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分析

郭君

关键词:胺碘酮, 冠心病, 心律不齐,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通过治疗后心律不齐的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临床胃溃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分阶段的治疗方案,即前两周提供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案,两周后只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提供类似的分阶段治疗方案,即前两周提供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案,两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经相同周期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夜间酸突破几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几方面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临床病情的改善均具有明显作用,尤其地,实验组疗效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胃溃疡治疗方面,埃索美拉唑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性更高,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十分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剑;张立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钠肽在不同心律失常判定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脑钠肽与心律失常的内在关系与临床判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00心律失常和30例正常病患,对其血浆中含有的脑钠肽浓度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病患中有69.00%的人群存在脑钠肽升高的情况,其中房性心律失常中升高比例为75.86%,交界性心律失常病患为56.25%,室性心律失常者为74.36%。结论:脑钠肽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联系,但是在不同心律失常的判定中暂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与房性心律失常有着正相关性,脑钠肽浓度越高,房性心律失常情况越严重,可以作为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作者:沈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与探讨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近20年来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甚至处于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列。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整体变化及不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与治疗提供可参考数据。

    作者:王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在同一时期的实习情况。方法:在观察三级医院中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生在同一时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对策。结果:在分层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带教方法在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中形成互动学习的模式,能够达到一对一的带教活动。结论:在不同层次带教方法的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

    作者:许维毅;肖会荣;冷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面颈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13)和对照组(n=13)。对照组采用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1.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1±2.5)d;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83.72%,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51.8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加强面颈部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洁盈;唐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先兆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64例先兆早产孕妇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 A1组、A2组,每组32例。A1组给予常规护理,A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孕妇住院7天后的焦虑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A1组孕妇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 A2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1组孕妇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 A2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兆早产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孕妇的焦虑程度,提高孕妇的护理效果,改善孕妇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影响

    为了减少冠心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冠心病的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冠心病风险。

    作者:张会珍;唐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在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共收治的74例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常规组37例与优质组37例,常规组选取常规护理手段,优质组选取优质护理手段,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常规组护理的满意率是81.08%,优质组护理的满意率是94.59%,差异明显(P <0.05)常规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24.32%,优质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5.41%,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在临床上采取优质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率,在临床上运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10例手部小面积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5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窄蒂脐旁穿支皮瓣进行治疗,对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患者皮瓣色泽、外形和成活率,以及术后手部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发现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率均高达100%,且创面1期愈合情况均较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是在皮瓣外形和色泽,以及手部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上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骨头坏死以及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皮瓣成活率相近且均较高,并且在手术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但是前者的远期移植效果相对于后者更优,更有助于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修复治疗。

    作者:刘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硬腰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采用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60例 ASAlI ~Ⅲ级60岁以上患者,行腰椎第3~4椎间隙穿刺注入0.75布比卡因1ml +10%葡萄糖1ml,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结果:所有患者均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并强调精心细致的临床监测和麻醉管理较麻醉方法更为重要。

    作者:董祥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胸外科手术应用硬膜外联合静脉全身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胸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胸部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镇痛效果,拔管、术后自主呼吸恢复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拔管、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7.84%),少于对照组的11例(21.57%)(P <0.05)。结论:在胸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保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目的:探讨培养急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6名护士平均分成试验1组和实验2组,对试验1组护士实施集体培训,对试验2组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急诊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术考核。结果:试验2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试验1组(P <0.05),患者对试验2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试验1组(P <0.05)。结论:对急诊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芜湖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据国家烟草消费者调研,青少年抽烟行动愈来愈遍及,吸烟群体呈现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显现。为了解芜湖市青少年的吸烟心理和吸烟行为,以及青少年吸烟的影响因素,对芜湖市12-18岁青少年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芜湖市4所学校的142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为芜湖市做好相应的社会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提供建议。

    作者:程其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坠床/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家庭支持因素、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暑期考研辅导班考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暑期考研辅导班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 -90)对768名考生进行测试,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暑期辅导班考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几个方面。结论:暑期辅导班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在考研复习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维护考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涂茜;林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疼痛教育项目改变癌症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项目改变癌症患者对疼痛治疗态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均给予疼痛教育,内容包括讲座、个体辅导及集体咨询等,采用 BQ 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比较疼痛教育前后顾虑水平的变化及疼痛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与疼痛教育前相比,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显著下降(P <0.05),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癌症疼痛患者疼痛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有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而现存的中国传统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养子防老"是老年人普遍认同和推崇的观念,他们认为家庭养老远远好过于社区养老,而且不愿意在自己的暮年时期住进社区养老院,在这样的情况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作者:石细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保健管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并对其应用后的患者保健管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保健康科2012年10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而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还给予其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半年保健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患者平均为(74.03±4.38)分,观察组患者平均为(93.51±6.35)分,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提升患者保健满意满意度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哌氟合剂对治疗术中寒颤的作用

    目的:探讨哌氟合剂对治疗术中寒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由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出现寒颤的患者60例,分为三组,每组20例,其中,A 组给予地塞米松0.2mg/kg,B 组给予曲马多0.5~1.0mg/kg 联合氟哌啶0.0025~0.05mg/kg,C 组给予哌替啶0.5~1.0mg/kg 联合氟哌啶0.0025~0.05mg/kg,比较用药的效果。结果:哌氟合剂组的治疗效果与 A 组、B 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且起效快。结论:哌氟合剂对治疗术中寒颤的效果更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值得在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兵;杨亚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