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志刚
目的:分析孕产妇进行孕期综合保健指导的临床价值和评定标准.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我院分娩的7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上,对孕产妇实行孕期综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经过综合保健指导后的分娩方式和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9例中,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39例中,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4.6%,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39例中,自然分娩28例,自然分娩率71.8%,胎儿窘迫48.7%;观察组39例中,自然分娩34例,自然分娩率87.2%,胎儿窘迫7.7%.观察组经孕期综合保健指导,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孕产妇在常规护理上进行孕期综合保健指导,可明显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胎儿窘迫情况,保证母婴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宋华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合适的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按照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分成超早期组(发病7小时以内)、早期组(发病7-48小时)以及延迟组(发病48小时以上),分析不同时间开展手术的不同效果.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预后较早期组更优,同时早期组接受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延迟组更优.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能够获取更佳的效果.
作者:杨大祥;朱毓科;王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在眼底黄斑变性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眼底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并发症发生率为52.38%,治疗满意度为69.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治疗满意度为90.48%.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眼底黄斑变性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其安全性比较高,患者对治疗效果也感到满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常规术后护理与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手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02月-2017年02月内于我院行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90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后护理;观察组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实施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功能(21.9±6.8、72.0±8.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7.6±5.4、66.0±8.7),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18.9±6.5、21.2±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0±3.6、17.6±4.7),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而言,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陈琳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型糖尿病(T1DM)发生、发展与包括遗传环境在内的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遗传的关系为密切.有人通过在DNA水平探讨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疾病的关联发现,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与HLA密切相关.本文就HLA与T1DM(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长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22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老年体检者,并按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一针见血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6.40% vs.85.59%];就并发症的发生率、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50%、5.40% vs.16.22%、18.0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29% vs.86.49%],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感染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讨论.结果:①经过脑脊液培养致病菌发现,阳性结果为15例(3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预防性用药中青霉素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验性用药中糖肽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目标性用药中头孢菌类、碳青霉烯类糖肽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参加的5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显效为40例(80.0%),有效为7例(14.0%),无效为3例(6.0%).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加强对颅内感染的防治,提高经验型抗生素疗法的有效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敬淮淞;霍坤良;邬正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光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护理方法,为后续的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方法:对收治的50例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所有的患儿采取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130.0±5.1)min,阻断时间(40.5±9.1)min,术后呼吸支持时间为(56.0±3.5)h,术后9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0%,经过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大程度保证患儿的健康.
作者: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和防范措施之前本消毒供应室100批次的消毒灭菌器械及物品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和防范措施之后本消毒供应室100批次的消毒灭菌器械及物品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医务工作人员(87.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并实施防范措施的效果.
作者:张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静脉艾司洛尔在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艾司洛尔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进行分析,为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提供更有效的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收的患有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有所改善,监测并记录患者在治疗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注射液之后,患者的心室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整体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率较低,当减小用药量之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小时.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注可以有效的改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情况,对相关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见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齐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我院决定通过对产妇产前产后进行护理,研究对初产母乳的分泌和喂养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一共接受了2070例孕妇,经过审核,我院将孕期相近的孕妇挑选出来,这些孕妇都是临产一个星期左右的,一共选出1000例孕妇,我院将这1000例孕妇顺序打乱重新分组,每组都有500例,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首先我院给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前产后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先是接受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然后我院再对她们采用干预的措施.护理完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和喂养婴儿方面的差异,判断产前产后的护理对初产孕妇的影响,分析是否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经过我院的记录的数据表明,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上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孕妇在接下来的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孕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地使孕妇提前泌乳,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泌乳率,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放疗是目前对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照射野内皮肤出现急性毒性损伤即放射性皮炎是其普遍存在的不良反应.强化放疗后的护理管理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于可提高宫颈癌准确筛查率,降低误诊漏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稳定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云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进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中医内服外用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45名患者有27名患者痊愈,有16名患者有效,有2名患者无效,观察组45名患者有25名患者痊愈,有12名患者有效,有8名患者有效,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雷正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期-Ⅴ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中出现耳鸣、头晕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1.3%,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片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肾功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性,使血脂降低,使尿蛋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隋剑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1].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期,临床报道亦以儿童居多[2].方法:我院通过观察10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在对患儿实行责任制整体优质护理的同时,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从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方面入手.结论:取得了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对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3].
作者:贾海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研究舒适护理对其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病人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个40例.两个小组的病人都选取中西医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7天后分析对比两组病人的症状、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症状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比对照组的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DS、SAS评分都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中采取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病人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而且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彭正英;夏胜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学龄前儿童耳鼻咽喉异物的防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学龄前儿童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提供有效的、易行的方法.方法:260名0-3岁儿童于社区儿保处抽取,240名3-6岁儿童于石河子不同幼儿园随机抽取,共计500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0名学龄前儿童中53名儿童有耳鼻咽喉异物史,发生几率为10.06%,其中鼻腔异物22例,耳异物18例,食管异物2例,咽喉部异物6例,气管异物5例,43名儿童异物于门诊取出,5名儿童于全麻手术下取出,5例气管异物患儿转入乌鲁木齐继续诊治.53例患儿中34例父母长期在外,患儿由亲属或老人看护.53例患儿中46例患儿监护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结论: 石河子地区学龄前儿童发生耳鼻咽喉异物比例较高,多数可通过门诊就诊解决,严重后果较少见.监护人文化水平对患儿的患病率有明显影响.考虑可通过加强婴幼儿的监护,对儿童及家庭进行早教及入园后加强科学的宣教来减少异物的发生.同时对较小幼儿家长进行孕产期宣教及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幼儿园幼儿通过教师及家长共同监管,都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
作者:路春季;杨萍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山莨菪碱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山莨菪碱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2.00%,观察组为96.00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案为基础,联合山莨菪碱佐治,临床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患临床症状,无配伍禁忌,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董爱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4.44%、体温恢复时间(7.71±1.20)d、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小儿肺炎护理中,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体温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娟;郑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