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智珍;潘小霞
目的:调查分析顺德区1,000例人群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数及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结合中医四诊合参对1,000例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并输入数字化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367例(36.70%),偏颇体质633例(63.30%),单一偏颇体质251例(25.10%),兼夹偏颇体质382例(38.20%);气虚质349例(34.90%)、阳虚质315例(31.50%)及湿热质276例(27.60%)是3种主要的偏颇体质,而气虚质所占比例大,其余依次为痰湿质248例(24.80%),阴虚质192例(19.20%),血瘀质103例(10.30%),气郁质97例(9.70%),特禀质34例(3.40%);中医体质类型与体检人群的性别、年龄存在一定关系.结论:根据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可为顺德地区以后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作者:梁蔚莉;何采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成药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筛选《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中成药方荆,将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法、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中成药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的112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得到治疗心绞痛中成药处方中药物的应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2个.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方剂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为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焕林;于俏;林基伟;吴东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参卿止痒洗液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参卿止痒洗液经皮给药用于大鼠背部完整皮肤、破损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将临床用浓度的参卿止瘁洗液局部涂抹兔破损皮肤及完整皮肤,1次/d,连续7次,逐日观察、并记录各时间点动物局部皮肤的症状表现以评价参卿止痒洗液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参卿止瘁洗液未产生急性毒性;参卿止瘁洗液对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结论:参卿止瘁洗液以临床浓度、5倍临床浓度、10倍临床浓度外用给药安全,无急性皮肤毒性反应、皮肤与全身刺激反应.
作者:吴波;蒋存火;龙莉;曾世华;路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从历代文献古籍的角度对葛根药性、功效、临床应用进行论述,并与现代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为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辉;董彬;苌沛森;刘珮;王静;张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依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SP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予相同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西医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循证为依据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各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各症状消失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应用以循证为依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寅君;田丹秋;姚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用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20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信息.采用clementine12.0软件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西医联合用药相关模型,得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联合用药特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居多,合并疾病是高血压、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西药多采用解热镇痛药、激素,如地塞米松、甘露醇、甲钴胺等,中成药多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健骨类,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根据其发病特征及合并疾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腺苷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血栓通+普鲁卡因+青霉素+利多卡因,腺苷钴胺/利多卡因/甲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等,但临床需注意用药配伍,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黄雯静;姜俊杰;谢雁鸣;张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结合张锡纯的“大气论”,认为大气下陷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本中医病机,大气是呼吸之原动力,鼓动肺之开阖.喘而无“肩息”是大气下陷的重要特征,治疗COPD当以升举大气为本.
作者:湛韬;戴幸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高压氧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压氧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经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检测指标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同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障碍.
作者:张瑜;张文静;孟智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非正常损耗情况及原因.方法:选出我院药房中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255张不合理的中药饮片的处方,按照药品监管的相关指标,对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类,初步确定处方原因导致的中药饮片非正常损耗情况;从中选出7种非正常损耗程度大的中药饮片(分别为牛黄、三七、当归、元参、青皮、金银花、决明子)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别存放在不同库房、药物架上,观察其质量的变化并记录,由此判断中药饮片存放的负责人由于不懂其药物属性,而错误存放所导致的非正常损耗.结果:饮片剂量不当、用法不当和重复用药是导致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所有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46.27%、24.31%和13.33%;其中,出现问题的处方更偏向于药剂量过大、特殊用法未注明或处方错误以及同一饮片重复开处方.由于药品的属性和特征不同,在不同的放置环境下所呈现的损耗结果也不尽相同.牛黄、三七、当归、元参、青皮属于喜光禁潮湿类药物,更适合存放在光照时间较长的药品架上;金银花、决明子需要在温度较低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下保存,适合存放在仓库.