性痢疾发病灰色预测模型GM(1,1),并对2012-2014年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进行预测. 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为x(1)(k+1)=-302.9891e-0.14632k+358.7827,经拟合检验,后验差比值C为0.153,小概率误差P为1,拟合精度为优秀.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常州市2012-2014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别为14.8089/10万、12.7931/10万和11.0518/10万. 结论 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趋势,预测菌痢发病将继续呈下降趋势,但防控仍不容忽视.
作者:张靳冬;张建陶;钱建东;潘明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北京房山地区2~7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该地区儿童预防乙型肝炎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方法 对北京房山地区1 578名2~7岁出生全程接种(常规免疫)乙肝疫苗的儿童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A)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HBsAb),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 结果 本实验检测的1 578例儿童中,其中1 400例,常规免疫,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1.93%;HBsAb阳性1 145例,阳性率为81.79%,HBsAb浓度和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阶段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8例7岁儿童注射过加强针两年(即在5岁时注射了加强针),HBsAb阳性166例,阳性率为93.26%,与未注射的同龄儿童(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乙肝疫苗的免疫效应随免疫年限的增加而减弱,定期加强免疫对于增强免疫应答、预防乙肝感染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高利英;葛瑞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本院手术室及门诊各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分析由职业紧张引起的血糖、血压等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方法 选择58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各科室护士46名为对照组.采用职业紧张调查表对两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两组护士职业紧张情况与血糖、血压之间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护士ORQ总分和PR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Q:t=2.391,P=0.000; PRQ:t=2.214,P =0.002);FPG、TC检测值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G:t=1.935,P=0.048;TG:t=2.213,P=0.007;收缩压:t=1.987,P=0.048;舒张压:t=2.067,P=0.038). 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职业紧张倾向明显,其血压、血糖和血脂升高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是心血管疾病的易患群体,应当注意预防.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林秀娟;李蝶蓉;周玉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患者家属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K-A-P问卷方式随机对吴川市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50名患儿家属调查其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患儿患病的情况. 结果 患儿家属钙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得分少于6分的患儿家属的小孩患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比率高达80.3%、96.4%,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得分高于6分的患儿家属的小孩;患者家属膳食结构不合理,对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小虾和姜醋骨头汤摄入较少,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与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以增加膳食钙的摄入. 结论 应采取措施提高门诊就诊患儿家属的钙营养知识水平,引导患儿家属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从而减少患儿患病与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曾海生;邓朝晖;柯水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监狱干警的抑郁倾向情况,探讨组织支持感在付出-回报失衡与抑郁倾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省四所监狱的1 800名监狱干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组织支持感量问卷. 结果 监狱干警的抑郁倾向率为58.6%,抑郁倾向与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的付出和超负荷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回报维度和组织支持感呈显著负相关.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抑郁倾向解释变异量为30.7%,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对抑郁倾向解释变异量为3%. 结论 监狱干警抑郁情况比较严重,付出-回报失衡和组织支持感对抑郁倾向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付出、回报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了中介作用.
作者:马磊;胡姝;王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实用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组织切片内蠕虫虫种的分子病理学方法. 方法 制作已知的和从临床收集的多种蠕虫和宿主组织病理切片标本,用改良蛋白K消化法对各种蠕虫切片的白片、HE染色片和免疫组化片组织提取DNA;设计合成检测并殖吸虫、曼氏裂头蚴和猪囊虫各自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引物,分别对各DNA提取物作PCR扩增,经凝胶电泳观察目的基因片段;比较分析三种蠕虫各自小组织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对三种蠕虫所选用的引物均可扩增出清晰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用改良蛋白K消化法提取蠕虫DNA可PCR扩增出目的片段的敏感性均优于商品化试剂盒提取法,可提出DNA的小组织面及厚度为:肺吸虫的为1.50 mm2,10μm;曼氏裂头蚴的为4.87 mm2,5μm;猪囊虫的为5.80 mm2,5μm.经10个临床标本检测均获得理想结果. 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探索出一种对病理切片中微量组织提取DNA作PCR鉴定虫种的简便方法,为病理诊断提供了进一步鉴别此3种蠕虫的分子病理学手段.
