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年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调查

黄文群

关键词:中小学生, 常见病, 调查
摘要:目的掌握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所中小学校10609名学生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40.38%,龋患20.89%,沙眼患病率0.55%,营养不良率31.25%,肥胖率4.57%.结论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职能已由依托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到向为社会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资质审定,资质审定的必备条件是申请单位必需有完善的质量体系等.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一些外资、合资、民营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也会进入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因此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成功与否将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本文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加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宋交才;黄觉之;孙康;谢文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湘南地区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湘南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的分子亚型的分布,为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湘南地区疑似硬下疳的标本52例,经TPpolAPCR筛选后,阳性者用PCR扩增各标本中TP的arp和tpr基因,酶切tpr基因扩增产物,分析各TP菌株arp基因长度和tpr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分型.结果TPpolAPCR阳性者43例,可用于分型者38例,分为10个亚型,其中14d亚型为16例,其它亚型包括10d(2),12a(2),12g(1),13d(4),14a(3),14b(2),14f(2),15d(5),16d(1).结论湘南地区存在TP的多亚型,以14d亚型为主(占42.1%).

    作者:詹利生;曾铁兵;严加林;唐双阳;吴仕艳;吴移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锰

    目的为了提出一种简便快速的尿锰测定方法.方法尿样用硝酸稀释,然后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测定.结果方法的检测限为0.022μg/L,回收率为97.4%~101.8%,变异系数小于3.3%,与甲醛肟标准法比较,两法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于尿锰的测定.

    作者:高寿泉;陈淑怡;易海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3年3月19日,某农场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豆豉而引起112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中毒经过2003年3月19日17:30,某农场小学137人在食堂就餐.19:30首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1:30先后有112名学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疼症状.经支持对症抗菌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98%患者第2 d相继出院,预后良好.

    作者:沈其萍;杨庆文;栗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108例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方法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216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又分为寒湿伤脾和湿热下注两型,观察治疗组2~5d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0%,其中寒湿伤脾组总有效率43.9%,湿热下注组总有效率77.6%,对照组总有效率51.8%.结论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但需辩证论治,掌握适应证.

    作者:陈理;廖祥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脐带扭转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参数与新生儿阿氏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脐带扭转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参数与新生儿阿氏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待产的孕妇发生脐带扭转46例,孕周在37~41周之间,测量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计算脐带扭转1周节段的长度和脐带直径,即脐带扭转螺距值;胎儿出生后立即进行阿氏评分,观察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脐带扭转螺距值越小(<2.0)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3.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机会越大,新生儿阿氏评分越低.结论脐带扭转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参数可作为产前及产时评估胎儿危险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吴玮;田春芳;付丽娟;林斌;陈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护理程序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护理程序应用前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传统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1.21%、5.82%和16.67%、1.19%,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围术期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马雨慧;周平波;周瑞红;费艳霞;曹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饮用水的深度净化与生问题

    由于水体受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有机物的污染,采用常规的沉淀、过滤、消毒法仅能去除20%有机污染物,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饮用水的深度净化处理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制水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一是水的质量不合格问题,二是微量元素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尽快制定、修改、完善有关标准,在制订、修改、完善标准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和广泛宣传、正确认识饮水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陈锋;戴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河北北方学院女职工慢性宫颈炎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女职工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妇科体检、实验室检查及有关病史记录,其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发病居各妇科疾病之首,其患病率为40.77%,东、南两校区患病率明显高于院本部并与年龄、避孕方式、流产次数、分娩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我院妇科疾病尤其慢性宫颈炎的防治,充分做好东、南两校区的卫生宣传工作,以提高其自身的防病能力.

