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会
目的:研究分析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79例,采取前瞻性分组研究进行分析,先行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39例,行常规纤溶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38/4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39),两组对比观察组显疗效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栓成形急性期应用降纤酶进行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改善机体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病人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B组26例,A组24例,B组接受腹腔镜手术,A组病人接受开腹手术。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观察跟比较。结果:B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比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病人,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可以取得一个非常显著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能提高病人身体康复速度,帮助病人尽早出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勇;吕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8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2例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的症状,整体不良反应率为6%。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其中急诊断流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也是当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替普瑞酮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i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腹胀、上腹疼痛、反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评分、活动性炎症评分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原因。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疾病原因及构成比。结果:92例患者中,有41例出现恶心,其病因主要为反流性食管炎(34.1%)、急性胃肠炎(22.0%)、急性胰腺炎(14.6%)、功能性消化不良(12.2%)。92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呕吐,其病因主要为急性胃肠炎(31.7%)、反流性食管炎(23.2%)、胆结石(15.9%)、急性胰腺炎(12.2%)。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等疾病是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常见病因,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重点排查这些疾病。
作者:张业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狂犬病病毒具有很强的神经组织亲和性,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从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开始,逐渐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整个病程进展急促,从发病到死亡2天到一周不等。
作者:叶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有72例(96.0%),护理有效的有74例(98.67%),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有67例(89.33%),护理有效的有70例(93.33%),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铜仁市半夏药材的灰分,重金属及砷盐进行了测试,并与3个不同省市及2个伪品半夏进行了对比。各地方半夏灰分含量差异很大,高为5.3%,低为2.2%。砷盐及重金属均符合标准。结论:根据测定结果为我市半夏药材质量优劣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元辉;舒娟;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平均划分,然后随机交给两组工作人员,观察组在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时以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作为工作依据,根据器械情况分别进行人工清洗以及器械清洗,同时将清洗难点的管理进行加强。而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标准进行器械清洗,并且清洗方法为手工。结果:观察组器械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小纱布检测血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经相关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为了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应该对操作流程以及清洗方法进行规范。
作者:李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提高我科护理带教的水平,文章就翻转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度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上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做为对照组,下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两组护理实习人员的实习成绩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人员考试成绩和带教方法满意度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实习人员的学习效率,新的授课方式对于护理实习人员的知识培训具有适应性强、可行性高、易接受的特点。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39.58%)例,有效28(58.33%)例,无效1(2.09%)例,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25(52.08%)例,无效8(16.67%)例,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9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7(14.58%)例,肺炎2(4.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共有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4(8.33%)例,肺炎0(0.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严密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并发症,做到正确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多道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结果:经统计发现,3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经多道睡眠监测发现重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7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发现重度13例,中度8例,轻度9例,。其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率达到86.7%(26/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监测方式的各项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方面(AH),差异显著(P<0.05),而在SAO2≤90%和低通气指数(HI)、总睡眠时间、平均动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性、准确性,相比于多道睡眠监测而言,更适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监测。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西药副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现就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以便在中药调剂中尽量减少差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中医药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世雷;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单用氨茶碱治疗,联合组实行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持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所谓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当前,针灸这一治疗手段是中国所特有的治疗手段。从本质上来讲,针灸这一治疗手段是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医学遗产中,针灸治疗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治疗疼痛科患者中,中医针灸起到了特殊的疗效。
作者:陈玉婷;胡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方法:通过随机方式将50例腮腺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分别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和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改良型腮腺切除术能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教育衔接主要指的是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高中属于基础教育,而大学属于高等教育,两者具有不同的管理部门,彼此之间如果无法好好的沟通和衔接,就会导致二者之间建立一道隔墙,导致教育衔接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与高中生物学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衔接。
作者:先国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论疫苗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方法:建立疫苗监管模式,对存在问题中立法滞后、监管不力,认识不足提出对策。结果:建立长效机制,构筑规范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强化管理,启动考核机制。
作者:解琴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