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联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陈淑琴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阿奇霉素, 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 对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门诊收治92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实验组4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时间为8~10 d,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价和细菌学结果分析.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1%;细菌杀除率实验组为92.9%,对照组为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共发现11例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包括6例肺炎支原体和5例肺炎衣原体,经治疗后11例患者均痊愈.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法都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 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对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是可靠的疗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蒙古自治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对内蒙古2009 - 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8例,一般反应67例,异常反应17例,偶合症1例,心因性反应2例,待定1例.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62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2.94%. 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耀春;李澄;李彬;闫绍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接人群中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实验室分析和PFGE分型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分离到的11株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流行关系. 方法 经培养及生化鉴定后,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群,后采用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 结果 通过生化、血清学和PCR实验共鉴定到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和2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药敏试验中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和利福平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部分耐药,PFGE结果显示11株菌株共分为两个带型,其中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带型完全相同. 结论 C群和W135群可能成为新的流脑流行群引起疾病,分离的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仍较敏感,但要注意耐药趋势,造成该病例死亡的病原菌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与其密接同学中分离到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PFGE分型呈现高度一致性,提示为同一克隆群.

    作者:田晓辉;夏昕;王敏;戴德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臭氧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一年,分别对AI - MCT液基细胞(MCT)、阴道镜检查(宫颈表面无醋白上皮)、HPV病毒转阴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患者,3、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86.7% (26/30)、100%(30/30)、100%(30/30).CINⅡ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6.7% (23/30)、83.3%(25/30)、90%(27/30),未转阴3例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 结论 臭氧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美宁;高娟;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进行胃癌手术的93例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KPS、PS以及QOL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PS以及QOL评分分别为(70.3±2.8)分、(0.8±0.1)分、(49.8±4.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4±2.1)分、(1.1±0.2)分、(40.6±3.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可靠的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朱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ROC曲线评价AFP、AFU、5'-N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5’-核苷酸酶(5’- N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测定125例肝癌患者及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OC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AFU、AFP和5’- NT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单独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803、0.817.三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敏感性分别为0.68、0.81、0.80,联合检测AFP和AFU或5'-NT可使PHC检出率提高至0.888和0.872,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0.92. 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联合检测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建军;陈建国;高晓阳;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本院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两组痰液及外周血中的结核杆菌,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68例结核病患者中痰涂片、痰定量PCR、外周血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为14.7%、41.2%、44.1%,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P<0.05).痰涂片阴性的58例患者中痰及外周血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31.0%、41.3%.痰及外周血定量PCR配对检测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的符合率为44.1%. 结论 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涂片,其可证实、鉴定涂片阳性结果,同时对痰和外周血进行定量PCR检测,可.增强互补作用,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脂肪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脂肪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同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20例小儿脂肪母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征. 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为肿块边界欠清,边缘欠规则,包膜显示欠清,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或欠均匀,以稍中低回声为主,内可见稍强回声的条状样结构,部分表面呈分叶状,彩色多普勒(CDFI):肿块内或周边可见少量低速条状血彩分布.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脂肪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何静波;张号绒;陈丽丽;刘金桥;李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数学模型并对今后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分析娄底市2004 - 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特点,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并预测流行性出血热在2012、2013年发病情况. 结果 通过模型分析,该模型相对误差在0.24% ~32%之间,模型良好. 结论 该模型适用于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并提示流行性出血热在娄底市有上升趋势,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作者:王健龙;吴锦如;刘敏;刘伟雄;傅永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发病原因,为保护放射职业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诊断1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该患者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累积接触X射线70个月,病因概率估算PC=53.2%,依据GBZ92 - 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放射性肿瘤. 结论 用人单位应将从事介入诊断治疗工作人员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中,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曾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石家庄农村居民腹泻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腹泻在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村地区腹泻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县600户家庭,按照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泻的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 结果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为2.47%.影响腹泻的主要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因素有饮水习惯(OR=5.07,95%CI:1.77~14.52)、饭前便后洗手习惯(OR=5.97,95%CI:2.80~12.76)、家庭垃圾丢弃地点(OR =2.17,95% CI:1.13~4.16)和家庭使用厕所类型(OR=2.00,95%CI:1.10~3.66). 结论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教育,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降低腹泻患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郭占景;陈凤格;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PAP对老年OSAS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远期作用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远期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同时进行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 120例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中,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共39例,作为实验组;未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2.82% (5/39),对照组发生率为46.91% (38/81).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P<0.05).经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当随访时间越长,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P -0.005).为分析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43例定义为发病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77例定义为未病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AP治疗是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25,P=0.000). 结论 在接受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CPAP治疗老年OSAS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谢世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设备装备、工作开展和工作质量情况,为“十二五”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向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省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国家要求的各项工作,地级只开展盲法复检,县级大部分只开展结核菌涂片工作;人力资源,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共有工作人员199人,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69.8%;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分别为44.2%、31.7%;专业以医学检验为主,占79.9%;全省具有主要设备生物安全柜、凝固器、培养箱、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的比例分别只有28.37%、0.71%、36.88%、48.94%、37.59%. 结论 现有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开展的工作不能满足国家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达到规划要求.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 方法 对2010年6-8月在深圳龙华街道各大中型建筑工地作业的建筑工人进行专项干预,抽取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 101名建筑工人中检出HBsAg阳性14人,阳性率为13.86%,HBV感染(HBsAg和抗-HBc中一项阳性或两者阳性为感染标记)56人,总感染率为55.45%;抗- HCV阳性者1人,阳性率为0.99%;梅毒抗体阳性3人,阳性率为2.97%;抗- HIV均阴性. 结论 深圳建筑工人是乙肝和梅毒的高危人群.