作者:胡勉娟;曾庆仁;粟占三;兰智华;贺美;余权;张祖萍;蔡力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珠海市户籍人群死亡水平及流行特征. 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根本死因分类要求,对2009-2010年珠海市户籍人群死亡病例开展死因回顾性调查,分析珠海市户籍人群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特征. 结果 2009-2010年珠海市户籍人群共计死亡7 541例,两年平均粗死亡率为368.2/10万,标准化死亡率325.3/10万,其中男性、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98.0/10万、252.9/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93.3/10万、382.2/10万、319.5/10万,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5).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其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2.6/10万、66.1/10万、64.4/10万、33.5/10万、25.0/10万,其死因构成比分别为26.3%、21.5%、21.0%、11.2%、6.8%,前5位死因构成占总死亡的86.7%.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已成为严重危害珠海市户籍人群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针对这些疾病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龚思红;李德云;梁小冬;龚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新生儿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arC基因的流行情况. 方法 采用PCR法对2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parC基因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检测16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parC基因在所有耐药株中均有第80、91位氨基酸的改变. 结论 本省ICU儿童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arC基因突变情况十分普遍,监测其突变频率、位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耐药机制研究十分重要.
作者:刘健龙;李先斌;康艳;郭宽鹏;宋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幼儿园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托幼机构儿童保健提供依据和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对2012年南宁市江南区37所幼儿园的7 580名儿童健康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营养不良793例,其中低体重患病率3.6%,3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较高;发育迟缓患病率2.9%,3~4岁患病率高.消瘦患病率3.9%,5~6岁患病率高.肥胖患病率6.1%,5~6岁患病率高.龋病率32.6%,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贫血患病率1.8%,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不良检出率3.7%,4~5岁检出率高. 结论 应加强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尤其是营养不良和龋病儿童的管理,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共同维护孩子的健康.
作者:马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判断乳腺癌预后价值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60例乳腺癌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erbB-2、Ki67、nm23基因检测. 结果 在260例中C-erbB-2、Ki67、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2%、53.85%、53.08%.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52例(152/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7.63%;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108例(108/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0.37%(OR=13.57,P<0.01);Ki67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29.63%(OR=5.58,P<0.01);nm23在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9%、70.37%(OR=0.29,P<0.01). 结论 C-erbB-2、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基因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检测C-erbB-2、Ki67及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等,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有助于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广舒;高云;郭鹏;张文芳;孙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发现肥胖儿童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方法 对117例6~14岁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和空腹抽血进行肝功能、血脂、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C肽等方面的检测,同时空腹进行腹部B超检查,根据B超结果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和x2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在117名儿童中,共检出脂肪肝患儿45例,检出率38.5%;其中男生中检出40例,检出率44.4%;女生中检出5例,检出率18.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有5个,分别为性别(RR=0.022,P=0.010)、BMI值(RR=1.357,P=0.010)、腰围(RR=9.004,P=0.036)、ALT(RR=1.059,P=0.005)和血清胰岛素水平(RR=1.141,P=0.026). 结论 肥胖儿童伴有脂肪肝者较普遍;肥胖儿童脂肪肝与性别、肥胖程度及类型、肝脏功能受损和高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康如彤;钟燕;蒋耀辉;刘康香;游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黄埔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群组干预实施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行为变化,评价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群组干预的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24名自愿参加该研究艾滋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12人,对照组112人.干预组接受群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在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在安全性行为、艾滋病咨询、检测相关行为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变化. 结果 干预组在实施6个月后在知识知晓率、性行为改变、求医行为、艾滋病咨询机构和检测机构利用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 结论 艾滋病高危人群通过群组干预后,可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依从性,改善性方式相关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群组干预是该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昱;孙颖颖;甘圳尧;岑雁翀;周焰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