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发现及治疗管理评价

杨小红;宋江林

关键词: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发现及治疗转归
摘要:目的 评价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布特征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湖南省常德市200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登记资料、纸质文书、报表等材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登记率由2001年的21.0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42.45/10万.分年龄组以55~64岁居第1位,其次是6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2.66:1;年登记率超过40/10万的有临澧县、津市、澧县、石门县、桃源县.登记新涂阳患者全部接受治疗,新涂阳患者治疗2月末总体阴转率为95.8%,治疗3月末阴转率为97.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治愈率为89.99%,完成疗程率5.43%,治疗成功率95.42%.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患者吡柔比星静滴时间与静脉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吡柔比星静脉滴注时间与静脉炎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乳腺癌术后行TAC化疗方案的患者200例次,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吡柔比星静滴时间为(110±10)min,对照组吡柔比星静滴时间为(150±15)min.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吡柔比星静滴时间控制在(110±10)min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龙跃平;袁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傣族社区外出或准备外出打工青、壮年人群性病/艾滋病认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傣族外出或准备外出打工青、壮年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干预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81名年龄在16岁及以上、曾经外出打工过或者有外出打工打算的傣族村民进行调查.结果 该人群对传播途径和日常接触的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达到并超过80%,明显高于国家的要求.但是,对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却低至56.1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傣族外出或准备外出打工青、壮年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和提高.

    作者:高莉;杨云娟;彭霞;郑克勤;李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比对试验及其质量管理研究

    目的 了解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的质量,规范便携式血糖仪管理.方法 对56台血糖仪进行重复性试验测试,并与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与质量管理探讨.结果 56台血糖仪中,有9台对部分样本的重复性测试不合格,1台强生血糖仪检测4号样本(6.40 mmol/L)大相差为12.03%,3台伯乐血糖仪检测6号样本(14.59 mmol/L)大相差大于10%,5台伯乐血糖仪检测7号样本(9.06 mmol/L)大相差大于10%;但56台血糖仪准确度检测都合格.结论 56台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质量总体上是可靠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血糖仪检验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满容;谭潭;林应标;陈尚志;颜复生;陈虹亮;李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GPI-PLD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用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培养HL- 60细胞株后GPI - PLD的表达变化,以初步探讨该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的变化及其与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ATRA处理HL- 60细胞后,以胎盘碱性磷酸酶为底物,定量检测GPI- PLD活性;RT - PCR法确定GPI- PLD 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加入全反式维甲酸培养后,HL- 60细胞株中GPI- PLD表达量和活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在G2/M期;MTT实验检测显示ATRA处理后HL- 60细胞株增殖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加ATRA处理后HL - 60细胞株增殖生长受到抑制,可能与GPI- PLD表达量显著增加有关.

    作者:袁宪宇;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miR-145在原位结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miR- 145在原位结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利用miRNA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未发生转移原位结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iR- 145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运用Real- time 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miRNA表达芯片分析发现miR- 145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下调2.5倍),并被Real - time PCR所证实.结论 miR- 145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作为供研究的潜在结肠癌分子标记物.

    作者:谢海涛;庄俊华;黄宪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发现及治疗管理评价

    目的 评价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布特征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湖南省常德市200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登记资料、纸质文书、报表等材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登记率由2001年的21.0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42.45/10万.分年龄组以55~64岁居第1位,其次是6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2.66:1;年登记率超过40/10万的有临澧县、津市、澧县、石门县、桃源县.登记新涂阳患者全部接受治疗,新涂阳患者治疗2月末总体阴转率为95.8%,治疗3月末阴转率为97.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治愈率为89.99%,完成疗程率5.43%,治疗成功率95.42%.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杨小红;宋江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80例不孕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佳治疗方法,提高不孕治愈率.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不孕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A组(研究组)38例采用全身抗生素联合阴道局部上药免疫治疗,B组(对照组)42例单用全身抗生素治疗.停药3周后复查转阴率,随访6个月比较不孕治愈率.结果 A组转阴率89.5%(34/38),不孕治愈率50.0% (19/38),B组转阴率61.9%(26/34),不孕治愈率23.8% (10/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身抗生素联合阴道局部上药免疫治疗不孕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提高不孕治愈率.

    作者:田红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长沙地区1042名居民血脂检测分析报告

    目的 对长沙地区居民进行高脂血症的现状调查和危险因素研究.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长沙市1 042名人群空腹血脂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C、TG、HDL.结果 总胆固醇(TC)有随年龄呈增高趋势,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随年龄的变化并不明显.男女在相同年龄段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有所不同.绝经前与绝经后妇女、孕妇与非孕妇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沙地区居民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妇女激素水平、孕妇饮食与生理状态等均为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文胜;罗述斌;徐青松;周光雄;张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种应激对SD食道肿瘤大鼠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模型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 -9、CA724、CYFRA21 -1、SCC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12周龄食道肿瘤SD大鼠通过建立食道肿瘤模型,应激组(50只)以国际通用的五种应激模式每组10只分别进行应激,共4周.对照组(10只)正常饲养.在应激实验开始前、每周应激后以及应激结束后1周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食道肿瘤肿瘤标志物CEA、CA19 -9、CA724、CY- FRA21 -1、SCC表达的变化,进行肿瘤变化评价.结果 应激组在实验开始到终共检测六次.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应激三周后开始CD3+、CD4+、CD4+/CD8+及CEA、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应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应激类型无关.

