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生;殷道根;仇君;杜玉开;卓菲;章明辉;林奕嘉
目的 了解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现状,为苯的职业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某厂184名接触苯的工人为观察组,其中男80名,女104名.另选不接触苯的154名办公室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73名,女81名,分别对这些人员的外周血用XT-2000i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WBC、RBC、PLT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ANC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象变化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本调查为我国现行的苯职业性接触限值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数据,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工人健康.
作者:廖日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1999-2011年广西岑溪市HIV/AIDS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99-2011年岑溪市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存、诊疗、死亡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408例HIV/AIDS的流行病学信息,研究对象累计观察947.96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04例,死亡率10.97/100人年.1999-2008年10年间的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研究对象报告确认HIV感染至观察截止时间的中位生存时间7.56年,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00年,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7.01年,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艾滋病临床分期特征是影响死亡的密切因素.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当地HAART覆盖率低,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在发病后才开始HAART,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力度,动员更多的HIV感染者及早接受HAART治疗.
作者:陈洪森;温金平;黄晓明;陈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作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调查,从而了解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区11家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场所,并对其从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结果 ①女性在空调环境下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时间越长,皮肤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而其他症状变化不明显;③不同场所间,医院相关不良症状发生率高,写字楼及商场低.结论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从业人员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管理,加强清洁消毒,保证其从业人员健康.
作者:吴浩生;殷道根;仇君;杜玉开;卓菲;章明辉;林奕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肝生化指标在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变化的特点.方法 将52例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受检者进行血液肝生化检测.结果 在52例病例中,白蛋白下降42例,占80.8%,前蛋白下降40例,占77.0%,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平均值均较参考低值明显下降.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38例升高(占73.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例升高(占69.2%);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iL)39例升高(占75%)、直接胆红素(DBiL)44例升高(占84.6%)、总胆汁酸(TBA)24例升高(占46.2%),均较参考高值明显升高.反映胆汁淤积情况的酶指标:碱性磷酸酶(ALP)46例升高(占88.5%);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5例升高(占67.3%)、5’-核苷酸酶(5’-NT)26例升高(占50.0%).结论 血清肝生化指标,能够反映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生化特征,对判断其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鹏;唐世刚;童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震后绵阳市肺结核综合防治体系对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治愈率、病死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以绵阳传染病医院为医疗救治中心的综合肺结核防控及救治网络;对灾区某区域人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对重症肺结核“三集中”救治模式;专业人员全程督导下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疗和专业管理体系.结果 2008-2010年绵阳地区榆出率(发病率)分别为90.96/10万、81.73/10万、76.42/10万;痰菌涂阳率分别为42.15%、51.68%、55.84%;肺结核病死率分别为0.51%、0.34%、0.2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008-2010年治愈率分别为86.81%、92.59%、93.56%.结论 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多部门参与、发挥基层三级结防网络优势互补、医防合作、拉网式筛查、实施“三集中”救治、专业督导人员指导的督导短程化疗(DOTs)等综合防控措施,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高病人治疗管理质量和保持高治愈率是行之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作者:刘冰;李永清;张华;彭思璐;罗大勇;王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祖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老年糖尿病病例15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教育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对照组.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特点、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糖尿病“五驾马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水平高,优良率达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组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1.58%、2.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防治作用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曾文娟;段昌华;王伟民;张志荣;沈晓林;潘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沧州市近年来狂犬病发病状况,分析狂犬病病例亲属或邻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沧州市报告的2006-2011年狂犬病病例和该市18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问卷调查表,对沧州市近5年的各县市狂犬病病例发病情况和病例亲属或邻居对该病的认知情况进行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果 全市2006-2011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88例,调查狂犬病人亲属与邻居450人,收回有效问卷445份,在病例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病例周围人群开展狂犬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效果显著.结论 群众对于狂犬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均有提高,但仍需加强防病知识宣传力度和增加健康教育的机会,且防控狂犬病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综合协力才能达到.
作者:高赢;杨永胜;高志华;刘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查明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危害因素,提出预防建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展开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并采集留样食品、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检测.结果 经现场卫生调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这是一起由于生熟不分、加热不充分造成麻辣猪心和蚝油瓜条被沙门菌污染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2份留样食品(黄瓜伴麻辣猪心和蚝油瓜条)和2份病人的排泄物中均检出沙门菌.结论 加强动物性食品的卫生管理是预防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
作者:陈琼;孙军红;梁洪军;魏德江;李晶;张锦海;周东明;唐雨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四会市2005-2012年期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会市2005-2012年8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会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在247.94/10万~378.63/10万,年均发病率为307.94/10万,年均死亡率为1.67/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乙肝、肺结核、淋病、梅毒、丙肝,占发病总数的90.81%.8年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一直居高不下,占发病总数的60.08%,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34.97%,艾滋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四会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要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
作者:谢海彬;黄国珍;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结果 菌株耐药严重,除3株(3.30%)对8种抗生素无耐药外,其余88株(96.70%)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苯唑两林、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91%、71.43%.菌株的多重耐药较为严重,2重及以上耐药菌株63株,占69.23%;2重耐药菌株占大比例(54株,85.71%),其中51株同时对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耐药.各年度间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389,P>0.05).结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部分抗生素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应引起关注.
