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会阴侧切与经阴道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张爱珍

关键词:会阴侧切, 经阴道分娩, 结局,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3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非会阴侧切的50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行会阴侧切的5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率对比,观察组产妇Ⅱ度以上会阴裂伤率6% 显著低于对照组29.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生后窒息发生率3.2% 比对照组5.6% 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中合理会阴侧切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阴道裂伤率以及胎儿窒息率,会阴侧切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行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诊断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疾病患者采用CT和核磁共振两种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过去一段时期我院收治的手术证实为急性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在手术前采用C T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手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急性颅脑损伤术前检查误诊和漏诊例数、病情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急性颅脑损伤术前检查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病情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9.4%,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疾病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观察,可以在大程度上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能够拥有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

    作者:蔡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黄疸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并将2组患儿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期黄疸新生儿经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胆红素水平为(84.54±13.92)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李云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6.01-2016.12阶段在我我社区医院进行健康保健的儿童实施研究,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儿童.两组儿童均给予常规社区儿童保健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儿童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等发育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同时显著提高儿童的智能发育水平.

    作者:张凤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200例骨科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为97%,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7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8%)明显低于对照组(2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常青;肖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

    目的:对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中纳入顺产产妇100例为A组,剖宫产产妇100例为B组;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重、康复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顺产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比剖宫产产妇重,而经康复治疗后顺产产妇恢复效果佳.

    作者:庄玉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胃镜直视下快速有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配合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配合方法、可行性,并给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9例进行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价置管效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平均置管时间为(8.6±0.4)min,患者在置管过程中耐受力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后续营养供应正常,对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在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需要患者的配合,护士要注意置管过程护理事项,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提升置管的安全性.

    作者:韩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治疗,术后预后良好22例,良好率42.31%;预后不良30例,不良率57.69%.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深入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结果: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在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都属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

    作者:吴琼;张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和分析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在食管癌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明旗;徐建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性术的前列腺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例)与观察组(n=1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可使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干预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出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本科室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42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患者表现,家属告知和电话回访的方式整合患者的病情资料.结果:在选取的420例扁挑体切除术患者中,发生出血现象的有28例,出血率为3.76%.手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剥离法的患者有22例,全麻剥离法有3例;原发性出血21例,继发性出血4例;少量出血17例,中量出血5例,大量出血2例.上述实验中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均及时止血,痊愈后出院.结论:良好的干预和防护措施可以及时有效的防止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现象的发生,术后出血问题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门诊部输液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100例)、实验组(n=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输液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是采用输液治疗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0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则为90.00%,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还有效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芳;赵燕秀;龙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候诊患儿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控措施

    目的:查找儿科门诊候诊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儿科门诊候诊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医院空间布局及儿科门诊患儿就诊流程中存在的隐患,合理安排候诊区、诊断室、治疗室,设置醒目标识,充分合理配备洗手设备、快速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迅速准确预检分诊,发现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患儿,就地隔离并合理安排就诊,做好候诊区环境的清洁消毒,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质控,加强健康宣教,缩短候诊时间.结果:通过加强各环节管理,改善了候诊环境,提高了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手卫生的自觉性,增强了全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有效降低了儿科门诊候诊患儿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患儿安全.结论: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加强细节管理,查找发现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保证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安全.

    作者:吴平平;康冰瑶;杨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海昆肾喜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1例,均予合理降糖治疗外,海昆肾喜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0.44g,每日3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g,每日3次口服,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有效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排泄率,使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

    作者:谷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注药治疗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某医院接受过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人当中,筛选63人(90耳),注意这些病人除了分泌性中耳炎之外没有其他病情的差异,然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各组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单纯的鼓膜穿刺抽液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通过两组患者的各种频率听阈水平、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1% 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4.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它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相较鼓膜穿刺抽液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疗效更好,因此针对这种患者应该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谭关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管理方法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本研究为两组患者均实施产后随访,其中观察组确定产妇出现糖尿病之后,为患者加强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和体重控制等方面的干预.在产后6周、3个月和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产妇血糖情况、后糖代谢异常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异常情况发生率分别为12% 、8% 、2%.对照组分别为:24% 、16% 、%1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产后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产后糖代谢情况和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身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医院重视.

    作者:兰娅;张人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药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效果明显,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龙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胃泌素 、血浆胃动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析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神经肽Y水平、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厌食症84例患儿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2例.行胃蛋白酶合剂治疗对照组,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对厌食症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后,其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NPY、MOT及GAS胃肠激素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厌食症患儿采取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患儿食欲、食量.

    作者:吴跃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34例)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34例)在血气指标方面的改善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PaO2、PaCO2两项血气指标均取得了显著性改善,且在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燕庆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术室患者院感发生率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患者院感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并对具体防范措施进行总结.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84)与强化护理的观察组(n=84).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对两组发生院感情况的统计分析,导致院感的因素主要为医院环境因素、手术机械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结论:为降低患者院感发生率,应该对手术室、病房以及直接接触患者的器械、针头和医护人员等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工作,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陆小娟;李丽;张高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60例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用中药口服兼青黛散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贵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较好,不仅症状消夫,肠道溃疡亦完全恢复.并探索了溃疡性结肠炎杭大肠抗体的检测,取得初步成果.方法: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疗效不显著又易于复发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以结肠炎诊断入院的227例中,结合病史及多方详细检查.结果: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经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李德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