结论:中药饮片的正常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非正常的损耗应该避免和杜绝,减少浪费的同时也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赵会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基于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从互联网信息化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促进和阻碍作用进行分析,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平台等各方面寻找新思路,探讨了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李朝晖;王思婷;李霞;冯志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镇痛48 h.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前3d开始给予腕踝针针刺疗法.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不同时间PCA用量及使用PC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3、4、5d时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镇痛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周时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48 h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尿潴留、眩晕嗜睡、呼吸抑制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围手术期应用腕踝针,术后镇痛效果及近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李阳阳;李文龙;张海龙;毛晓艳;王新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局部腧穴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再予局部腧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分、吞咽造影检查法(VFSS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8%,治疗组为9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饮水实验评分、VFSS评分、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饮水实验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VFS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腧穴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智;范秀博;周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封闭治疗导致指动脉栓塞临床非常少见[1],笔者于2015年12月诊治本病l例,采用高压氧联合活血溶栓汤治疗,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左手1~5指指端青紫,拇指指端疼痛11d于2015年12月15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拇指掌指关节处疼痛,当地诊所诊断为“左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分别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诊所行封闭治疗(曲安奈德),第3次封闭治疗后当晚出现左手拇指掌指关节处疼痛加剧,左手掌背侧从腕关节至各指端均感麻木,该诊所医生建议温水热敷1周,1周后疼痛减轻但左手1~5指指端逐渐出现青紫,左手拇指疼痛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图1):左手第2~5指指端可见片状紫斑,拇指远节指腹青紫,甲下淤青色,指端血运欠佳,伴“针刺样”阵发性疼痛,拇指指端及掌指关节处压痛(+),左手第2~5指指端感觉减退,皮温低于健侧手指,各指活动尚可.
作者:苏俊檩;田忠;刘勇;孙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脾细胞悬液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SV诱导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五虎汤高、中、低[4.752 g/(kg·d)、2.376g/(kg·d)、1.188 g/(kg·d)]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片,2.4 mg/(kg· d))]、模型组.干预14d后,取脾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脾组织T-bet、Foxp3mRNA表达低于空白组(P<0.05),而GATA-3、RORγt 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五虎汤高、中剂量组脾组织GATA-3、RORγt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而T-bet、Foxp3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五虎汤能调控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脾组织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调控Th1、Th2、Th17、Treg细胞,重建免疫平衡,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
作者:帅云飞;李鑫;王孟清;荀春铮;曾庆佳;李雪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韦立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特点,从进针手法、留针时间、出针手法、取穴、艾灸等方面并结合典型病例详述其操作方法,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莫智珍;潘小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从马来西亚民间中医药组织、中医教育、中医药管理、中医药与医疗保险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在马来西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优势:中国与马来西亚交往历史久远,往来密切;马来西亚气候湿热,草药丰富;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后从从业人员、后继人才的培养,中药及中成药的进出口监管及中医的立法和保险提出了发展的4条建议.
作者:胡以仁;黄保民;丁颖;严暄暄;陈元;何清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伤寒论》中的六经,根据文献学争临床实践,是六大类证的分类,而不是内经的系统,也不是十二经络,更不是气化的推演.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医药文化基因包括了中医药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提出基于中医药文化基因特色的隐性课程开发原则,并以此指导对物质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的隐性课程进行开发,以期激发学生学习中药专业的兴趣,扩大中药课程资源的范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崔明超;孙文珠;夏苗芬;郭慧;董珂;陈少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总结五输穴别名,研究其命名规律,分析流传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分析历代针灸文献,搜集整理五输穴别名,借助文献对比与文字学校释,总结其命名规律.结果:共整理出五输穴别名77个,发现五输穴剐名命名依据主要包括根据穴位位置命名、根据气血深浅多少命名、根据临床主治命名、根据穴位五行属性命名4个方面,在流传的过程中存在错写、误传、互用等问题.结论:“五输穴”别名的命名确有深意,了解别名有助于学习者对穴位的理解,拓展“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作者:常江梦;曲金好;辛文宇;张重阳;邢敏;张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清代吴鞠通运用此思维方式论治“心”病颇具特色,选方用药多合“心”象,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诸药之心,以入藏心;形色似心,以能治心;药成于夏,而通于心;通络之药,善通心脉;坎离互体,心肾相通,拓宽了临床用药思路.
作者:李文娟;张思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