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冠军
分娩疼痛为广大产妇所恐惧,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易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并致手术产率、产后尿潴留增加.我院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结合缩宫素静滴进行分娩镇痛加强宫缩,减轻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尿潴留.
作者:李景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把行肛肠手术时伤害到肛门四周导致术后发生疼痛称之为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本文通过探讨中医内外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方法,研究表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使用中医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马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罕见病的防治和患者关爱对于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而边缘的话题.先于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中国罕见病非营利组织早已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中国罕见病非营利组织现阶段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境.本文对中国罕见病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其面临的困境展开了研究,并在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作者:李丹阳;詹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多年的中医妇科教学工作中,通过努力,运用多元化教学,在独特的讲解中,同时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研制成构图精美、重点突出、交互性强、操作简单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直观、形象的把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及西医知识相结合,形象生动,使临床课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从接待献血员开始,体检、咨询、检验、采集过程中心理干预直至采集后护理,严密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反应,确保全程优质服务.对于保证血小板的治疗,保证整个采血过程顺利进行,以及稳定并扩大无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筱霞;史恩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仍存在很大的困难,要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威胁,遏制各类因高血压而出现的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就离不开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防治.本文主要对高血压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针灸在中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且对中风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也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选取2009年7月到2010年7月来我院进行中风病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效率达到97.9%,对照组的治疗效率达到79.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1.因此,本文得出中国的传统针灸医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精髓,使其在医学界发扬广大.
作者:钟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效果,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应.结果:缩短了各组工作时间,减少了出差错的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减少了院感的发生率.结论:加强集中式管理是规范化供应室的关键,有效地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综合管理水平,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汪选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对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从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过的烧伤患者中的52例,按性别、年龄、烧伤程度等对他们进行编号,并按照入院时间随机的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利用碘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比较显示,在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患者(11.9±2.15d)较之对照组的患者(19.2±1.96d)明显较短;在疼痛感率方面,观察组的患者(61.54%,16/26)较之对照组的患者(96.15%,25/26)明显较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患者(65.38%,17/26)较之对照组的患者(34.61%,9/26)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应当作为烧伤病症的临床外用药物.
作者:宋文民;毛仕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浅谈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像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护理治疗的80例中耳炎的患者,分析总结对患者护理方法和经验,以便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结果:在我院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下,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都完全康复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为保障患者的快速完全康复,细心、适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防治并发症.
作者:郑东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高原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让神经性皮炎患者能够合理用药.方法:选用我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12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将他们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2例,给予对照组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外用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药物,并观察和比较他们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半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疗效不存在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原神经性皮炎,使用外用联合内服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可以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辉;周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鼻塞、流涕、头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其罪魁祸首就是致敏原.本文就家庭中致敏原的种类作分析、探讨,以期达到预防的目的.
作者:姜国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人口数量大是制约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人口的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步伐.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基于这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应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工作,从局部上控制人口猛增现象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次分析了计划生育中男女避孕措施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与之相关的人口控制措施.
作者:黄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内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值得推广.
作者:周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54例患有高血压行脑出血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开颅组与微创组,每组27例.开颅组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方案,微创组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方案,对比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结果: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组的手术方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明显优于开颅组的手术方案,虽然手术效果及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均相差不多,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好,所以微创组的方法应广泛运用到临床中.
作者: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仅有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的国定重点贫困县,2008年底总人口131726人,境内居住着18种民族,幅员面积13252平方公里,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全县平均海拔3000-3500米,全县有3个镇,2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9个国营牧场, 113个行政村,603个村民小组,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平均每平方公里9人.
作者:卿孝勇;周源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且波动较大,极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极其重要,可以提高疗效,帮助病人完成所有的治疗,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肿瘤患者还需要得到社会支持,为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活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力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较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不同年龄、病种的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文化程度无关.在恶性肿瘤的宣教和治疗中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
作者:王晨奇;何艳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缺乏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不易被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虽然肠镜检查及镜下病变组织活检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性和患者负担重,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无创且简单、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而肿瘤标记物检测就是一项非常符合临床需要又简便有效的肿瘤检测方法.
作者:申世英;张新星;李士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012年3月间入院进行治疗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疼痛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一年内进行随访,患者发生慢性疼痛共11例,比率为5.5%,其中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5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6例,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戴行武;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在临床妇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对
作者:曾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