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于昕平;孙平辉

关键词:儿童, 体格发育, 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体重、身长(高)进行城区与外县比较,与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结果 在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快,平均每月超过1 kg,以后趋缓,身高也有同样规律,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平均为2 kg,而身长增加12 cm,有趋瘦趋势,以后几年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 kg,身高增加7 cm.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优于外县.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 结论 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石门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分布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石门县不同地区食品从业人员中HBsAg携带情况及分布特点,进一步落实切断乙型肝炎经口传染途径的措施,制定农村卫生防制措施和加强农村食品生产、销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方法 查阅2007年全县不同地区食品从业人员体检HBsAg检测调查,分析全年5 466例体检结果.结果 城镇与农村,与丘陵、山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4%、2.13%、2.42%、1.51%.不同地区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非常必要,同时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病人、HBsAg携带者的卫生管理.

    作者:曾祥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6与2008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监管量化分级管理结果

    目的 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方法 对松江区住宿、沐浴、理发美容、游泳池(馆)四类场所2006年1 290户、2008年1 166户的管理相对户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两次数据比较与分析,公共场所发展晕现优质化趋势,重点行业的监管效果好于一般行业,量化评分结果与行政处罚力度有一定的关联性,与培训无直接相关性. 结论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完善和健全了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

    作者:李嘉凌;高金莲;张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职业暴露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种类,分析发生的原因,为职业暴露提供防治措施.方法 利用职业暴露呈报表对暴露事件进行登记和追踪监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源以HBV和HIV为主,工龄以工作5年以下的为主,护七是主要的职业暴露人员,其次为医生,暴露途径以针刺伤为主.64例血液体液暴露者追踪一年后结果全部正常. 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宣教,提高个人防护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操作程序,积极处理职业暴露事件.能大限度的预防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艾湘芸;李尚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后感染的手术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感染的手术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骨科手术病人共3 647例,统计分析不同年度感染率、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内置物的感染率.结果 2005年手术患者总数889例,感染12例,占1.35%;2006年手术患者总数1 189例,感染6例,占0.5%;2007年手术患者总数1 569例,感染4例,占0.25%. 结论 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管理,强化无菌观念,重视手术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保护,才能有效地降低骨科植入物感染,提高骨科手术质量.

    作者:吴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及组织氧合的作用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作者:罗荣初;岳俊;张华香;胡春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6-2008年攸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为了解攸县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消毒管理水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2006-2008年对攸县各级医疗机构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GB15981-1995、GB15982-1995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及评价.结果 2006-2008年全县共监测样品1 839份,合格1 503份,合格率为81.73%.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村卫生室的合格率低;各类样品中物体表面的消毒合格率低. 结论 攸县县乡村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依次下降,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管理,组织培训,提高消毒质量.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置入喉罩位置准确性的呼吸动力学判定方法

    目的 总结200例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的判定方法.方法 200例择期手术行全麻诱导后,置人喉罩通气.观察并记录正确置入喉罩后患者的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 总结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呼吸动力学指标:分钟通气量(MV):5.5 L、潮气量(VT):430 ml、气道峰压(Ppeak):12 kp、气道平均压(Pmean):5 kp、肺顺应性(C):32ml/cmHg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38 mmHg. 结论 可以通过呼吸动力学指标来判定置入喉罩通气位置准确性.

    作者:王芳;徐振兴;胡芳宝;裴敏;王建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运用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筛查,了解其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妇科病人208例和妇科普查人群219例进行TCT检查,对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继续阴道镜下病灶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后诊断.结果 1.TCT细胞病理检查阳性69人,阳性率16.16%;阴性358人,阴性率83.84%,灵敏度98.04%,特异度94.95%,假阴性率1.96%,假阳性率5.05%.2.病理活检63人,TCT诊断符合率82.54%. 结论 1.TCT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无损伤,易操作,灵敏度、特异度高,应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首选方式.2.有慢性宫颈炎的妇女宫颈上皮细胞病变明显高于无症状的普查妇女.3.TCT检查假阳性率较高不能作为后诊断,后确诊依赖活组织病理检查;假阴性率1.96%,有漏诊的可能存在,应予重视.

