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

袁敏

关键词:健康管理理念, 体检服务质量, 应用效果
摘要:近几年,健康管理理念逐步融入到各个体检服务机构当中,成为体检服务工作的核心指导方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中心,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体验,服务质量的提高,健康档案的建立成为新时期体检服务行业的新型健康管理理念。创新体检服务,树立全面立体的管理理念,体检服务达到优质水平。在体检服务中采用健康管理理念,科学指导体检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教

    小儿哮喘在正规有效的治疗下加以耐心细致、人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患儿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给予心理指导,治疗指导,预防过敏源的指导,出院指导。让患儿及家长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各种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医患沟通减轻患儿的痛苦,减轻家长的负担,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涎腺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验结果相对比,明确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中应用的价值。结果:42例涎腺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肿瘤为35例,恶性7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涎腺上皮性肿瘤良性诊断36例,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7.22%;恶性6例,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5.71%,总诊断准确率为95.24%(40/42),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比不存显著差异(O>0.05)。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上皮性肿瘤检验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是一种有效的涎腺肿瘤检查方式,建议在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中应用。

    作者:陈昱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的因患抑郁症而住院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即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结合)。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此次实验研究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接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出现伤害自己、自杀等行为明显下降,患者更加接受治疗对管理的依从性也有明显的增高。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经保守治疗、更换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止血、介入肾动脉栓塞全部止血后治愈出院,其中2例行了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比较常见,平均血尿时间为1~3 d,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有①手术中损伤了较大的分支动脉;②术后患者活动早,卧床时间不足;③肾感染;④尿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保守治疗包括应用多种机制的止血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因子,嘱患者绝对卧床,更换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加强控制感染,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综合应用几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海涛;江敏;刘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生儿急救转运的安全护理

    目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院前急救护理治疗过程,寻找成功转运和恰当救护的护理经验,达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的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纳入新生儿急救转运共56例,按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8例接受安全护理,设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转运成功率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O<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效果佳,转运成功率及满意度高,建议推广。

    作者:郜芝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2+腺苷辅酶 B12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高,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由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方面要好于对照组患者,O<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O<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复杂肛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探针或者单用染色造影进行诊疗,观察组采取可弯曲空心探针与联合染色造影诊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控制功能、手术时间以及治愈率、复发率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5±3.5)min、住院时间为(20.0±0.5)d,一次性治愈率为100%、复发率为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48.8±2.5)min、(35.8±1.5)d、81.25%、15.62%;两组治疗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O<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价值加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家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论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03月-2014年05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36例患者,其中36例对比组患者给予信必可治疗,36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信必可的同时,给予百令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33例(90.66%),对比组总有效例数26例(72.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采用信必可和百令胶囊两种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晋瑞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手术联合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一周后以及1个月后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程度远大于对照组,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者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均明显高出对照组。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短期疼痛较明显,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纤支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2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强化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支持。同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率、血压变化低于对照组(O<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支纤镜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蒋宏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解析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的因素和措施

    目的: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了解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共4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多,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许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就诊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探究分析对象,其中仅使用泮托拉唑加以治疗的患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联合泮托拉唑、康复新液加以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5±0.6)h、(23.4±5.8)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7±0.6)h、(30.4±7.5)h,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O<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00%少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O<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药效良好。

    作者:马风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配,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其区分为各100例,并对其每个人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经过两者实验后进行相关对比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实验组合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后,实验组优良率为98.0%,而对照组优良率在89.0%,通过实验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而且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程度也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所以,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使消化内科有明显的治愈,并改变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并提升整体医学质量,同时增加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效果。

    作者: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解析

    目的: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仲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疼痛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1 关于慢性疼痛的定义慢性疼痛是涉及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度体验。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组织或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觉症状[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主观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即痛觉包括“感觉”与“情绪”两种成分;其中“感觉”的成分具备其它感觉的共性:即具有特定的感受器、要求适当的刺激、感受器定位分布、可鉴别刺激强度等;而“情绪”成分和防御反应的驱动力相关,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受经验因素的影响[2]。值得一提的是,很难给疼痛作出完满而明确定义[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疼痛可在躯体受到威胁时提供警报信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疼痛具有普通疾病的共同症状,常与情绪反应、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等交织在一起,给主体造成痛苦。在临床上,按持续时间不同,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称为急性疼痛,例如损伤、外科手术等创伤造成的疼痛。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该类疼痛无生物学价值且持续时间长于组织愈合的时长[4]。此外,通常是躯体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赵宇;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116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6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93例,有效的有16例、无效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93.97%。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经保守治疗后有效与显效的患者,后期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而能有效减少中转开腹机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运波;许波;晏顺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