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脊髓损伤法医学鉴定42例探索

梁华

关键词:脊柱, 脊髓, 法医学鉴定
摘要:在法医学奠定过程中经常性需要进行脊柱和脊髓的损伤鉴定,其鉴定结果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相关的法医鉴定人员也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脊柱、脊髓损伤医学鉴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取得一个准确有效的鉴定结果.本文主要就42例脊柱、脊髓损伤法医临床鉴定学案例进行了统计学研究,并且再次基础上就脊柱、脊髓的具体鉴定流程进行了探索分析.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60例病患中的100例,观察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有10名病患了出现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人员、护理环境、患儿自身及家属、医疗器械等都是导致不良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了患儿顺利康复,必须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存在风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唐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旨在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后复查的23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148例和剖宫产组86例.给予干预治疗3周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剖宫产组差;而经过治疗后,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的分娩方式虽然短期内对盆底功能损伤较大,但是经过干预治疗后,顺产孕妇的盆底肌力恢复较快,且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优先采用.

    作者:陈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病毒性流感患者采用胆木浸膏糖浆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胆木浸膏糖浆治疗病毒性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两盲、有一定疗效的阳性药进行对照分析的临床观察的方法.实验组口服胆木浸膏糖浆一共34位病例,对比试验组服用抗病毒颗粒同样是34位病例.结果:实验组病例的病毒性流感的发烧、头昏、流鼻涕、四肢软弱无力、咽喉肿痛以及肺咳嗽等主要症状都有较为明显的缓解作用.各种症状缓解率为56%,整体疗效率为51%,体温降至正常有效率为69%.患者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反应.结论:胆木浸膏糖浆对病毒性流感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服用便捷、可靠安全.

    作者:陈文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某区医患纠纷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已成为当前社会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医患纠纷问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普遍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约有70%的医疗机构在近三年内发生过医患纠纷.第二,增长速度快.在北京等地,医患纠纷案件年增长率甚至超过50%.第三,纠纷强度不断升级.全国约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61.4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设灵堂的事件;因医患纠纷引起的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仅2009年6月份全国就有5起血腥闹医事件.第四,医疗机构赔偿率高.医疗损害赔偿发生率在80%以上,无责赔偿案件发生率竟达到83.9%.第五,服判息诉少,上访率高.本研究了解青浦区近三年医患纠纷的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原因、解决途径,找到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

    作者:沈文莉;蔡洁洁;张韬;杨军;谢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口腔种植手术器械的灭菌、消毒与维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腔种植术技术的提升,对口腔种植需求的病人逐年增加.口腔种植手术器械作为手术的必备工具,对其有效的维护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口腔种植手术器械的无菌化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正确的灭菌、消毒与维护既能使种植手术顺利完成,保障医患的安全的同时,也能防止交叉感染.口腔种植器械种类多,主要由不锈钢或钛制成,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不同的种植系统有不同的工具盒,不能混用.器械表面可因物理、化学因素等导致损坏,内部较易因维护不当而堵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于海兰;张璐;田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二胎政策下高龄孕产妇风险浅析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妊娠不断增多,导致孕产期对母婴的风险均明显增加,本文对高龄孕产妇在母亲及婴儿各方面的风险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肾炎肾病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手段,联合组为46例,予以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素氮、肝酐等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肝酐指标变化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优于参照组,同时治疗24小时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要优于治疗前,且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与中医治疗手段相结合,对改善患者病情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促进患者尿蛋白等临床指标向良性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5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护理,探究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前后手术效率及医院护患满意度、感染控制情况、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效率及医院护患满意度、感染控制情况、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风险情况,值得将其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祥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治疗的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51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中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智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髂筋膜连续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连续神经阻滞运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6~2017.6期间该院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按不同镇痛方案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髂筋膜连续神经阻滞方案,常规组则进行麻醉诱导,并将两组术后6h、12h、24h、48h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在术后6h、12h、24h、48h疼痛评分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13.190、t=-16.526、t=-4.726、t=-11.487),P<0.05.结论: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髂筋膜连续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镇痛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高分辨MRI研究音乐电针对TIA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析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高分辨率 MRI与传统 MRA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精确性;与DSA比较,又具有无创伤的特点,不用注射造影剂.是适合进行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影像学检测方法[1].为此,笔者应用HRMRI技术,对音乐电针治疗前后TIA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国相;章一鸣;于建军;梅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肛肠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9%,对照组为73.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在围手术期内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作者:李仁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比较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区别,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甲状腺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对比病灶数量、形态、边界清晰度、晕环、钙化、均匀程度等,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进行CT平扫和强化,各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CT诊断能较好的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栋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对象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置管时间长、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此外术前及术后2周、4周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MVV(大通气量)和FEV1(评价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1秒用力呼气容积)测定,分析治疗后变化.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置管时间长、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MVV、FEV1测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短,术后肺功能恢复快,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自发性气胸治疗方式.

    作者:熊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能降低去痂时的疼痛,减少穿刺点的渗血,减轻皮肤的瘙痒.

    作者:张慧晶;张金霞;丁晓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5%和70.73%,两组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依帕司他可有效减少山梨醇的合成,促使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陈兵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HCG值监测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

    目的:探讨在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时,监测血HCG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宫外孕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资料,对其予以甲氨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在治疗期间监测血HCG值,按血HCG值将其分为≥2000mIU/ml组(n=20)与<2000mIU/ml组(n=16),继而分析监测血HCG值在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意义.结果:对比≥2000mIU/ml组与<2000mIU/ml组患者的再次MTX治疗人数、手术治疗人数、再次MTX治疗后又进行手术治疗的人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监测血HCG可作为一种MTX治疗宫外孕的监测的新指标,患者HCG值越小,保守治疗的时间越短,MTX治疗成功率越高.

    作者:李振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肝癌的效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四君子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对于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肝癌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肝功能损伤率(33.3%)低于对照组(50.0%),且术后一周肝功能损伤率(10.0%)也低于对照组(33.3%),并且研究组术后3天以及7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肝癌术后患者采用四君子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可以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速度以及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利于肝癌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留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术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肝移植患者术前不良心理状态中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48例肝移植患者作为样本,通过奇偶法基本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n=24例)以及实验组(n=24例),将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为参照组,将实行护理干预患者为实验组,观察两组肝移植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肝移植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故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移植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改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旭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当中,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患者57.1%(P<0.05)、②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推广.

    作者:严加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