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生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i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 - PCR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核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 17)、IL- 21、IL-23、IL-6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 23、IL-6和IL- 17因子分泌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分析Th17细胞阳性率与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阳性率、RORγt基因表达、相关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增高,其相关因子过表达,并与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及疾病进程相关.
作者:朱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辅酶Q1o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均为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辅酶Q1o、果糖二磷酸,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辅酶Q1o、果糖二磷酸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作者:王勋;陈智;王野峰;杨舟;向金星;曾闵;邓荣;王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0~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儿童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福建省2004 - 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对0~ 14岁儿童总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09年福建省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57.21/10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6.8%.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婴儿死亡占0~14岁儿童死亡的6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5.5%.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为014岁儿童的前3位死因.婴儿的粗死亡率为770.77/10万,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其中淹死是首位原因.结论 福建省0~14岁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现阶段仍应积极做好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的干预工作.
作者:黄少芬;李晓庆;林熙;钟文玲;林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 对安顺市2006- 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高(x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高(x2= 140.16、3 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高(x2= 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高分别占31.32% 、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高(x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高(8.33%),其次为学校(5.30%)(x2=821.20,P<0.005).结论 2006 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陆建雄;蒋有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国内334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文献,评价其合理性和特异性诊断的规范化.方法 回顾近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文献,归纳总结并根据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334篇文献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合理的文献报道构成比约为38%,不合理的为62%.结论 国内部分皮肤科医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适应症掌握不准确,采取不合理、不必要、不科学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秋华;范晓宇;朱爱茹;孙月眉;李航;程芳;康尔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傣族外出或准备外出打工青、壮年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干预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81名年龄在16岁及以上、曾经外出打工过或者有外出打工打算的傣族村民进行调查.结果 该人群对传播途径和日常接触的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达到并超过80%,明显高于国家的要求.但是,对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却低至56.1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傣族外出或准备外出打工青、壮年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和提高.
作者:高莉;杨云娟;彭霞;郑克勤;李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348株新生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患者痰和气管分泌物标本(93.10%,4.02%),其次为血液、创面分泌物、脑脊液、脓液标本,分别占1.44%、0.57%、0.57%、0.28%.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为91.09% ~99.71%;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32株,占9.20%.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组(HA - Ab)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鲍曼不动杆菌社区感染组(CA- Ab).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等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而对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儿科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宽鹏;莫丽亚;李先斌;刘建龙;宋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作为肝癌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共收集147例血清,其中肝癌患者73例,良性肝病患者41例,健康人33例.应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 GP73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达到82.2%和90.5%,与本文患者AFP的敏感性、特异性(63.0%、77.3%)相比,前者均有显著增高.结论 血清GP73可能是诊断肝癌又一个新的血清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延;陈晓燕;蒋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晨或夜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122例2级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晨服药组(A组)和晚间服药组(B组)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诊室血压下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早晨服药和晚间服药均能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间服药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低于早晨服药组患者(P<0.05).结论 早晨或晚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晚间服药组患者能更有效的降低夜间血压.
作者:张颖;韩素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健康教育资源现状,找出适合该市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沧市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健康教育人力基本情况对其健康教育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共有9家(含市级)CDC,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人员培训人数少,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开展项目较少、形式单一.结论 必须加大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加强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培训,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仪器设备配置,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澄江县网吧、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及家用计算机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有效减少微生物污染预防疾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全县范围内营业网吧、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及家庭电脑用户的计算机键盘及鼠标进行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共采集1 092份样品,其中消毒前546份,消毒后546份,不同场所使用的计算机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污染程度为由重到轻依次为:网吧、行政事业单位、家庭电脑用户、学校.网吧样本中检出大肠菌群10份,所有样本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菌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经消毒或清洗后污染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方法对消除微生物污染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次使用0.025%含氯消毒剂、75%的酒精消毒、蒸馏水清洗为对照,含氯消毒剂效果好、酒精次之.结论 所调查的澄江县网吧、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及家用计算机键盘、鼠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等微生物污染,特别是网吧计算机键盘.鼠标的大肠菌群是疾病传播的危险因素,选用高效消毒剂定期对计算机键盘、鼠标进行消毒,是有效减少微生物污染,减少因共用计算机传播疾病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双凤;王建全;马永福;梁丽红;刘红雁;马坤林;李鸿坤;石邦辉;马重义;李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护理及抢救配合.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1 479例患儿的手术中护理及抢救配合进行总结和回顾.结果 除1例患儿在术中发生气胸外,其他患儿均顺利取出异物,完成手术.结论 对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术中配合必须做到沉着、冷静、技术熟练、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配合默契,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性能良好.
