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辉;舒娟;周斌
目的:对铜仁市半夏药材的灰分,重金属及砷盐进行了测试,并与3个不同省市及2个伪品半夏进行了对比。各地方半夏灰分含量差异很大,高为5.3%,低为2.2%。砷盐及重金属均符合标准。结论:根据测定结果为我市半夏药材质量优劣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元辉;舒娟;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伴随着肠道疾病的增长趋势,结肠镜的检查尤为重要,并且大为推广。它能够提高大肠疾病类的检查率,临床医师的诊断率。它包括的适应症有下消化道不明原因的出血、结肠息肉切除、结肠癌的普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阴性等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均能耐受,给患者的带来痛苦极少。此操作有双人操作,单人操作,但无论哪种操作方式,护士的配合及其重要,且所配合体现的意义价值更是突出。操作前护士术前宣教与心理干预使得医患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讲解其操作意义,检查过程,配合方法,对患者的术前、中、后的监测可以直观、客观的反应给医师,使操作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作者:武登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比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心内科收治入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应用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上,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人力成本,有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松秉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马照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和证候研究,了解患者的常见证候和证型,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病例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证型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候为阴虚、阳虚和气虚、脾虚及肾虚,患者年龄不同,虚证类型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常见中医证候为气郁、血淤和湿、热、痰,患者年龄不同,实证类型出现频次各不相同。P<0.05,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和瘀热内湿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临床治疗中在以患者具体病情病征为基础的同时将其作为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王铁英;贾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总结妊娠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孕周、血糖监测结果,综合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注射等进行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干预,提供正确合理的医疗护理措施。
作者:唐玄;王丹;赵锡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药品基础质量的关注度逐渐增高,相关单位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实际经营理念,也要进行必要的GSP认证,以实现优化的项目升级。本文对于GSP的时代意义以及认证后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整体认证监管的措施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提高整体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意识。
作者:李丽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3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0级患者12人,Ⅰ级42人,Ⅱ级15人,Ⅲ级15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0级患者26人,I级32人,Ⅱ级10人,Ⅲ级6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等均有明显的帮助,适合在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时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大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耳后皮瓣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耳后皮瓣进行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对比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修复前与修复后的睑裂长度差与睑裂高度差。结果:所有患者修复后的眼睑外观与功能效果均良好,未发生感染,未出现排斥反应,肿瘤未复发;修复后,患者的睑裂长度差与睑裂高度差均明显小于修复前,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皮瓣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公明;轩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作为基础,实施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等对比具有明显差别,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措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赵跃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接受经脐单孔法治疗,在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则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比2组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P<0.05)。结论: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值得在阑尾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敖成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对椎体内裂隙样变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50例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患有椎体内裂隙样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归为实验组,另抽取同期参与治疗的50例椎体压缩骨折无椎体内裂隙样变患者,研究结果归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手术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样变的有效方法,椎体内裂隙样变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付振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4.5~2015.8,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比个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止疱时间为2.1d,结痂时间为3.6d,止痛时间为5.0d;对照组中止疱时间为2.4d,结痂时间为4.2d,止痛时间为6.5d。比较发现护理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痛时间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治疗和护理中效果显著,显著缩短患者止疱、结痂时间,对于患者镇痛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咏梅;陈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提高我科护理带教的水平,文章就翻转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度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上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做为对照组,下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两组护理实习人员的实习成绩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人员考试成绩和带教方法满意度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实习人员的学习效率,新的授课方式对于护理实习人员的知识培训具有适应性强、可行性高、易接受的特点。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指导对提高哺乳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60例产妇,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的产妇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比较两组产妇对哺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哺乳的质量。结果:实验组掌握哺乳技巧和知识的程度为93.75%,对照组哺乳掌握率为7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对哺乳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够正确哺乳,大大提高了哺乳成功率,进而提高哺乳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71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预检分诊能力、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急救配合能力等危重症实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对危重症实习能力以及理论、操作技能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再通率(6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4.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能有效地提高血管再通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μg与7.5μg两种剂量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妇产科剖宫产产妇82例,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5μg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高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7μg 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疼痛消失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P>0.05);低剂量组产妇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高剂量组,两组产妇综合麻醉效果比较(P<0.05)。结论:5μg 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可靠,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7.5μg剂量,效果值得临床认证推广。
作者:孙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方面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到12月所收治的30例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的治疗均采用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接受治疗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第一个四周、两周一次/第二个四周、总计一次/第三个四周、总计一次/第四个四周,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地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应的LUTS和VAS评分均出现了比较显著地降低,膀胱容量有比较明显地上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疼痛问题,在随后的1d时间范围内后症状有所缓解,全体患者均没有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或者晕厥等不良问题。结论: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比较高,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建军;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