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瑜
目的 对31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析,探讨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1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并对比MRI检查展开探讨.结果 视觉诱发电位,在早期发现视神经病变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MRI,是客观鉴别病灶存在,发现亚临床病灶的重要方法.结论 多发性硬化具有空间、时间的多发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辅助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客观鉴定病灶的存在,是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断率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吴宗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护士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做好实习护士带教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护士带教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忽视个体差异、选配老师不当、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制霉菌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复方磺胺甲噁唑共捻沫,放入克霉唑软膏内,治疗跖疣的临床观察和毒副反应.方法 42例患者均采取维生素C500mg维生素B250mg,制霉菌素250万单位,复方磺胺甲噁唑5片等药共撵为粉末放入克霉唑软膏内均匀混合后备用.温水泡脚3-5分钟,擦干用脚刀修去表面角质,将药物涂于表面轻柔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结果 跖疣完全脱落34例,部分脱落6例,无脱落2例,42例患者均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其中完全脱落者,未见有复发的.在所有病例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上述配制药物膏剂治疗跖疣,其方法简单无痛苦,疗效安全可靠,未见毒副作用,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80例该疾病患者分为护理实验组(A组)以及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症状情况,并对所有患者感染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A组患者经护理后感染例数以及感染百分率与B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骨科无菌手术时间长以及手术对象的年龄大均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年龄较大均是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而对行骨科无菌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相关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百分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黄海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方法 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并进行了积极的疾病复发预防.结果 减少了高血压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发病诱因,促进高血压病的康复.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复发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秋梅;龚春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40例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40例未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一、三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一个月后ADL评分情况有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症状,有利于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徐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分为改革组150例(结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外科手术病人经过全面的心理开导后,其负面心理得以的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有发现并发症,且在预期内恢复健康离开医院,病人与家属对此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充分运用具体行动和语言,以获取病人的信任以及理解,有效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心理包袱,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讲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瑞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在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出现的功血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 本组所研究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30-54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安宫黄体酮药物的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与停止服药之后子宫内膜的厚度、阴道流血的状况以及性激素分泌状况的变化进行对比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阴道流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观察组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与降低人体内P值、LH、FSH以及E2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女性围绝经期供血症状的疗效好于安宫黄体酮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戴洪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的可行性如何.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患者各30例,将每位的标本分别放到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试管中进行检查,然后观察结果如何.结果 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在TP、ASO、MG等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在HBD、UA、ALT等项目是有明显差异的.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是可行的,除去TBA、HBD等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胃息肉患者100例,对其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100例胃息肉患者共203粒息肉,治愈189例,治愈率高达93.10%,术后出血1例,腹痛3例,呕吐1例,恶心1例.结论 内镜下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并发症少.
作者:任喜德;胡正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吸入氧化亚氮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后吸人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术中吸入氧化亚氮100例(为对照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纷脂后术中吸入氧化亚氮100例(为超前镇痛组).观察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镇痛效果为超前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1),宫颈扩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6例发生中度以上心脑综合征,超前镇痛组1例发生中度人流综合征(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后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吸入氧化亚氮,值得推广.
作者:叶秀涛;陈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将73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n =37)及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36).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第3d及术后第7d体重(WT)、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记录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内各项营养指标术后7d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P<0.05),而实验组内只有TLC降低明显(P<0.05),ALB及TLC在实验组手术前后的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44.4%比21.6%,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和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病人的预后.
作者:陈国栋;贺更生;黄秋林;罗加兴;张伟;廖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比一般的饮食疗法和食物交换法在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食物交换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饮食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饮食治疗后其血糖水平以及各种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有显著性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在体重、BMI指数、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下降的指数均明显要大于对照组患者(P<0.01);而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食物交换法相比于一般饮食疗法能够更好平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查结果,使得患者的营养搭配全面并且多变,患者的依从性较高.
作者:潘雪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介绍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机理、方法、针对硝普钠的药理、毒理、总结出在使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硝普钠治疗以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脉搏、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有效缓解病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采用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并施以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庆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把中医护理融入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覃立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研究旨在针对工作的难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能找到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并适应社区服务的需要.
作者:刘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肺结核大咯血是由于结核病灶侵及小血管和较大血管造成其破裂而引起.大咯血会使凝固的血块阻塞气道,从而引起呼吸道堵塞,很容易造成咯血患者的窒息.所以对于大咯血患者而言,重要的措施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治愈率,从而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刘双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运用无抽搐电休克和药物治疗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的1、4、12周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且副作用低.
作者:张继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研究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以后因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首先确定患者梗阻部位,采用B超、CT和插管造影来确定梗阻部位,然后通过手术切口取出结石或者肾穿刺,输尿管插管引流等方法来接触急性肾功能衰竭.结果 在2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14例采取肾和输尿管切口取结石效果良好,13例取得成功,解除了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患者采用输尿管插管引流的方法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6例.结论 在出现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和输尿管切口取出结石的方法临床效果好,可以迅速解除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且成功率高.
作者:李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8例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不同程度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于手术室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密封连接中心负压吸引.结果 随访8例,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下8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另外使用VSD后创面愈合快,疗程缩短,有效地避免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作者:姜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