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头晕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孙钦兰

关键词:老年人, 头晕, 预防, 治疗
摘要:头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不适感觉之一,轻者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不清并旋转、行走不稳、头重脚轻;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花、汗出、面色苍白、上肢或单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那么你可知道老年人头晕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文介绍了老年人头晕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我院门诊投诉的理性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健康权益的保障和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时时处在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上.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医疗投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妥善处理这种投诉,对于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志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60例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均良好,只有1例患儿出现肢体肿胀的并发症(1.67%);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非常满意47例(78.3%),满意13例(21.7%),满意率达100%.结论:加强对四肢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疗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茹艳萍;舒高倩;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方法:选我院2010年至2012年共61例确诊为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微剂量肝素皮下注射及联合输注冷沉淀治疗.结果:58例于用药后48小时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血小板于平均于4天内恢复正常,1例死亡,2例因病情重家属放弃抢救并出院,总有效率95.1%,在用药前后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安全有效.

    作者: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科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沟通分析

    目的:研究内科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沟通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2年12月间来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以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当症状减轻或者加重时是否自行停药以及是否自行根据病情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者用药次数作为判断指标,来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用药完全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有助于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加以推广.

    作者:李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9年共39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治疗措施及结果和随访.结果:39例中,4例失访,33例术后随访1~10年,除7例患者死于原发恶性疾病外,余未发生消化道再出血,脾功能亢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以胰源性疾病引起门静脉或脾静脉的梗阻为常见原因,在诊断上关键在于提高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行脾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龚安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前个人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个人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间的住院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产前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产前个人化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后两组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两组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意向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健康教育后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人数明显增多,选择剖宫产的人数明显下降,且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讨论:产前个人化教育可帮助产妇更好地了解分娩相关知识,从而选择更为正确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许长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测定、直接发生原因、相关因素以及救治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1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在分娩中进行出血量测定,并及早查找原因进行救治;对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的基本相关因素以及直接原因分别予以分析.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妇、初产妇以及不具流产/引产史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均相对更低;因宫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的比率明显更高;另外,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均主要为宫缩乏力;其次,自然分娩产妇因软产道损伤致发率相对更高;剖宫产产妇因胎盘因素致发率相对更高,以上比较均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应对易发产后出血的产妇提前做好救治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及早查找原因,并对症尽快救治,以降低产妇的临床死亡率.

    作者:卢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主要考察综合护理技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选取医患300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结论:综合护理技术可以提高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肖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2011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急救模式进行急救;2012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急救.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死亡情况、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2012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死亡率为8.0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00%,均明显低于2011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死亡率为12.5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1.88%;2012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2011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急救患者死亡率,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思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以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三年后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早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并且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缓解患者贫血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缩宫素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探讨

    分娩疼痛为广大产妇所恐惧,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易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并致手术产率、产后尿潴留增加.我院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结合缩宫素静滴进行分娩镇痛加强宫缩,减轻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尿潴留.

    作者:李景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并发症急性心包缩窄一例报告

    近年来,非特异性心包炎在国内逐渐增多.大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逐渐恢复健康,其中约25%可复发,少数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本文就一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并发症急性心包缩窄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作者:孙一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急症手术19例,择期手术36例,保守治疗17例.手术病人根据结石的部位及疾病程度采取了以各种吻合术为主的手术方法.结果:7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均痊愈,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占12.5%(9/72),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为主.1例原有较复杂的心脏疾病,在术后9h因心源性猝死而亡.1例术后出现席汉氏综合症危象,经抢救成功,痊愈出院.肺部感染5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对症处理均康复.切口脂肪液化1例,无切口裂开、感染.结论:老年胆结石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多,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为主.病情判断要准确,手术方式选择宜慎重.

    作者:张应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现代化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PIVAS作为一种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的亮点和重要内容.

    作者:李志芬;廖荣军;施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肿瘤病人的早期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目的: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且波动较大,极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极其重要,可以提高疗效,帮助病人完成所有的治疗,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肿瘤患者还需要得到社会支持,为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活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力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较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不同年龄、病种的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文化程度无关.在恶性肿瘤的宣教和治疗中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

    作者:王晨奇;何艳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钠皮试致患者过敏2例

    1 病例报告例1.女 4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盐水250ml加头孢曲松钠4克静脉滴注,用药前按常规做皮试,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10分钟后患者自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伴烦躁,查体见双眼结合膜充血明显,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立即给予吸氧3L/分,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粉针剂5mg,10%葡萄糖酸钙10ml,异丙嗪注射液25mg 肌肉注射,10分钟后症状减轻,3-5分钟后症状消退.

    作者:金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肛周脓肿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对可疑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论:超声诊断肛周脓肿157例,皮脂腺脓肿二例,肛周炎性肉芽肿一例,与病理完全相符.结论:超声是肛周脓肿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宋兆杰;吴欣;王时宏;吴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0例牙周病修复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牙周病修复治疗的临床方法,积累更多的治疗经验.方法:共收录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0例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修复治疗方案,具体有调牙合、正畸治疗、牙周夹板,对治疗后的恢复效果综合评估.结果:修复治疗能够有效处理牙周病的症状,本组30例治疗有效率达96.6%,病人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牙周病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应积极推广.

    作者:顾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悸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悸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2012年在我院求治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悸多由内伤因素而导致的气血阴阳亏虚失调.经积极有效治疗护理后均获治愈.结论:心悸的患者通过中西医辩证护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孙英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9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对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米索前列醇与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对妊娠晚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康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