作者:吕素玲;谭冬梅;李秀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正常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对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经腹壁记录间接胎儿心电图.结果 2986例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107例,发生率为3.58%.结论 胎儿心动过速、FQRS波时限延长、FQRS波振幅增高、早搏及心律不齐依次为胎儿心电图异常的特征.
作者:李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评价60 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对健康成人一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补充和完善我国乙肝防控快速产生乙肝抗体的免疫策略.方法 对16岁以上凡自愿接种的健康成人即不论以往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都接种一针60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并从中随机抽取96名接种对象,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的血清,采用化学微粒子发光法(CLIA)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计算免疫前后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结果 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93.8%.其中接种前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42人,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者的比率为85.7%.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者的比率为88.5%.结论 说明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接种一针60 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马福宝;汤卫军;陆培善;胡莹;康国栋;杨鸣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长沙市狂犬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和调整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长沙市2004-2012年的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沙市2004-2012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24例,死亡124例;病例以农村为主,4县(市)病例数为114例,占全市发病数的91.94%;每个月份都有病例报告,8月份多,3月份少;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2.35:1,年龄小者2岁,大者82岁,50~59岁组报告多,占总病例数的29.0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数的79.03%;主要伤人动物为犬,占97.24%,伤人动物以自家养的为主,占48.62%;暴露部位以手部多,44.04%;暴露后规范处置率和疫苗使用率低,在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置的仅占12.84%,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率仅9.17%;潜伏期短的为9d,长为5319 d(14.78年);发病至死亡短为发病当天死亡,长为9d.结论 长沙近年来狂犬病疫情相对平稳,距离消除人间狂犬病的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作者:谢强明;刘如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尽管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但仅病毒感染并不足以解释其发生发展.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包括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免疫调节失衡在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对于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自噬是维持细胞代谢稳态的重要免疫学机制,肿瘤发生发展与自噬密切相关.本文就自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展开阐述,并探讨以自噬为靶点的潜在官颈癌治疗策略.
作者:张碧蓉;谢丽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 从深圳市罗湖区4家助产机构中,选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9~12月龄婴儿,其中2011年选取101对母婴,2012年选取191对母婴,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同时对婴儿采样并开展血清中乙肝两对半标志物检测,另外对2011年开展检测的样本中选取53例进行跟踪随访及监测血清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结果 婴幼儿HBsAg阳性率1.71%,HBsAb阳性率95.2%,抗体阳转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娩方式和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乙肝感染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53例婴幼儿,2011年检测时均无感染并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复查时有3例HBsAb转阴.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且不受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体液免疫水平有所衰减,但对HBV仍有抵抗能力.
作者:刘卫民;马茂;卓菲;林喜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及基因型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进行病原分离和基因鉴定.结果 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21.98%,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除1-4月外,各月份均有嗜肺军团菌检出;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嗜肺军团菌1型(Lp1)的遗传相似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南宁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严重,菌型多样,且嗜肺军团菌1型菌株呈现遗传多样性.
作者:权怡;方锦嵩;林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牡丹区2010-2012年手足口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214例,其中男性占66.36%,女性占33.64%;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占85.05%.各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为:市级(100%)、县级(88.10%)、乡级(23.81%)、村级(12.87%)(P<0.01);退热药使用率:市级(63.08%)、县级(55.56%)、乡级(74.19%)、村级(86.67%)(P<0.01);激素类药使用率:市级(89.25%)、县级(45.83%)、乡级(16.13%)、村级(12.38%)(P<0.01).有99例为实验室诊断,其中EV71型核酸阳性的69例,CoxA16型核酸阳性的15例,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14例.结论 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村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低,退热药使用率高,应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作者:朱银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2年深圳男男性同性恋(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在MSM经常活动场所对MSM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艾滋病、梅毒抗体.结果 调查对象HIV确认检出率为12.3%.平均年龄(30.5±8.5)岁,93.8%在过去6个月中有过男性肛交行为,其中42.3%为有时使用安全套.15.8%在过去6个月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而近一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3.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0%.结论 男同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检出率较高,该人群普遍存在高危行为.该人群与女性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会引起家庭内传播或转介到一般人群,提示对该人群尤其要在宣传教育上更具有针对性干预,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作者:舒彬;司徒潮满;刘莹;庄厚雄;郭聪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北区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河北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区2004-2011年麻疹发病呈散发的流行病学特点.2-5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8月龄和≥15岁麻疹病例数为353例,占全区报告发病总数的84.86%.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作者:李薇;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庭收入不平等性与人群健康状况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基于基尼系数的计算原理计算家庭收入不平等指数(HII).以调查人口占该县区总人口比例的倒数作为权重,拟合标化患病率与HII的加权线性回归方程,并不断加入其他变量探讨其影响是否会被剥夺. 结果 加权线性回归模型表现出HII与标化患病率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且统计学意义不会随着其他变量的剔除与加入而被剥夺.由于标化患病率的分布为偏态分布,拟合对数转换回归模型后其拟合效果有所增加. 结论 收入不平等性对人群健康状况存在负面影响,应逐步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以改善人群健康.
作者:赵楠;虢玲霞;谭志军;梁英;潘峰;王玥;徐勇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