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庆;徐展望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然后采取孟和全环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回访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120例患者中有行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的105例患者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28.5周,15例患者在外固定支架治疗6个月后拆除支架,然后经过钢板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后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38.5周,骨折愈合率为87.5%,有5例患者出现了针孔松动和感染,且没有出现畸形愈合、二次断裂以及继发性骨髓炎等不良情况。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恢复到愈合标准,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68例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及对关节功能的评估。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治疗护理得当,该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提高了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论:术前严格按操作程序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通过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运动功能也有较好改善;但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恢复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开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逍遥散化裁与单纯口服逍遥散化裁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口服逍遥散化裁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逍遥散化裁,连续治疗5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逍遥散化裁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作者:周慧;闫小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论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相似病理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 MFS 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MFS 以中老年多见,表现为四肢或躯干无痛渐生长的肿块,组织病理多为黏液背景下瘤细胞密集区中可见薄壁分支弓形血管围绕,免疫组化表达 Vimentin。结论:MFS 是一种易侵袭复发的纤维软组织肿瘤,需与黏液性的其它良恶性肿瘤鉴别,临床多手术扩大切除为主综合治疗。
作者:周张雷;郭以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社区基层全科医生是社区民众的健康卫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社区基层全科医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全科医生工作,也成为基层全科医生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社区基层全科医生的视角出发,就如何做好本质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作者:朱彩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患有主观性耳鸣的患者97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无效53例,有效21例,显效14例,痊愈9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4.8%;将患者按照有无三高、病程、听力损失程度以及有无噪声接触史进行分组,计算有效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和听力损失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结论:耳鸣的预后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等因素有关,和听力的损失程度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三高、病程长、有噪声接触史的患者临床疗效不太理想。
作者:岳绍伟;温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骶骨肿瘤36例,依据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组。常规护理18例,入组对照组;综合护理18例,入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作者:丘雪梅;刘洁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减少药患纠纷在提高患者针对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门诊患者90例。利用抽签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D2组(对照组45例):不给予任何干预;D1组(观察组45例):有效减少药患纠纷;对比两组患者在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针对所有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在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D1组明显高于 D2组门诊患者(P <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将药房服务模式进行有效转变,要求工作人员有效树立良好形象,将自身服务内涵有效提高,成功减少药患纠纷,终显著提高门诊患者针对药房服务满意度。
作者:岳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所收治的6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综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且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72.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9%)比常规组患者(78.8%)要高,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21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实验组在给予中药外敷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加用中药内服的对症治疗,10d 认为是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8.5%,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补肝益肾、散寒除湿的功效。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志芳;杨明川;王晓霞;闫凤果;王晓康;郭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几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 C 型臂机透视次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3种方法对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都较为有效。经皮锁定钛板适合治疗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好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的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适合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平面5cm 以上的 A 型骨折或者是伴有局部软组织损伤者适合用交锁髓内钉。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湿敷疗法用于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的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静脉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除常规护理及治疗外,均给予局部清创。观察组用注射器吸取康复新直接滴在创面上,再用浸有康复新液的湿纱块贴在创面上,对照组用0.5%碘伏环形涂擦创面边缘,并用浸有呋喃西林的湿纱布覆盖创面,均外用双层无菌纱块覆盖,每日掀开双层纱块一角,用注射器向内层纱块点滴药液1次或2次,以保持创面处于湿润状况。观察创面从治疗用药到完全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换药次数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康复新液湿敷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唐柯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患者,针对抢救和护理过程中所采取措施以及病况变化,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在重度窒息新生儿送诊要及时,并且要快速采取抢救措施,只有在护理过程采取科学措施的情况下,患儿恢复情况和康复情况均能理想水平。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后及时送诊并采取正确抢救方法,并结合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推拿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推拿治疗,76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得到治愈,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另有8例患者显效,显效率为10.53%,有6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7.89%,不存在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推拿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石乐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取我院体检中心2015年4月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者782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782例健康体检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总感染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增高,且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银行职工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并且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因此在此人群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普查有利于阳性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安全生产的主要实践者就是人,人对于安全意识的多少,生产安全将会直接被影响。可以说,医务人员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日常生过工作生活的过程。在工作者身上发挥积极有用的思想工作,就是将抽象的思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安全活动中,使安全生产在不断地创新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对其进行重点的思想教育,就是为生产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吴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30例术前确诊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围手术期内采用简化激素替代方案治疗,观察记录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血皮质醇、尿皮质醇进行不定时检测,以此评价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围手术期术后第1、2d 患者尿皮质醇较术前增加,术后第6尿皮质回落平,但较术前尿皮质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 >0.05),第7d 回落显著(P <0.05);血皮质醇术后第1 d 相较于术前有所回落(P >0.05),术后第2、6、7d 变化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无一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患者血压、心率以及电解质术前术后变化不显著(P >0.05)。结论: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方案相对简单,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是一种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案。
作者:宋立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女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侵权现状,探索寻找相关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多指引和参考。
作者:姜小艳;廖秀风;彭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和消瘦,实验室检查为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和尿糖呈阳性。目前对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主要在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三方面。这些是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