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舒必利片致恶性综合症的分析

张鸣鹤

关键词:舒必利, 恶性综合症, 生物利用度, 神经阻滞剂
摘要:目的:探讨舒必利片致恶性综合症的原因。方法:依据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进食的影响,舒必利片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导致出现恶性综合症。结论:出现恶性综合症的前驱症状时,应及时停用精神科药物,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应用精神科药物时,要保证患者的进食情况及躯体状况良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例左上肢毁损伤患者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的护理体会,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缺点。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远优于常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和引流方式,和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骨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对中医情志护理在骨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骨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使用中医情志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4例,占60%,8例患者较为满意,占20%,7例患者一般满意,占17.5%,1例患者不满意,占2.5%,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6例,占15%,11例患者较为满意,占27.5%,15例患者一般满意,占37.5%,8例患者不满意,占20%,护理总满意率为8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在骨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接受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与积极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的状况,降低不良情绪对患者身体各个机能的影响,保障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管理规范化之我见

    医院管理是卫生改革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就医院管理规范化进行探讨,主要从:医院管理规范化的原因;如何进行医院规范化管理;医院管理规范化的成果三方面就行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式方法,对现行医院管理进行分析讨论,以供读者借鉴。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而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普遍、重要的现象,由于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得得神经末梢,降低了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早期活动和饮食状况等,造成创口愈合延迟、康复过程减慢等。故有效的麻醉后镇痛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手术后身心康复十分重要。[1]

    作者:孙志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应用

    目的:对医院手术室精细化管理进行相关探讨,以期有效提升对感染的控制。方法:通过加强对手术室环境管理、物品管理、组织管理,同时强化操作人员无菌观念,对手术室相关项目进行定期监测等,达到精细化管理目的,控制手术室感染。结果:在精细化管理的控制下,手术室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相比于之前,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项手术室措施落实完善。结论:通过开展医院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感染得到了系统性控制,规章制度得以健全,精细化管理有效落实,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非诺贝特在难治性痛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共31例,在饮食指导、降尿酸及清除肾结石等常规治疗的条件下,给予非诺贝特胶囊服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 UA、TG、TC和 SCR等指标水平进行估测。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有27例达到理想水平(UA≤360umol/L),治愈率是87.1%。治疗后,除SCR指标外,其 UA、TG与TC水平均要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B超复查提示无肾结石产生。结论:为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有理想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湿敷配合加减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湿敷方配合加减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湿敷方湿热敷配合加减葛根汤口服,对照组行头部牵引并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结论:自拟中药湿敷方配合加减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闫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35.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方法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晓华;马宇;姚反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瓣移植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根据面部皮肤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皮瓣修复,以求取得佳的美容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缺损的位置、面积,设计合适的局部皮瓣I 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辅助美容缝合。观察治疗后患者面部皮瓣成活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48例面部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坏死及出现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随意型局部旋转、推进、易位等各型皮瓣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形成的继发皮肤缺损,可避免直接缝合及皮片移植后出现的瘢痕、畸形、色素改变及皮片收缩等不良反应。术后瘢痕不明显,无收缩变形。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

    作者:薛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野生菌中毒肝损害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为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9月入住我院的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42例,按双盲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用药后实验组 ALT、AST、DBTL、ALP 分别为(51.21±8.21)U/L、(82.52±6.52)U/L、(8.56±2.06)μmol/L、(176.62±16.25)U/L,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野生菌中毒,可缓解肝损害,改善预后,多烯磷脂酰胆碱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各级医院应用。

    作者:杨世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化疗,并且进行程序性护理,系统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患者化疗结束后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没有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均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运用护理程序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牛光敏;刘艳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研究分析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例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以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组实验研究的18例患者中,有17例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4.40%,1例未成功是由于患者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癌肿过于巨大促使操作空间过小,无法插管,该患者后行以PTCD引流术。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术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3例,占总比例的72.20%,明显下降4例,占总比例的22.20%,总有效率为94.40%;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平均为(9.60±2.40)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1.10%(11/18)和27.70%(5/18)。除1例患者黄疸指标无下降外,其他17例患者均在住院1W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指标下降,且全身瘙痒感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此外,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杞映华;赵磊;李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CT及MRI鉴别诊断

    分析研究MRI鉴别诊断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经我院临床或病理证实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8例,男31例,女27例,进行MR仪扫描。结果:Ⅰ、Ⅱ、Ⅲ、Ⅳ度压缩骨折椎节数、压缩椎体强化、台阶征椎节数、附件及椎间盘受累数在良恶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讨论:MRI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任意方位的直接成像,在鉴别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表现出独特优势。通过 MRI 增强检查以及弥散加权成像等检查,可更好地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病因。

    作者:陈江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效果研究

    目的:对瑞芬太尼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于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进行短时间手术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再对两组方法应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瑞芬太尼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应用芬太尼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中时,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诸多特点,值得于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肺活血涤痰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涤痰汤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益肺活血涤痰汤,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12例,其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20例及73.2%,治疗组患者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GMP140指标显著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活血涤痰汤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又可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元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镜像偏瘫疗法结合运动想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镜像偏瘫疗法结合运动想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镜像偏瘫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相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FTHUE-HK评分、Brunnstrom分期。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 Brunnstrom分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BI评分与 FTHUE-HK评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镜像偏瘫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相结合,有利于使患者上肢功能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7天后血肿体积为(20.1410.08);治疗14天后,血肿体积为(12.038.1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2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结果:28名患者均顺利安全的实施再次手术,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

    作者:朱丽萍;刘彦莉;曾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90例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患者的个人情况,如性别、年龄、服药类型等。结果:经分析比较后得出,年龄超过70岁、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服药剂量超过300mg/d以及伴有消化道疾病史等指标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在患者服用胃保护剂之后,不良反应有所改善。结论:高龄、服药时间长以及有消化道病史等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影响因素,在今后的治疗中应伴有胃保护剂共同服用或调整阿斯匹林剂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