    作者:李海军;李春亮;金春亭;张林西;范婕;白美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4年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掌握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所中小学校10609名学生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40.38%,龋患20.89%,沙眼患病率0.55%,营养不良率31.25%,肥胖率4.57%.结论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作者:黄文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了解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PI浓度.结果46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996±0.574)μg/ml,6例RA患者关节液中GPI浓度为(1.012±0.358)μg/ml,28例SLE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083±0.056)μg/ml,9例MCTD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052±0.038)μg/ml,7例SS患者GPI浓度为(0.055±0.041)μg/ml,30例献血员血清中GPI浓度为(0.064±0.042)μg/ml,12例非RA患者关节液中GPI浓度为(0.059±0.036)μg/ml,RA组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SLE组,SS组,MCT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A组中关节液GPI浓度显著高于非RA关节液组(P<0.05),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84.8%(39/46),特异性为98.6%(73/74).结论检测GPI抗原可能成为RA患者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卿之驹;贾凯;秦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512例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目的了解前列腺炎病原学情况,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512份前列腺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念珠菌培养及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512例前列腺液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1398例,检出率92.46%,其中细菌741株(49.01%)、解脲支原体327例(21.63%)、人型支原体134例(8.86%)、沙眼衣原体70例(4.63%)、念珠菌126例(8.34%),混合感染率为22.09%.结论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念珠菌,对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树平;孟双艳;刘永红;李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探索农村高危妊娠管理中的相关干预措施,提高高危妊娠管理质量,有效地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MMR).方法对浏阳市1996~2003年的高危妊娠管理情况进行连续动态观察,逐例进行登记、统计、分析,于2000年开始制定和落实了高危妊娠管理干预措施.结果1996~1999年浏阳市高危妊娠检出率为22.14%,MMR61.05/10万,其中高危妊娠的MMR为174.97/10万,2000~2003年高危妊娠检出率为34.01%,MMR为29.60/10万,其中高危妊娠的MMR为67.10/10万,两个阶段比较高危妊娠检出率呈上升趋势,MMR、高危妊娠MMR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高危妊娠管理质量是降低农村MMR的有效措施,而建立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和常规,开展高危妊娠评分,实行高危妊娠分级分类管理、分级住院分娩,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救治等是提高高危妊娠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书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体会

    本文就如何搞好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谈了四个方面的体会,即加强护生入门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强化护理专业教学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加强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加强教学效果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始动力.

    作者:黄民江;李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择宝安区公明街道5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通过干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增加;钠盐的摄入量明显减少;饮白酒率由24.4%下降到11.6%;吸烟率由43.6%下降到30.8%;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由干预前的18.0%提高至88.6%(P<0.01);高血压的控制率由42.8%升至84.6%.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在我国是切实可行且是行之有效.

    作者:邱德星;周指明;文申根;刘胜洪;巫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粘附分子的表达在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sICAM-1及sP-Selectm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min(T2)、停机1h(T3)、停机6h(T4)及停机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TNF-α、IL-6:与T1相比,在T2、T3、T4、T5均明显升高(P<0.05),sICAM-1、sP-Selectin: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cTnI: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加重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利文;周月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持续性ST-T改变64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4例持续性ST-T改变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者12例,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9例.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52例,其中运动试验阳性4例.结论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不能做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异性诊断.

    作者:张忆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湖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HIV毒株在湖南省的亚型别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收集湖南省不同地区40名既往已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提取前病毒D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ested-PCR)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的C2V3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的排列、比较和同源性分析使用威斯康星GCG公司软件完成,确定亚型.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33份样品的结果,依据env区基因序列,与HIV-1各个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后确定湖南省样品分属6个亚型,分别为HIV-1B亚型中的泰国B(B')亚型10份,欧美B亚型3份,流行重组型CRF-BC5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13份,A亚型1份和D亚型1份.结论湖南省已存在多种HIV-1亚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作者:陈曦;邢辉;贺健梅;魏民;郑军;马鹏飞;陈裕旭;梁浩;欧秋英;邵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脑组织中高质量RNA的提取

    目的为探諸rizol试剂提取大鼠脑组织高质量RNA的适取样量范围.方法在1mLTrizol试剂中分别加入100,50,25,12.5mg大鼠脑组织,提取其总RNA.结果每毫升Trizol中加入组织12.5mg时,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纯度亦高.结论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到高质量RNA,每毫升Trizol中加入脑组织适取样量范围为10~20mg.

    作者:刘水平;罗志勇;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湘潭地区286例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药敏分析

    目的检测皮肤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分析.方法对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采用金标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衣原体阳性41例,总阳性率为5.4%;支原体感染262例,总阳性率为34.4%.支原体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为强力霉素(98.5%)、交沙霉素(96.5%)、阿奇霉素(92.9%)、司帕沙星(88.4%)、克拉霉素(87.9%)、罗红霉素(82.9%)、环丙沙星(82.9%)、美满霉素(78.8%)、壮观霉素(76.7%)、氧氟沙星(62.7%).Uu+Mh感染对部分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敏感性高的是强力霉素,其次为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对氧氟沙星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上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疗效.

    作者:粟振德;周军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