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 -a)、白细胞介素-6(IL -6)及 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中毒性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救治的88例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第1、7和14天检测其血清中 TNF -a、IL -6及CRP的浓度,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组间比较,探明TNF -a、IL -6及CRP随病程的变化趋势。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水平,并将二者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从而明确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对中毒性心肌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在病情评估方面的作用。结果:中毒性心肌损害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中 TNF -a、IL-6及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入院第7和14天患者血清中TNF -a、IL -6及CR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1天的检测结果分别与第7天和第14天的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和第14天的检测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上述患者血清中的 TNF -a、IL -6及CRP水平于入院第1天升高,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检测的血清 CK -MB水平也于入院第1天升高,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第14天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故提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血清 TNF -a、IL -6及CRP水平与CK -MB水平随病程的变化趋势相符。结论:在中毒性心肌损害发病早期 TNF -a、IL -6及CRP可作为诊断指标,且可作为判断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马龙;毕玉磊;邱丽丽;胡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手术室是一个医院外科系统的枢纽,无论其专业、协调、应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及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实习带教的优劣将在临床工作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针对我院实际临床带教工作中得到的总结,提出来一些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出实际的措施,为制订详细的带教计划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
作者:何群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川东北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例,随访其生活习惯、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取得完整随访资料104例,嗜烟酒的病例平均术后存活时间短,为3.23年。食管下段癌病例,尤同时进行手术和放化疗者生存时间长。术后生存率与性别无关。结论:嗜烟酒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起到不良影响,术后辅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蔡恬;邓顺江;张航;李欣;陈诗言;苏静;吴林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首次研究了两面针提取物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方法:大鼠灌胃后,收集血液,用 HPLC -ESI -Q -TOF -MS 分析。结果:本实验一共鉴定了23个化合物。本实验发现还原、甲基化、氧化是两面针中生物碱代谢的主要Ⅰ相反应,葡糖醛酸、硫酸结合是其主要的Ⅱ相代谢反应。结论:本实验为两面针的后续药理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贾昌平;张斌;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2周复查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近期有效率为28.57%,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0%,阴道肿瘤患者近期有效率为0%;10例(8.62%)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为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皮下组织溃烂坏死,2例患者为阴道排泄坏死肿瘤组织,1例患者为尿潴留,1例患者为尿路感染。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避免短时间内大剂量或大浓度灌注化疗药物、插管过深以及栓塞颗粒过小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逄顺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护理3.1评估患者病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骨折部位、类型、有无其他疾病等情况,以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外固定器。
作者:俞莹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笔者对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接种卡介苗引起腋下淋巴结炎主要与疫苗未充分摇匀、注射过深或注入皮下、超量接种、被接种者的身体状况与年龄等有关。提出了要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卡介苗相关知识,接种后关注接种部位是否有化脓等情况,还要高度关注是否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同时也应提高卡介苗接种人员的接种技术,疫苗要充分摇匀,严格控制接种剂量,正确掌握接种方法接种部位,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柴良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是日本学者桥本策于1912年首先提出并进行报道的,故名桥本氏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因为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又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该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以往漏诊率较高,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发现该病不但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而且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的常见原因,即桥本氏甲状腺功能减退(Hashimoto hypothyroidism ),简称桥本氏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纷繁复杂、跨多系统,且初期症状不明显,虽只需简单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确诊[1],但实际上误诊率极高,被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总结为易误诊的七种病之一,桥本氏甲减在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均具有特征表现,超声医生认识其变化特征必将降低该病的漏诊和误诊率。
作者:何秀波;周启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产科临床带教的总结,探索在产科实习中适合目前医学教育要求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得出实习生参与妇产科住院病人管理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目前对进一步提高妇产科临床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改良传统巴氏涂片及TCT检测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铜仁市2012年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两个项目县数据,其中使用改良传统巴氏涂片20000例、使用TCT法2000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在两组受检者中,宫颈细胞直接涂片方法制片和薄层液基方法制片标本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受检者的异常细胞检出率、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传统巴氏涂片适合大范围的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筛查。
作者:杨华;雷成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简称LPT)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于诊断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防治作用。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LP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700例,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以此探讨LP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2700例经LTP检查的患者中,共有2595例患者在正常范围内,占96.11%,检查为阳性结果的患者共105例,占3.89%。105例阳性患者经阴道镜下活检,检测组织学结果为良性病变或炎症的患者共51例,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型与Ⅱ型患者共39例,CINⅡ型、Ⅲ型以及CIS患者共12例,SCC/AIS患者共3例。结论:LPT检测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是患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是防控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对中职卫生学校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执行方法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从细处着手,关注执行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良好的工作模式是有效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的切实途径。
作者:陈粤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终止妊娠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40例(80%),有效8例(1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总有效率76%。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阴道给药具有宫颈软化更充分、缓解疼痛、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可作为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首选给药途径。
作者:陈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炎防治后观察效果。结果:105例患者没有明显的静脉炎症状,21例患者有较大反应,采取治疗措施后,症状减轻。结论: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疗静脉炎的发生和症状。
作者:张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手术前后改变等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与对照组对比,改变情况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手术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丽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联合微创介入手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7例两周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9例在8周内症状消失,4例患者接受二次联合介入治疗明显好转。结论:CT引导下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代铁柱;吕莉;张静;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早预防。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1门诊病人的特点1.1门诊病人的流动性大1.1.1每日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个病人的疾病的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在泌尿外科中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45例经临床确诊的泌尿外科患者纳入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余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2例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组1例患者腹膜损伤,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后腹腔镜手术应用与在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德强;王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儿主、客观指标影响,确立手术疗效。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临床主、客观检测,主观症状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法;客观指标采用睡眠呼吸检测,主要参数 AHI、LaSO2,来验证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疗效,确立儿童 OSAHS的适应症。结果:将治疗前、术后6个月这两组指标,每组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 VSA 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21)。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 PSG 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AHI=3.162;PAHI=0.034;χ2LSO2=7.799;PLSO2=0.00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 有效方法。
作者:李东波;韩锦华;李晓燕;郭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镇痛液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58例,参照国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和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整体均数变化。结果:治愈44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前、治疗后一周(VAS)评分从6.7±1.4降至1.6±1.2,p▲<0.01,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正真做到了“针到病除”,体现出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