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瑞
目的:探究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体检的1188名老年体检者,对其血脂情况进行检测,分析高脂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所有老年体检者中,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检出率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相比(P <0.05);50~60岁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 <0.05);男性受检者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性高脂血症均高于女性(P <0.05)。结论: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较高,需尽可能避免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日常锻炼。
作者:黄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对所有患儿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支原体阳性率比微生物培养检测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年龄低于1岁患儿的快速血清学检验支原体阳性率比其他年龄段低。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微生物培养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马晓东;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同术式的综合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巩梅华;梁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成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的文献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比单纯雾化吸入可增加每日排痰量,缩短体温恢复天数和患者住院天数。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较好。
作者:卓莉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5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设置为急性组和慢性组,选取同时期内15例到本院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血脂检测,对三组对象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慢性组和对照组,急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相较于对照组,慢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疑似阑尾炎患者,通过血脂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急慢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于秋红;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 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血管,术后严格按照 PICC 护理常规,防止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结果:经临床经验总结,正确操作,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全面推广患者带管出院,定期来我院维护。结论:PICC 置管广泛用于临床,延长带管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小清;青晓;王金莲;曾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行阿维 A 胶囊给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银屑病方进行治疗。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痊愈、34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患者中有29例出现皮肤干燥、唇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8%。观察组50例患者中,6例痊愈、4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0。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着更优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极低,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脱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治疗的196例患者,其中胫神经损伤的患者为59例,腓总神经损伤119例,联合损伤18例,对患者均采用脱位复位、坐骨神经痛及骨折探查。结果: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在手术后3个月其神经功能优良率提升明显,优良率为93.6%,神经损伤优良率与联合损伤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 <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徐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感染及肺感染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感染组的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的患者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尽早判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过期流产患者时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过期流产患者共9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9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服用己烯雌酚,观察组在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将两组患者的胚胎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松弛度合适例数以及二次清宫患者例数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胚胎娩出时间为(2.0±0.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2)h,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4.9±15.2)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6.4±15.5)ml,观察组宫口松弛度适合例数比例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观察组二次清宫发生率为14.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6.7%,P 均<0.05)。结论:在过期流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能够提高患者宫口的松弛度,促进胚胎的脱落,降低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清宫的风险,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刘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于肾病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洗胃法,另一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管洗胃,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是(28.20±6.91)min,对照组是(35.33±5.42)min,差异性较大(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改良胃管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姜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得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协助生活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2例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手后均无大出血现象发生,恢复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4.88%),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约为4 d。结论:针对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际性,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MRI 扫描以及 CT 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在病灶定位中,CT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54处,病灶定位准确率为62.1%(54/87),MRI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84例,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6.5%(84/8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MRI 检查的病灶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 CT检查(P <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CT 检查、MRI 检查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MRI 检查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成像的清晰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减少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则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吞咽功能,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本地两个农村地区作为对比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观察村选择恰当的干预措施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和免费筛查,而对照村不进行任何的干预,12个月之后进行宫颈癌认知水平以及宫颈癌筛查意愿的调查了解,采用 SPSS16.0检验两者间是否存在着差异性。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观察村和对照村之间在宫颈癌认知水平和宫颈癌筛查意愿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相关表现更为理想。结论:针对农民地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以及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确实能够有助于提升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的认识,促使其能够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
作者:廖祥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中医特色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农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