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李六林;樊静
目的 探讨大学生肺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26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与154例大学生对照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上网时间、吸烟、体育锻炼、BMI、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与肺结核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网时间、吸烟、体育锻炼、BMI、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与肺结核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肺结核的发生主要与每天上网时间、吸烟、体育锻炼、BMI、饮食习惯、睡眠时间有关.
作者:张洪霞;李华文;陈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采用询问、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监测.结果 眉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1.83%,标化患病率20.62%.一、二、三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7%、8.83%、4.50%、17.3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即往有92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病例中有64.13%(59人)近2周服用降压药,仅有14.13%(13人)血压控制至正常值;糖尿病患病率4.83%,标化患病率2.05%.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耐量降低率分别为3.67%和7.53%.即往有16人被医生诊断过糖尿病,43.75%(7人)监测时血糖控制.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超重率30.67%,肥胖率9.17%,标化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0.11%、4.85%;血脂异常呈现“一高一低”即“高”甘油三酯(24.67%)和“低”高密度脂蛋白(58.00%),血脂异常标化率41.18%.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率为4.67%,标化率为1.89%,升高者为既往或现症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被调查人群吸烟率25.50%,男性吸烟率55.51%.结论 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脂、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该县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彩玲;尤树录;杨培荣;王宏;兰志超;谭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儿童6 405名,测量儿童的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四项发育指标,计算各项发育指数.结果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整体趋势为男童优于女童、城市儿童优于农村儿童.男童体型呈相对粗壮型,女童体型呈相对瘦长型.结论指数法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各个指数的局限性,联合运用各种指数,让其发挥充分的评价作用.
作者:李一辰;陈欣欣;孟杰;何辉;潘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探讨MS与EH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压、血脂、血糖等,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区分有无左心室肥厚.测量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并测定尿白蛋白浓度.按有无MS分二组,分别以有无左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血压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的代谢因素对应的不同靶器官损害.结果 MS组发生左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腰围是导致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与尿微量白蛋白独立相关;年龄、腰围是导致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时,其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增强;不同的代谢因素对应的靶器官损害亦不同.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以等量血吸虫尾蚴分别进行1次性和分2次、3次、4次感染4组小鼠,建立小鼠血吸虫感染模型,观察不同感染频次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肝脾指数来判断肝损害程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纤维形成情况和形成率.结果 1次性感染组肝纤维化形成率及纤维化程度不高,肝损害较轻;2次以上感染组,18周后所有小鼠均有肝脏纤维化的形成,纤维化程度与感染频次呈正相关,肝损害程度随感染频次增加而加重.结论 血吸虫反复感染可导致患者严重肝损害,患者一旦被血吸虫尾蚴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多次感染.
作者:朱阳泉;徐长根;李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5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45例(80.4%)、发热48例(85.7%)、精神异常29例(51.8%)、意识障碍11例(19.6%)及癫痫发作12例(21.4%).本组患者腰穿检查颅内压增高者36例(64.3%),细胞数增多者31例(55.4%),蛋白轻度增高者9例(16.1%),糖和氯化物均无明显异常.49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40例(81.6%)可见异常脑电波.32例行头部CT检查,8例(25%)可见异常低密度灶.25例行头部MRI检查,14例(56%)可见异常信号灶.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出院时24例(42.9%)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例(53.6%)遗留有轻度精神异常、智力障碍、癫痫发作等后遗症,2例(3.6%)死亡.结论 头痛、发热、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及癫痫发作为病毒性脑炎常见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及头部影像学,多种手段结合更加可靠;疗效较好,对临床上高度疑诊病例应及早予以抗病毒治疗及正规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杨敬良;李焕生;周丛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农村居民的膳食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佛山市农村居民1071人,通过《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管理软件》进行膳食、生活方式调查,同时进行血压、血脂测定.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别对食物和生活方式进行多因素有序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 BMI)与SBP、DBP均呈正相关.超重的人其SBP、DBP、TC、HDL的值均较体重指数正常者高(P<0.05).多因素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因素中,新鲜蔬菜、主食、奶类、水果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而油脂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因素中,吸烟、睡眠不足、闲暇时间<4 h/d、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生活行为方式因素与高血压有很强的联系,有促进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也有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作者:彭倩;周桂凤;曹晓鸥;陈维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产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 将131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47例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和16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只有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5).未治疗组孕产妇的先兆子痫、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的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席德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湘潭市地处湖南省长株潭金三角重要位置,又是我国重要红色旅游城市,近年来随着人口逐渐增加,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们对医疗急救的需求快速增加,目前该市医疗急救体系运行的是指挥调度型模式,其职责主要是为市民提供日常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全市重大灾害性事故(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国内外各类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的医疗急救保障.为了建设好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急救体系[1,2],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稳定病情,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现就该市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作者:王友水;陈文浩;王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以及卫生部主持的国家金卫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但是,随着老百姓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所以,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流程的简化,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医院,才能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
