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病房创面分泌物细菌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

文岚

关键词:烧伤病房, 细菌监测,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疗效.方法 常规细菌培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 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某医院烧伤科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病原株301株,其中G-杆菌184株,G+球菌109株,真菌8株.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83.9%),其次为头孢噻吩(73.3%)和头孢唑啉(72.8%),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2.1%),其次是呋喃妥因(37.5%)和阿米卡星(44%).G+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均高于MSSA.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此医院烧伤病房创面分泌物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教学实践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1].长期以来,课程传统考试模式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考试成绩主要以学生知识记忆的多少来反映,考试命题多拘泥于书本,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课程考试往往是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命题,所以,学生的课堂笔记就成了考试制胜的法宝.

    作者:罗家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8例中小学生近视屈光度变化的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近视学生每年屈光度变化情况.方法 对6~15岁学生68例136只眼近视屈光度数连续跟追3年.初诊低度近视95只眼(70%),中度近视29只眼(21%),高度近视12只眼(9%).第一年复查低度近视为88只眼(65%),中度近视34只眼(25%),高度近视14只眼(10%).第二年复查低度近视为68只眼(50%),中度近视52只眼(38%),高度近视16只眼(12%).第三年复查低度近视为53只眼(39%),中度近视65只眼(48%),高度近视18只眼(13%).结果 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学生近视只有极少数屈光度不变,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增加.3年后大部分低度近视变为中或高度近视.结论 中小学生近视屈光度随年龄和学龄增长,有所增加.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用眼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秋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玉溪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玉溪市城区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初中3所,高中2所,12~19岁6 988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结果 玉溪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处于流行前期;近视居高不下;防龋形式依然严峻.结论 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英;李昆;王淑媛;黄琳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试验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4月9 456例门诊病人的血清标本,采用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脂类抗原.TPPA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 受检的9 456人次中经TPPA确证的梅毒540例,检出率5.71%.540例确诊的梅毒中TRUST法318例阳性,敏感性58.9%.42例经TPPA法确证为阴性,特异性88.3%.ELISA法538例阳性,敏感性99.6%.3例经TPPA确诊为阴性,特异性99.4%.TPPA法检出梅毒的阳性率与ELISA法差异无显著性(χ2=0.2,P0.05),但明显高于TRUST法(χ2=222,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TRUST法和ELISA法联合检测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才能避免造成误诊.

    作者:钟菊香;付先辉;陈兰芳;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和降香水溶性提取物的灭菌溶液,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能.

    作者:张江丽;张红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部分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处方,从中挑选出不合理处方依据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并分析.结果 审核门诊处方8 800张,住院病历处方200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 582张,占总数的17.6%.结论 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占大部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曹絮英;戴凯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川震灾区湿疹病人皮肤菌群分析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毁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帐篷成为许多人的临时住所.调查发现,地震期间,许多居住在帐篷的人患了湿疹性皮肤瘙痒症.为了解细菌等因素在其致病中的作用,我们对皮肤病患者患处的菌群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刘强;邓加权;易显斌;汪蜀;余家惠;杨小蓉;罗隆泽;张守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pn慢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检测及与COPD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检测322例COPD病例和150例健康对照组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 肺炎衣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暴露比值比(odds ratio,OR)为8.2.结论 Cpn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的升高与COPD有相关性,Cpn感染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Cpn的暴露对COPD的发生有较强的影响.

    作者:蔡鹏程;蔡慧萍;孙贤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 对章贡区2005~2007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章贡区2005-2007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5 443人,查出涂阳病人89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登记率由2002-2004年的9.85/10万上升为75.42/10万,2005-2007年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达87.9%、89.5%、92.6%.结论 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显著.中老年人及男性是今后结核病防治重点.

    作者:刘晓红;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湖南省2007年剖宫产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2007年湖南省剖宫产孕产妇死亡情况,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个案卡、住院病历与孕产妇死亡调查资料,分析剖宫产指征、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等.结果 2007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中除未娩孕妇外,剖宫产孕产妇死亡占44.44%,疤痕子宫为主要手术指征,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等,分娩及死亡地点主要集中在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经省级评审94.74%为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结论 剖宫产虽然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开展以及缺乏相应的救治能力会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应引起管理层以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建建;吴颖岚;杨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期、Ⅱ期肺癌患者与Ⅲ期、Ⅳ期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免疫下降更为明显.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常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给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镜检肠道寄生虫卵,并计算其感染率.结果 男、女官兵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3.97%和1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蛔虫、蛲虫、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来进一步降低广大指战员的寄生虫感染率,保证他们的健康.

