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凤莲
目的:探讨针对拔牙患者,在齿槽外科应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拔牙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针对所有拔牙患者实施分组,组别名称设为A1组(治疗1组)、A2组(治疗2组)与A3组(对照组).针对A1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3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法进行治疗.对每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氧饱和度(Sp()2)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结果:A1组患者HR的波动较小,MAP也没有明显的波动,患者没有感觉到强烈的疼痛.A1组与A2组患者拔牙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对比三组患者SpO2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牙拔除感觉困难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终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贵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0.25g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ml.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是87.5%和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6%和28.1%,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且治疗有效率和毒副作用也有所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南;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参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血脂含量变化及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氯胺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患处和烧伤面积进行针对性处理,临床治疗结束后,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本组96例患者,其中有效58例,显效3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83%.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感染症状.结论:根据患者的烧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周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干预组情志护理其特殊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与生活能力的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比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梁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在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上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对6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在家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部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肢体功能的锻炼、红外线治疗、痉挛肌治疗等,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通过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4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症状,同时还提高着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商宏琳;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日至2014年1月20日之间在我院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观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同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评定.并与同时期采用传统髓外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对所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18个月,短3个月,平均在11.6个月,在随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因病死亡情况,并且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内固定物完好无损,同时也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内固定实效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具有骨折愈合率高、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能够提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具有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董雪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实习的50名护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实习护士使用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加以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思维的能力.结果:实验组中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比对照组中实习护士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可以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在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琳;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核在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方法:制定不同的护士绩效考核标准,对护士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按考核结果予以绩效工资奖励分配和处罚,比较实施不同绩效考核标准后对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情况的影响.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2%提高到实施标准一的95%,实施标准二的97.1%,前后分别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不良事件由实施前的10.9例/月,降低到实施标准一的6.9例/月,实施标准二的5.2例/月,前后分别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绩效考核,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能得到提高.同时,绩效考核涉及的内容更丰富,更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晓琳;王建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措施,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对5年中我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时其损害更为明显.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5年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资料;结果:83例病例中,经过合理治疗,总有效率89.16%,无效9例,转院5例,死亡3例,死亡率3.6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情危重,进展快,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合理的治疗,同时对缓解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32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参照亚低温在重症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采用不同于治疗脑外伤的冬眠药物,通过对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环境要求、降温护理、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临床资料搜集、论证,并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护理组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优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亚低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明显的社会价值.
作者:杨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特殊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人数40例,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总有效人数36例,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出现并发症患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儿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总满意人数为38例,满意率为90.48%;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总满意人数为33例,满意率为78.57%.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有重要帮助,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刘发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麻醉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下腹部手术中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当然硬膜外麻醉也有它的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后极易出现寒战观象,会对清醒患者的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积极做好预防治疗和配合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和患者的尽快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冬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当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摸球法随机给予其中43例常规西医治疗(乙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另43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甲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过相应治疗,43例甲组中有30例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43例乙组中有15例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改善指标上,甲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运用常规西医配合中医辩证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使病情进展得到延缓,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雪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肝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8例2011.09-2013.09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静脉注射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组还滴注舒肝宁注射液,采用全自动性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查肝功能指标评价药效,并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中22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90.0%;对照组中6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55.6%.两组症状、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10.104,p=0.001).结论:应用舒肝宁治疗肝病安全,有效,其疗效远远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对5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结核性脑膜炎的基础护理,对实验组的29路患者在基础护理的条件上再加上优质护理,从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两方面进行护理,在治疗后期,对5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29例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态积极向上,心理健康比对照组要好(P<0.05),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曹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其心理、精神在舒适的环境中放松,有利于身体康复.人性化护理在实行过程中得到患者满意程度较高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职业素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风湿科患者的特点,着重探讨人性化护理.
作者:岳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现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明显,实验组患者的FPG、2hPBG、HbAle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经过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发生各项母婴并发症的概率均低于常规组,且数据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M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皮下注射的患者.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