    作者:陈湘莲;吴志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a-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al-酸性糖蛋白(α1-A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型全自动特种蛋白仪和速率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46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和42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1-酸性糖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经治疗后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仍升高的5例患者和仅有C-反应蛋白水平仍升高的6例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肺癌者治疗前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通过治疗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经治疗后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仍升高的5例患者预后不佳,而仅有C-反应蛋白水平仍升高的6例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 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细国;杨伟平;凌锋;陈琳磊;李登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取环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142例,分为A组围绝经期86例,B组绝经后56例.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取环.结果 两组人群共有32例采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失败,其中,A组困难率为10.4%,B组困难率为41.07%.对32例行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环,均获得成功. 结论 可视B超下取环可以避免盲目操作,减少损伤,能顺利取出粘连、嵌顿、异位、断裂的节育器,方便经济实用.

    作者:任松;贾爱花;杜占军;张彦玲;韩雪珍;王志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PDCA循环的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上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0.15%、0.20%和O.25%的罗哌卡因加2 μg/ml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ASA Ⅰ~Ⅲ级择期乳癌根治术的病人,T2~3或T3~4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5 min后分别以0.15%(Ⅰ组n=25)、0.20%(Ⅱ组n=25)和0.25%(Ⅲ组n=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维持麻醉并继续行术后PCEA,持续镇痛治疗48 h,由不知情者记录术后0~6、6~24、24~48 h各时段休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结果 三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组Ⅱ与组Ⅲ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与组Ⅱ VAS评分比较术后24 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0.20%和0.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PCEA效果满意,对肺通气功能影响小.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结核病形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核病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结核病控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资源提供是控制结核病蔓延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作为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TS)则是实行结核病控制的基本途径.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现对中国结核病形势和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作者:崔宜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压电频移法测定天然水样中微量铬(Ⅵ)

    本文提出了利用压电频移法测定微量铬(Ⅵ)的方法.方法 以碘离子与铬(Ⅵ)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据,通过测定由反应生成的碘所引起的压电晶体频率的变化.在被萃取水相中铬(Ⅵ)浓度为0.013~3.8 mg/L范围内,频移值与浓度成正比:△f=2.6+4.3×103C(mg/L),r=0.995.方法 简便,可用于天然水样中微量铬(Ⅵ)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肖静水;刘慧君;黄生力;梁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体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病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常规按摩法获取患者EPS,进行湿涂片常规镜检白细胞(WBC)和卵磷脂小体;普通细菌培养直接接种血琼脂平皿,淋病奈瑟菌用巧克力琼脂培养,衣原体用单克隆抗体胶体会标法,支原体用尿素酶颜色试验培养液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480例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10/HP,卵磷脂颗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31株细菌,分离率为6.5%.其中球菌17株,占54.8%;杆菌11株,占35.5%;真菌3株,占9.6%.细菌种类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特殊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体109株,分离率为22.7%.其中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分别为71株、22株、16株. 结论 EPS中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玉蓉;柳永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咽癌专题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为了弥补传统专业教学和宣教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我们建立了一个集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大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鼻咽癌专题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为医学生和青年医师提供高效的学习工具和交流空间,为患者和广大群众获取专业知识和指引.

    作者:李刚;杜庆峰;刘季;冯健;李汉营;罗海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作者:庞燕;张严卓;孙立军;曹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8月分离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检出产ESBLs细菌共205株,检出率为48.9%,其中大肠埃希菌121株,检出率为28.9%,肺炎克雷伯菌84株,检出率20.0%;产ESBLS对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均<16%,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加强ESBLs细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阿米卡星及头孢吡肟,是目前治疗ESBLs细菌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剩饭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对中毒幼儿的呕吐物、剩饭、可疑食品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毒幼儿5份呕吐物和剩饭共6份样品均检出了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加强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督力度,进行集中整治,确保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和设施符合要求.

    作者:唐跃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