    作者:余晓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能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胜冬;吴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冶炼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某冶炼厂生产工艺中职业危害状况,为搞好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冶炼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烟、二氧化氮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尘、铅烟、二氧化硫、砷化氢、砷化物、镉、氧化锌、粉尘、噪声岗位接触浓度或强度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为5.9%~62.5%),其中以铅烟、砷化氢、镉超标明显,其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58.6倍、32.7倍、123倍.对该厂384名冶炼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诊断为轻度铅中毒的146人(38.0%).结论 该冶炼厂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加强综合治理与健康监护.

    作者:董吉良;张养元;汤利民;彭仁和;何卫红;聂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

    目的 掌握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69‰,婴儿死亡率为8.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2‰.与2001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4.85%,婴儿死亡率下降42.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9.9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艳春;李翠平;董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株洲市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现状及装修后时间长短对甲醛污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和10户未装修居民家庭进行空气甲醛采样,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甲醛检测,分析装修后不同时间及不同装修材料对居室空气甲醛浓度的影响.结果 73户居室装修的居民家庭中有47户居室空气甲醛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64.4%,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甲醛的浓度逐渐降低,超标率下降,以人造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甲醛浓度高于实木板材为主装修的居室(P<0.05);通风前后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装修居室空气甲醛污染状况严重,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造板材,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甲醛浓度逐渐下降,室内通风可降低甲醛污染.

    作者:何爱桃;杨胜园;李程;周艺;刘吉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湖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及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湖南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流行分布特点及趋势,为有效开展疾病监测体检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8年湖南口岸的35 668名出入境人员的部分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3 167例,总检出率8.88%;其中以HBsAg检出率高,为2 519例,五年HBsAg总检出率为7.06%,占五类传染病感染率构成比79.54%;而近年来HIV与梅毒检出率上升幅度较大.五类传染病感染者均以出国劳务人员为多,占总检出量的46.16%.各年度传染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7.88,P<0.005).监测人群各年龄组除去20岁以下的五类传染病阳性率低,为3.67%外,其他年龄组传染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5,P>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传染病的卫生监管,完善疾病监测体检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作者:孙菲;戴华;张昕;钟清清;易建湘;雷光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我院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8年6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尿培养标本,分离细菌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分离的647株细菌中以大肠杆菌为主,占40.8%,其次为念珠菌属(28.2%)、肠球菌属(7.9%)、链球菌属(4.9%)、克雷伯菌属(3.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利福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2.1%);对呋喃妥因、丁胺卡那、氨苄/舒巴坦、氨曲南、氯霉素等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结论 我院念珠菌尿路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医生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预防二重感染,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颜复生;欧阳育琪;林应标;郭满容;黄强;熊劲芝;黄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疾控机构技术标准的受控与查新

    根据技术标准管理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标准管理中受控与查新的几个程序及查新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认为做好技术标准的受控、发放、查新、回收、编写查新报告、宣贯等程序,能有效控制技术标准,确保检测工作中不会误用已失效的技术标准.

    作者:梁素丹;王丽玲;蔡育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湘乡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湘乡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为做好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及规定的检查方法,由口腔科的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判定.结果 共检查113 497人,检出患有龋齿人数10 027人,患病率为8.65%;人均龋齿数0.32个;城市学生龋齿患病率为10.43%,乡镇学生龋齿患病率为7.92%,城乡学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8.49,P<0.005);中学生龋齿患病率2.74%,小学生龋齿患病率12.48%,中、小学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131,P<0.005);男生龋齿患病率5.35%,女生龋齿患病率14.00%,男、女生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51,P<0.005).龋齿患病率与人均龋齿数都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结论 湘乡市中、小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龋病危害,学校及疾病控制部门应加强相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减少龋病危害.

    作者:吴怀丽;冯科民;陈亦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