    作者:王继云;张建伟;王建军;刘本刚;李万刚;张後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核仁素过表达对顺铂诱导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C23过表达对CDP诱导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先构建pRSET-C23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SaOS -2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用CDP组、转染空载体后再用CDP组与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用MTT法检测各组SaOS-2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和RT - PCR方法检测各组C23、Bcl -2与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用DAPI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结果 pRSET- C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的增殖率与单纯用CDP组比较,升高了约16% (P<0.01),C23与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高,但Bax表达则降低(P<0.01);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与单纯用CDP组比较,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23过表达能抑制CDP诱导的SaOS-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作者:黎志宏;吴蓓;王万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医院2007-2011年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株洲市北雅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应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K-B纸片法对该院上呼吸道标本中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 754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81.8%,G+球菌占18.0%;居G杆菌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G杆菌对美洛培南耐药率为2.1%~6.6%,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5.0% ~90.6%.G+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分别高达85.1%及79.1%,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率的G+球菌.结论 该院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耐药十分严重,且常呈多重耐药.

    作者:吴兴文;杨耀永;吴胜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系统的改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期间预警系统(时间模型)运行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送预警信号1 612条,其中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10条,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信号1 602条;信号的响应率为100%,阳性率为0.620%.1 602条预警信号的初步核实方式主要是监测数据分析(60.61%),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36 h(P25~P75:0.05~1.04),初步核实有11条(0.69%)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经过现场调查核实终确定10起暴发事件.10起暴发事件的疾病分布为痢疾2起、流行性感冒8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0.34%、8.42%;地区分布保靖县6起、龙山县3起、吉首市1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4.72%、1.05% 、0.25%.结论 预警系统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纳入本研究.根据新生儿体重分为三组不同体重组,检测孕妇血脂水平,分析孕妇血脂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 658±123)g、(3 386±203)g和(4 335±317)g,三组新生儿体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孕母在TC、TG、HDL -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poA和Apo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生儿体重与孕晚期孕妇血清TC和TG正相关(P<0.05),与HDL-C和LDL-C负相关(P<0.05),与ApoA和ApoB无关(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血脂水平可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作者:赵海珍;肖梅;何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镇江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镇江市2009 - 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镇江市2009 2010年报告儿童手足口病全年散发,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另一个较小的高峰期出现在11 - 12月.镇江市发病人群以1~3周岁儿童为主,且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乡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镇.结论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在流行季节应针对乡村地区的婴幼儿采取重点防控措施.

    作者:茅凌翔;袁兆虎;杨静;徐岚;吴霄;许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6-2010年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 对安顺市2006- 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高(x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高(x2= 140.16、3 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高(x2= 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高分别占31.32% 、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高(x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高(8.33%),其次为学校(5.30%)(x2=821.20,P<0.005).结论 2006 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陆建雄;蒋有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影响的不同,探索其佳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6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及CRP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48h 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增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术后24、48 h对照组CR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较开腹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及CRP影响较小,临床值得推 广应用.

    作者:宋宪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机辐射对胚胎期接受辐射小鼠免疫损伤的初步研究

    目的 检测暴露于手机辐射下的孕鼠子代的细胞因子含量,探讨电磁辐射对胚胎期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孕妇科学、合理使用移动通信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30只孕鼠随机分为工、Ⅱ、Ⅲ、Ⅳ、V组,每组6只,对应为空白对照组、待机组、10 min低强度组、30 min中强度组和60 min高强度组.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 -7和IL-4的含量;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实验Ⅱ、Ⅲ和Ⅳ各组新生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4含量以及淋巴细胞SI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组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V组与Ⅲ组比较IFN -γ和IL-4含量以及淋巴细胞SI,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的手机辐射能影响胚胎期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乐;唐双阳;熊玲;余敏君;卿慕清;李锐锋;肖遥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德夫韦酯联合扶正祛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瘦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德夫韦酯(ADV)联合扶正祛淤治疗慢性乙肝(CHB)的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DV治疗,治疗组给予ADV联合扶正化瘀治疗,疗程为1年.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清Leptin水平、HBV DNA定量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PC-Ⅲ、Ⅳ-C、LN、HA)水平、血清Leptin和HBV D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eptin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呈显著正相关(r=0.5341~0.6171,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扶正化瘀治疗CHB能够抑制患者血清中Leptin的释放,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的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涛;孟明星;李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湖南省放射工作人员的血象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血象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湖南省从事放射工作人员732名为实验组,另选择不接触射线的医务人员120名为对照组,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结果 实验组血象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种医学类人员白细胞(WBC)均低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的过程中,血象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血象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可能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谭雄;杨芬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胸腔镜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0 - 2011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文和外文文献,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共6个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4项(479例),均为随机对照研究.胸腔镜组与开胸组在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胸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 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恢复快,住院周期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清扫淋巴结数目相当,手术时间稍长,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

    作者:朱加亮;金龙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