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夏昭举

关键词:老年患者, 肺心病, 冠心病, 治疗效果, 心功能
摘要:目的:具体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依拉普利、欣康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 Pao2、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Pao2、PaCo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依拉普利、欣康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预后效果,成为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临床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近三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的高血压病人,采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两种药物共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单一药物给予治疗,分析研究两组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采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实践当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岩温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癌已成为我国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在化疗及放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任洪军;吕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松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术前给予观察组患者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用药,对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前接受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为48.0%,对照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为11.0%,观察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接受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为3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能够使得患者宫颈口扩张度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难度,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减小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无痛人流手术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周仁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共收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30例于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对30例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单一使用前列地尔;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法,血塞通片+前列地尔;治疗后60d ,对比2组的症状情况。结果:经过30例临床回访调查,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水肿、血压、肾功能等方面治疗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临床需积极推广。

    作者:杨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术后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1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得到了及时处理;假性动脉瘤1例,发现后立即给予加压包扎至血肿消失。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所有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觉悟,及时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并进行有效护理,系统掌握临床中的特点,对于不同的穿刺途径选择不同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迅速有效进行处理。

    作者:彭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有效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均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硬膜外阻滞后癔病性截瘫一例报告

    1病历资料患者,女,54岁,75kg ,165cm ,因急性阑尾炎,于2011年6月21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一般状态尚可,术前除化验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外,其他检查无异常,ASAI级。入室后BP :115/80mmHg ,p :80次/分,心率齐。麻醉经过:左侧卧位,于 T12~ L1间隙用18号穿刺针一次性直入硬膜外腔,落空感(+),向头端置管3cm ,接注射器回吸无血及脑脊液。麻醉用1.8%利多卡因加1:40万肾上腺素。改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反复回吸无血后,先注入5ml试验量,5分钟后测平面达T8~S1。经测血压心率及呼吸与入室基础值无明显变化,确定无全脊麻征象,又缓慢注入上述药液5ml。10分钟后测平面 T6~S2,15分钟后手术开始。术中血压稳定在110/70mmHg 左右,麻醉效果满意。未加用辅助药。手术进行顺利,历时35分钟。(10:00麻醉,10:15手术开始,10:50手术结束,10:55出手术室)。术毕拔硬膜外管时,患者主动配合,拔管无回血。护送至病房时,患者神志清,左侧足可动,右足不能动。 BP :120/80mmHg , P :85次/分,SaO296%。返回麻醉科10分钟后,护士急呼患者有不适反应,医生遂重返病房。查体:双上肢,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稍高,病理性反射阴性,张口舌稍外翻,口不能言,只眨眼睛。BP :110/70 mmHg ,P :90次/分,SaO296%。经会诊后决定暂观察,给激素、士的宁、能量合剂等治疗未见效,考虑术后癔病性截瘫。停用上述药物,仅以语言暗示,使患者树立信心,上述症状很快消失。13:30手足可动,能说话但舌头发僵。复查CT 示:硬膜外腔有气体,但未对脊髓有压迫,无血肿。次日8时,完全恢复至术前状态。于6月28日痊愈出院。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术50例患者之护理体会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根治手术有多种方式,其经典的术式仍为 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然而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1]。现将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5月-2012年1月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术5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体现医院管理的水平和发展方向,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都不是很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阻碍了医院向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文德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128例在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106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为49-66岁,平均年龄为(56.8±8.2)岁。根据治疗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定向引流术,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孔术。结果:观察组中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比31.25%;对照组中则有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42.50%。两组并发症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要实施立体定向穿刺法,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立体定向外科的条件,而锁孔法则适用于普通的能够实施开颅手术的医院。两组方式都不适用于合并脑疝、脑疝前期的患者。

    作者:黄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的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妇产科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患者、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术三个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干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进行妇产科临床护理期间,应规范临床护理制度,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可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谢胜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滋病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大量侵犯人体CD4 T 淋巴细胞。导致该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AIDS 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AIDS 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1],因此,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传播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感染HIV 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而医护人员一旦感染后果更为严重,可能在医疗操作时将病毒传染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尤其是当医护人员进行创伤性医疗操作时。更容易由于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 传染。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作者:姜莹莹;郝春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AS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首先采用活血通络汤(杜仲、白术、独活、防己、伸筋草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在用牵引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正清风痛宁片,1日3次,1次2片。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1.7%,均非常显著的好于对照组(痊愈率为30.0%和总有效率为54.3%,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李杰;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当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乙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上,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甲组平均为(60±22)ml ,乙组平均为(155±27)ml ,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上,甲组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止痛药物使用率上,甲组为17.5%(7/40),乙组为65%(26/4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7.5%,乙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上,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评价其优越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1月于我院就诊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常规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2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预后。结果:①与治疗前对比,两组PaCO2(二氧化碳分压:观察组为50.8±8.0mmHg,对照组为67.9±8.9mmHg)、PaO2(动脉血氧分压:观察组为77.2±17.8mmHg,对照组为57.9±17.0mmHg)、pH(氢离子浓度指数:观察组为7.30±0.12,对照组为7.27±0.07)均有所改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2%,对照组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VAP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康晓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术后并发尿瘘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我院对术后并发尿瘘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OB卫生棉条填塞阴道,在必要时使用双腔导尿管进行引流,对阴道和会阴进行有效护理,预防发生尿路感染。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护理与治疗,6例患者尿瘘孔完全愈合,4例患者尿瘘孔基本愈合。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主要以填塞阴道、导尿管引流、阴道和会阴护理等为主,预防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铜仁市201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可找出影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铜仁市2011年10月-2012年9月死亡的15例孕产妇死亡的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结论: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规范、优质的保健服务,规范高危转诊管理,加强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医护人员产科急救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中的时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的不同时间阴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挑选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个实验组分别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1-3h(实验1组)和3-6h(实验2组)阴置200μg 的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在手术前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术前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术中进行扩宫难易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2个实验组的宫颈扩张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实验2组比实验1组术前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几率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增多,手术的时间增加,异丙酚的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异丙酚的用量,但是阴置米索前列醇的时间不断增加时会增加副作用。因此,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1-3h内进行手术为宜。

    作者: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要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这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虽然我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但管理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运行,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仍然任重道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对策,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谢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为制定处置对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在2010年~2012年三年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年间,本县总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起,病例403例。其中2010年9起,占总数的40.91%,报告病例188例,占总数的46.65%;2011年7起,占31.82%,报告病例131例,占32.51%;2012年6起,占27.27%,报告病例84例,占20.84%。2)县辖各乡镇均有报告,其中传染病类21起,占95.45%,其它类1起占4.55%。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细菌性痢疾、乙脑等。3)农村发生率86.36%,县城发生率13.64%,并且主要发生在学校与托幼机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在近几年及时性有所提高,其中2010年事件发生-接到报告的时间、接到报告-网报时间、事件发生到网报时间约为0.66d、5.16d、5.82d ,而2012年则依次为0.21d、0.32d、0.52d。结论:为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能力,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与方式应各有侧重,才能提高预警决策能力。此外,还要针对高发人群做好相关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同时要建立相关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经费,并且提高相关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尽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