    作者:何林;杨平;魏祖光;章斯静;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免疫水平及新生儿乙肝免疫成功率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名新生儿、286名健康人群,采用ELISA双抗原一步夹心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结果 在40名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达100%;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4.34%,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免疫接种史的人群中,各年龄组抗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15岁以下人群中抗- HBs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抗体含量下降的趋势;建议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3~5年加强一针;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要向15岁以上人群倾斜.

    作者:莫英瑛;段蕙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措施及康复效果. 方法 对怀北镇社区筛查出的精神病患者32例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并对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康复措施的落实率、劳动能力情况、病情改善率、COOP/WONC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许宗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给予丙种球蛋白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 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65.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7%;在控制主要症状、体征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郑福祥;陈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0年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年来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方法 收集项目门诊病人资料,对结核病人采用队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0年间东安县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共2 04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机构转诊率及发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共登记1 737例涂阳病人,其中农民1 446例(83.25%),发病以25~65岁的中青年农村人口为主,多是轻症患者,治愈率逐年上升. 结论 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高校学生对辐射知识认知行为的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辐射基础知识及其防治的认知水平和应对态度差异.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校780名大学男女生进行有关辐射认知知识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都较低,但女生高于男生(P<0.01);在应对核辐射的心理反应方面,女生优于男生(P<0.01);80%的大学生愿意接受辐射知识的教育,女生多于男生(P<0.01). 结论 某高校大学生对辐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有性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对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刘瑛;唐伟军;钟涛;罗琴玲;曹莹;王建;王岐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磁共振颅脑平扫与弥散成像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颅脑平扫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进行颅脑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就诊患者,分别统计颅脑平扫阴、阳性及弥散加权成像阴、阳性比率,采用SPSS13.0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共有1 122例患者图像进行了统计分析,弥散成像阳性率在男性(76.08%)与女性(71.3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弥散成像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4.33岁)大于阴性患者(62.08岁)(P=0.007);颅脑平扫阴性120例(10.7%)、平扫阳性1 001例(89.3%);弥散成像阴性患者共292例(26.1%),弥散阳性829例(73.9%);在平扫阳性结果中,有平扫、弥散均为阴性患者120例,平扫阳性、弥散阴性患者172例(58.9%),平扫、弥散均为阳性患者829例;颅脑平扫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526,P=0.000). 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灶并能判定病灶新旧程度,颅脑平扫也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病灶,平扫阴性时提示患脑梗塞的可能性不大.在进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之前进行颅脑平扫是必要的和有应用价值的.

    作者:李万猛;秦家碧;杨土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军校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某军校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 方法 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每一位患者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描述该次疫情暴发的一般情况、病例的三间分布,分析暴发原因及对有效预防流腮提出可行性建议. 结果 1人发病后在21 d内致15人感染患病,罹患率为15.7%,3人并发睾丸炎,4人并发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患者分布于10个班级;有3人在小学期间曾有过患病史. 结论 近年成人特别是大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学员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消毒,对新生开展麻腮风疫苗的接种,从而有效控制麻疹、腮腺炎、风疹在校园的流行.

    作者:邓玲萍;黄建军;李建华;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