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马淑芳

关键词: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护理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发生概率占分娩妇女的5%~25%.心理护理对产妇、婴儿提供周全的护理,避免对产妇产生不良的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情变化进行了解,掌握其病因、发病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80例,对其病因以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应用对症的止血药物以及措施进行治疗之后,153例患者止血有效,占85.0%,27例患者止血无效,占15.0%.对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再出血会导致机体的耐受性变差,造成脏器功能的衰竭.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其病因繁多,首选的诊断方式是内镜检查,能够随时对消化道的病变进行观察,在必要时应该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检查时间越早,患者确诊率越高,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止血药物,必要时予生长抑素以及内镜止血,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洪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整复、牵引等手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JOA下腰痛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优良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肖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妇科护理工作是护理工作当中,一项风险程度较高,并且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熟练的实践业务能力,全部具备才可以做好的一项服务性工作.由于这项职业非常特殊,所以在诊断护理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无形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对患者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在对妇科的护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并且发现之后要及时的予以清除,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可以有效健康的进行,同时可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后的恢复都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李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

    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在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切除的30例椎管内髓外膜内肿瘤,29例全切除,1例脂肪瘤患者因肿瘤与神经根关系密切行部分切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发生.卧床时间短,恢复快.随访时间3个月至22个月,平均14个月,没有发现肿瘤复发或椎体滑移.结论:经单侧半椎板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破坏少,避免术中过度显暴露,术后脊柱的三柱结构可以大程度的保留,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颈段和腰段),术后患者恢复快,适用于绝大部分椎管内硬膜下肿瘤.

    作者:应广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等职业教育《解剖学》考核方法的创新尝试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课堂和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环节,同时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好的考核方法是促进学生重视解剖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解剖的动力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期末考核方法日益暴露其不足,我们通过采用理论和实验考核、分阶段考核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目的: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是治疗子宫脱垂与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根治性方法.方法:分析我院35例手术患者,其中阴道前后壁脱垂者12例,子宫脱垂者13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脱垂者10例.结果:35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患者彻底摆脱疾病的折磨,并且效果满意.

    作者:陈映贞;罗飞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A诊断

    目的:探讨椎动脉MR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54例临床拟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2D TOF MRA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MRA.结果:阳性病例251例,占71%.结论:椎动脉MRA可清晰显示椎动脉发育不良、迂曲、狭窄,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佳影像学方法之一.

    作者:万龙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痰与其他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查的探讨

    目的:痰培养主要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如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慢性吃气管炎、深部霉菌性肺部感染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等.方法:革兰氏染色图片检查和生化试验.结果:根据各种细菌不同的形态、特点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细菌的数量,作快速药敏实验,报告结果.结论:临床医师可依据临床症状及涂片结果判断作出何种为真正的致病菌,给病人的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熊淑芹;孙静;李秋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本院就诊的1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结果:1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确诊139例,诊断符合率90.2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的影像学数据.

    作者:潘云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妇产科的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分析与探讨医院妇产科在针对患者护理方面存在的各种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隐患以及针对其隐患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方法:总结分析医院对于妇产科病人采用的现行各种护理手段,护理方式的合理性,安全性,规范性,以及影响护理对象伤口愈合,病理康复进程的护理因素.笔者从医疗水平,医院环境,诊治、护理设备,护理对象自身身体素质,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护理理念等各个角度综合分析医院妇产科在对妇产科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且笔者针对不同的隐患、医院的条件设备不达标、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提出了相应调整方案.结果: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防范、治疗意识,医院提高对病患护理的关注程度,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对病患护理过程中提高汲取专业的护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上述策略都可以大大降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结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手段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启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脑血栓症状及治疗

    随着我国老龄人增多,心脑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包括血管因素、凝血、抗凝以及纤溶功能异常等.揭示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对临床上正确诊断、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克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对外科腹腔手术患者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护理,分析研究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进行了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有效的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是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经过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住院舒适率也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分析,经过特别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组的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比较有效的人性化术前、术后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这有利于患者自身的身心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骨科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60例肱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肱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锁定钢板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比较两组肱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优良率达到了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63.3%,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颈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固定牢靠的特点,是治疗肱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黄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3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采用不同的临床检测方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几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超高倍显微镜法、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免疫)、PCR法和冷凝集试验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0例(65.2%)、39例(84.8%)、42例(91.3%)、18例(39%)、15例(32.6%).1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MP感染的46例病例中,同时阳性15例;89例非MP感染组中,阳性者分别为2,7,5、3、3例.

    作者:李少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50例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观察50例胎儿肾盂扩张前后径不低于0.5cm者,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孕妇共有50只肾脏存在肾盂积水,有8例为单侧肾盂积水,有21例为双侧存在肾盂积水.患儿出生一周后复查36只肾盂积水征象消失,患儿出生3个月只有2只未消失.结论:产前诊断时需要反复对比中晚期的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可有助于对胎儿的泌尿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利于选择患儿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方案.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对尿中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对比200例患者尿液检测结果,以尿液分析仪阴性结果为筛选标准时,其假阳性率为29.7%,假阴性率为1.5%,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53.8%,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时,其假阳性率为4.3%,假阴性率为5 4%,灵敏度为88.3%,特异性为92.6%.结论: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为尿液分析仪正常筛选标准时检测价值较高,配合显微镜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作者:田贤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资料,包括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分叶状纤维瘤15例,叶状囊肉瘤10例,其中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4例,高度恶性叶状囊肉瘤3例,中度叶状囊肉瘤3例,经随访有4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一直未出现复发.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大多数乳腺分叶状肿瘤预后较好,故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方式.

    作者:李先国;李方杰;吴波;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会引起情感性的精神障碍.鉴于此,本文着手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上的人文服务特点,并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分析了如何将人文关怀合理地体现在妇产科护理中.

    作者:曾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浅表淋巴结是否有病变,例如良性或是恶性等,对价值进行诊断判别.方法:选取2012年在某院进行诊断的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了解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浅表淋巴结会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区别,例如形态、淋巴门、内部回声等.经过对所选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良性比恶性组数量更多,两组之间也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良性组比恶性组有较小的Rr、PI值,但是对于两组的大、小值之间却没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浅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其对于实践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亚东;李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初探

    1 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现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慢,我国护理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严重不足和质量的参差不齐,有部分医学院校护理教育以医院为主,护理教学以医生为主[1],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即使有部分护理专业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但因原始学历大部分以中专为主,她们实践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但教育观念落后,主要以经验教学为主,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表现出盲从,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这些师资因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学术水平滞后,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有限,研究工作往往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严谨性.加上护理师资培训措施单一,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导致护理师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科院校,由于工作生活条件、福利待遇远比发达地区、大城市差,因而面临高学历人才引进困难和原有人才不稳定等压力,严重制约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郝云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