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海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4例,术后均出现综合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切除术综合症患者性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各种临床症状。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 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 Hcy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SCL-90总评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阳性均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甲钴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行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的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48例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后,皆成功完成手术,仅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予以对症处理后消失,终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加强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周忠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较开腹手术效果更佳,安全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国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院管理是卫生改革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就医院管理规范化进行探讨,主要从:医院管理规范化的原因;如何进行医院规范化管理;医院管理规范化的成果三方面就行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式方法,对现行医院管理进行分析讨论,以供读者借鉴。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小儿科静脉输液质量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临床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实验,来验证良好的护理工作对于提升家长满意度以及患儿的恢复状况的影响,并通过相关的研究来优化临床小儿科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的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76例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方法、治疗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中,57例患者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其中全口义齿25例,上半口义齿16例,固定义齿修复18例,种植体1例;活动义齿修复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牙位缺失共465颗,平均缺失(5.36±1.65)颗。结论:老年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修复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牙合重建、预防颞下颌关节病及防治食物嵌塞对于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痊愈率达4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仅27%;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的高有效率仅60%。结论:干预组由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不管是有效率和痊愈率都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作者:刘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5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阿德福韦酯片抗病毒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海涛;赵小冉;孙占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腰硬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全麻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首选。
作者:赵云卫;王文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对80例异位妊娠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同期开腹手术80例对比观察。结论: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保留生育功能的理想的选择,能降低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伤害程度低、术后腹腔粘连概率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的治疗和疾病的诊断技术领域。加强腹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仅是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完成腹腔镜手术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腹腔镜器械的使用率,延长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成为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金妮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与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相关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小儿湿疹110例、荨麻疹70例、丘疹性荨麻疹110例,获取年龄、性别、中医体质等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疹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荨麻疹多见于1~3岁小儿,丘疹性荨麻疹12岁以下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男性比重高于女性;所有患儿肺热阳盛42.41%、痰湿腻滞33.45%,阴虚燥红18.62%,气虚倦怠4.48%,阴虚迟冷1.03%,丘疹性荨麻疹肺热阳盛率44.55%高于湿疹36.36%,荨麻疹痰湿腻滞27.14%率低于湿疹36.36%、荨麻疹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阳盛型患者年龄集中在0-6月、19-24个月,痰湿腻滞分布较均匀,阴虚燥热集中在0-6月;0-6个月、19-14个月肺热阳盛率高于痰湿腻滞、阴虚燥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发生与年龄、中医体质有关,疾病的发生又可能体质形成有关;出生6个月内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高发时期,多见湿疹;6-24个月,是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高发时期,至24个达到高峰,可能与儿童活动能力增强有关;24个月后发生率持续下降,多见获得刺激源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应加强教育干预;患儿6个月内多见肺热阳盛,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变化与变态反应性片皮肤病发生有关。
作者:崔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我院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入院的120例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比较来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45±0.88)d,对照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7.76±1.34)d。结论:以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控制心率,阻断神经分泌为主的系统治疗对于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对策。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有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建筑布局与各项监测、操作规程、感染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诸多隐患。必须开展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力度,有效避免或控制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医适宜技术的在社区家庭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社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家庭病床病人69例,对其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9例居民中,2012年18例居民们选择使用中医治疗,占26.09%,2013年51例居民选择使用中医治疗,占73.91%,可见2013年选择中医治疗的人数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本组69例家庭病床病人病情发展情况,15例病人痊愈,占21.74%,45例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占65.22%,7例病人病情加重入院治疗,占10.14%,2例病人应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占2.90%。结论:中医适宜技术逐渐在社区家庭病床病人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作者:许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头孢哌酮与舒普深两种药物对患有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肺炎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头孢哌酮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舒普深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肺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舒普深对患有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建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作者:伍钰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强化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各个维度得分及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并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患者既要面临生命的威胁,又要遭受躯体疼痛或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为为安。
作者:李玲;芦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