作者:言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体外探讨Cu2+在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均匀分成五组,将不同浓度Cu2+、Ca2+、EDTA- Na2、Cu2++ EDTA - Na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加入五组混合血清中,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利用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进行IMA测定.结果 终浓度≥25 μmol/L的Cu2+各浓度组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测得的IMA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Cu2+浓度的增高,IMA均值呈增高趋势.终浓度< 25 μmol/L的Cu2+各浓度组IMA均值与去离子水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2+各浓度组IMA均值与去离子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EDTA- Na2组,随EDTA- Na2浓度升高,IMA逐渐降低.Cu2++ EDTA- Na2组IMA均值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u2+与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陈月梅;蒋洪敏;周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金双歧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综合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腹泻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调整饮食、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和进食指导等常规性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岐制剂,两组患儿连续应用10d后对其临床疗效和住院天数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7±0.5)d vs (5.6±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蒙脱石散,其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 2011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68例患者年龄、性别、好发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圆形统计方法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年龄(59.32±7.23)岁.脑梗占54.4%,多集中于夏秋季,男性高发,脑梗塞患者发病高峰时间为9:29分;其次为脑出血患者38.2%,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男性患者居多,发病高峰为10:41分.结论 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以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居多,其发病高峰为上午9:00~11:00,根据发病特点做到有效急救仍是急诊抢救的重点工作.
作者:刘汉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IA2- ⅡB期)84例,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盆腹腔腔内淋巴结情况,术后对切除的子宫及清扫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后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宫颈癌患者中,有7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其中均为阳性者60例,均为阴性者15例,其检测的灵敏度为90.90%,特异性为83.33%,漏诊率为9.1%;误诊率为16.67%;Youden指数为0.7423.且检测盆腔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为84.93%,特异度为81.18%,均低于检测髂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灵敏度94.11%及特异度100%.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检测转移的淋巴结,对宫颈癌病情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对髂总动脉旁和/或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的检测更具灵敏度及特异度,需引起临床医师警惕和高度重视.
作者:周彦杰;周纯芝;曹味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93例肾移植患者按FK506或Q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不同分为FK506组和CsA组,对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FK506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CsA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DM发病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与CsA相比,具有相近PTDM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作者:熊文琴;杜安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开展对传统的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抛锚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主学习、生成学习、合作学习,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文章介绍了湘雅三医院内科教研室利用该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内科学实践教学人手,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见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易斌;贾燕;沈守荣;邓芳;彭伟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丙烯酰胺(AA)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0、62.5、125、250、500、1 000μmol/L AA为染毒剂量,染毒12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丙烯酰胺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PC1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用MDA和T-AOC试剂盒检测细胞MDA和T-AOC改变.结果 染毒12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染毒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表明,AA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随着染毒量的上升而升高,T-AOC含量随染毒量的上升而降低.结论 AA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活性,损伤细胞DNA,并诱导细胞氧化损伤.
作者:李程;王穆;吴剑阁;何翠琳;李盼盼;杨慧仙;让蔚清;何爱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心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有急性胸痛感觉的6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之后对扫描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以及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等.分别统计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后处理检查和临床接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62例病例中有34例形成了冠状动脉斑块并狭窄,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左房粘液瘤2例.其中46例临床初步诊断正确,临床初诊的符合率为74%;62例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4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对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中华;杨艳;石新霞;贾雄;郑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利用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HLB膜制备样品,气相色谱(ECD)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结果表明:与液-液萃取比较固相萃取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时间等优点,是萃取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培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 - 2010年住院的227 078例中793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住院男女死亡之比为2.18∶1;农村与城市之比为3.89∶1;婴儿期死亡率高,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64.56%,其中29 d~1岁37.83%,新生儿期26.73%;主要死因位于前5位的疾病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肿瘤、意外伤害;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 降低儿童病死率的关键是预防感染性疾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孕前指导及孕期体检,重视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重视意外伤害的防治,尤其应加强婴幼儿期及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工作.
作者:蒋耀辉;钟燕;陈双;丁大为;康如彤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