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毒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思考

李文华

关键词:有毒中药, 抗肿瘤治疗, 应用及思考
摘要:目的:针对中医中的有毒中药可以在治疗肿瘤过程中起到以毒攻毒之效,分析探究并思考有毒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6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有毒中药组和普通中药组,每组3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对于有毒中药组患者施用相应系统的有毒中药进行治疗,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中药及有毒中药治疗肿瘤的相关探究方案、资料及文献,确定患者使用的安全剂量。而对于普通中药组患者来说,则选择正常抗肿瘤治疗的中药,剂量则按照普遍医生认知确定。其他基础治疗及护理仍然照旧,且对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有毒中药组中,显效人数达到16人,有效人数达到11人,相对有效率为90.00%;而普通中药组中,显效人数达到13人,有效人数达到12人,相对有效率为83.33%。经对比发现,有毒中药组中患者治疗效果较普通中药组好,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毒中药在中医治疗肿瘤过程中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如何控制剂量、种类的选择等基本使用原则,均是未来探索的主要目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91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侵性操作的频率和医院感染率进行总结和分析,由此来制定有效的消毒和护理对策。结果:本院急诊科的入侵性操作比较多,因此,导致了103例患者有了感染的情况,感染率超过了10%,因此,本院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消毒护理对策,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结论:危重患者在接受高频率的入侵性操作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消毒护理工作。

    作者:孟先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通过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疗效,并且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疗法。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吕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回顾性分析我院医患纠纷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医患矛盾从隐蔽的后台被推向前台,医院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就会导致医院医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发生纠纷当事人、处理纠纷的工作人员等经常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谩骂、围攻,及时处理纠纷并且加强防范措施实施很重要。

    作者:郑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2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护理方法,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年至2013年12月两年来来发生的22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胎盘早剥产妇全部存活,围产儿死亡3例,其中1例重度度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2例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新生儿评分均在7分以下抢救无效死亡。小结: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和鉴别,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抢救和处理,挽救母婴的生病。

    作者:李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高职学校医务室管理

    当前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工作问题百出,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这些问题阻碍高职院校医务室发展。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提升医务室管理水平,才能提升服务质量。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医务室改革面临重要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距与均等化探析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本文在解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并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作者:仇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行栓塞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行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后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存在复发及转移、肝脏损害、肿瘤不完全坏死等问题。结论:TACE长期效果不是很理想、要进一步完善 TACE治疗方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盛家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有毒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思考

    目的:针对中医中的有毒中药可以在治疗肿瘤过程中起到以毒攻毒之效,分析探究并思考有毒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6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有毒中药组和普通中药组,每组3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对于有毒中药组患者施用相应系统的有毒中药进行治疗,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中药及有毒中药治疗肿瘤的相关探究方案、资料及文献,确定患者使用的安全剂量。而对于普通中药组患者来说,则选择正常抗肿瘤治疗的中药,剂量则按照普遍医生认知确定。其他基础治疗及护理仍然照旧,且对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有毒中药组中,显效人数达到16人,有效人数达到11人,相对有效率为90.00%;而普通中药组中,显效人数达到13人,有效人数达到12人,相对有效率为83.33%。经对比发现,有毒中药组中患者治疗效果较普通中药组好,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毒中药在中医治疗肿瘤过程中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如何控制剂量、种类的选择等基本使用原则,均是未来探索的主要目标。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顺县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分析长顺县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监测结果,为制定以后的寄生虫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长顺县17个乡镇中采取分层随机抽取4个乡镇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次共调查264名对象,查出了132名肠道寄生虫感染者,感染率为50%,发现了蛔虫、鞕虫、钩虫、蛲虫这4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24.24%、蛲虫18.56%、鞕虫4.92%、钩虫2.27%。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的管理,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免疫规划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通过加强免疫规划,可显著降低我国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率,完善免疫规划体系。依据我国经济和医疗服务发展程度,分析免疫规划体系建设在基层存在的问题,行针对性管理,增大各级政府对经费的投入,确保激发相关工作人中的工作热情,并保障免疫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重视管理网络的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免疫规划体系建设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切实为社会服务。

    作者:李子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及其效果

    目的:探索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方法。方法:自由选择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问卷调查护理前后其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在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7例由阴道自然顺利分娩,23例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提供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认真负责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森林脑炎所致呼吸肌麻痹1例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其特征,重症森林脑炎患者可致呼吸衰竭、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全沟硬蜱为本病的主要生物媒介,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外,同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吕小龙;张晓光;韩淑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口服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将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肠道反应与血细胞计数下降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1mg/kg 甲氨蝶呤对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低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单次肌内注射,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到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俞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医患关系紧张案例探索医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是进行正常以及良好社会交往关系维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对于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来讲,也是如此。本文将结合当前医疗行业医患关系紧张现状,从诚信教育出发,对于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与方法途径进行总结分析,以实现良好医疗秩序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作者:张芮峰;潘光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且均进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却高于实验组。结论: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介入溶栓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沙沙;胡思琴;杨春;杨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未复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换捏着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不良情绪比例为57.69%,吸烟饮酒比例为53.8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例为30.77%,治疗不依从比例为34.62,疾病认知度低比例为42.3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30.56%,19.44%,11.11%,11.11%,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病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措施,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龚梅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 )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 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硬膜外麻醉(EA )组麻醉效果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作者:卢华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