作者:夏元喜;张溪英;胡玲;陈静琦;邓琬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布特征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湖南省常德市200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登记资料、纸质文书、报表等材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登记率由2001年的21.0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42.45/10万.分年龄组以55~64岁居第1位,其次是6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2.66:1;年登记率超过40/10万的有临澧县、津市、澧县、石门县、桃源县.登记新涂阳患者全部接受治疗,新涂阳患者治疗2月末总体阴转率为95.8%,治疗3月末阴转率为97.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治愈率为89.99%,完成疗程率5.43%,治疗成功率95.42%.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杨小红;宋江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地区腹泻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检出菌进行细菌学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0 072份大便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 558株,检出率15.5%.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 324株(85.0%)、沙门菌82株(5.3%)、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7株(2.4%)、弧菌科菌41株(2.6%)、志贺菌15株(1.0%)、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0.8%)和致病大肠埃希菌6株(0.4%).在未检出病原菌的大便标本中有4 617份标本正常大肠杆菌数少于50%,其中有2 416份标本大肠杆菌少于10%,1 816份标本大肠杆菌数为零.主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儿童腹泻病原菌分布较广,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高,多数菌株耐药谱广.加强儿童腹泻病原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先斌;刘健龙;郭宽鹏;宋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在孕前、孕中及产后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1月- 2011年5月在本院孕前、孕中检查及产后体检的225例育龄妇女血样,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Ca、Mg、Fe、Zn、Cu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期妇女全血中Ca、Mg、Fe、Zn、Cu含量呈偏态分布,孕期及产后铁缺乏常见(P<0.05).另外,孕期和产后妇女锌、钙也总体偏低(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妇女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应注意合理营养摄人,根据饮食习惯科学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当加强锻炼,对体内胎儿发育及自身恢复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探讨PPAR - γ2基因Pro12Ala位点多态性与江西地区汉族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随机筛选出无亲缘关系的研究对象共185例,其中,实验组为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住院和门诊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7.94±11.56岁);健康对照组119例(男57例,女62例,平均年龄58.54±12.56岁).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C、LDL-C、FPG、2hPG等临床指标,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高效液相法测定HbA1c.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鉴定研究对象PPAR -γ2基因Pro12Ala基因型;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性.结果 1.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均为PP纯合子,Pro12Ala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实验组SBP、FPG、2hPG、HbA1c、FINS、HOMA- 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A1c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PPAR- γ2基因Pro12Ala位点多态性与部分江西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2.HbA1c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龚甜;熊英;朱凌燕;施勇;周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安仁县利用“项目”实施DOTS策略发现和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为结核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 - 2010年间上报的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参考其他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10年间安仁县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1 817例,年平均就诊率为291.15/10万;查痰人数为7 251例,查痰率为61.36%,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1 880例,涂阳患者年平均检出率达25.93%,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平均登记率为46.32/10万,其中初治涂阳患者占89.04%,复治涂阳患者占10.96%;涂阳患者2个月末年平均痰菌阴转率98.62%;疗程结束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平均治愈率达93.14%,其中初治涂阳93.56%,复治涂阳89.95%.结论 安仁县利用“项目”控制肺结核疫情取得了显著成绩.病人发现和治疗效果评价指标较10年前有了质的变化.
作者:谭慧敏;张帆;阳庆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C23过表达对CDP诱导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先构建pRSET-C23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SaOS -2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用CDP组、转染空载体后再用CDP组与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用MTT法检测各组SaOS-2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和RT - PCR方法检测各组C23、Bcl -2与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用DAPI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结果 pRSET- C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的增殖率与单纯用CDP组比较,升高了约16% (P<0.01),C23与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高,但Bax表达则降低(P<0.01);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与单纯用CDP组比较,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23过表达能抑制CDP诱导的SaOS-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作者:黎志宏;吴蓓;王万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为巩固灭蚊达标成果,不断创新发展灭蚊技术工作措施,探索和推广灭蚊新技术新方法.方法 通过蚊种群、分布、密度和抗性等调查,制定和落实灭蚊措施,考核灭蚊效果.结果 长沙市共有蚊种36种,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长沙市的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六种杀虫剂均为高抗水平.结论 通过灭蚊技术措施的实施,长沙市蚊危害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作者:彭莱;李平非;成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严重危害师生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高校如何构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在伤害预防控制中起到巨大作用的Haddon模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Haddon模型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用实践的经验,探讨构建适合高校特点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模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