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应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立芳

关键词: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出血, 云南白药胶囊,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白药胶囊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 DR 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31例48眼)加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对照组(31例44眼)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与对照组的84.09%(37/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显著改善(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皮疹、头痛及 ALT 升高等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 DR 眼底出血可获得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相当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中除了给与患者药物治疗和关照之外,更重要的是和患者做好沟通,能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减少病痛及不适。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达到满足患者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宣教,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是成就护理事业的顺风船,用心灵守护我们的病人,用心灵呵护我们的事业。

    作者:亢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干,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羧甲司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之后,明显改善患者疗效,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巴德针穿刺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巴德活检针穿刺进行诊断,分析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将穿刺标本送检,所得病检报告为:乳腺恶性肿瘤30例,其中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黏液性腺癌3例,大 B 性淋巴瘤2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3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再行石蜡及免疫组化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良性疾病22例,其中肉芽肿性炎3例,乳腺增生病10例,纤维腺病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6例,22例患者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再行活检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诊断准确性高、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信洪强;杨东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28例产妇有剖宫产手术史,另选同期6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象。观察并对比三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产妇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及疤痕子宫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在妊娠期间并发高血压,能够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应在围产期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秀燕;郑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有50名消化内科患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实施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优质化护理。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可知,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84.2%,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6.8%,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十分明显的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消化内科内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66.7%,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对照组患儿是6.7%,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刘加荣;何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采用 Fugl -Meyer 评定法(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 FMA、MBI 评分变化情况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FMA、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天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总结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进行中期引产的孕产妇作为探讨对象,寻找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200例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中22例发生出血,出血率为11.0%,其中催产素(18例)引产产后出血2例,出血率为11.1%,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28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例,出血率为3.6%,利凡诺尔(134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8例(13.4%),剖宫产取胎(11例)后发生出血1例,出血率为9.1%,水囊(9例)引产产妇产后未发生出血;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胎膜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异常;观察组产妇引产后2h 和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期妊娠产妇引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引发原因主要以胎盘胎膜残余、凝血功能障碍和宫缩乏力为主,针对引产出血原因给予术前心理疏导护理,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

    作者:高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观察围术期护理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手术患者的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耳鼻喉科进行乳突根治术治疗的100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中耳炎患者围术期就采取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让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具体时间和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患者有AMI 的56例患者,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探究,分析心肌梗死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特性以及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56例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内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多,占83.93%;此外,7~18点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较多,18点后至次日6点的例数较少。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护理人员要按各个时间段的病症变化情况实施对症护理,以增强护理成效。

    作者:肖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贫困地区妇科疾病普查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妇科疾病普查现状,掌握妇科疾病具体类型及发病趋势。方法:选取甘肃贫困地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发放妇科疾病普查表格进行调查,分析妇科疾病具体类型及发病趋势。结果:本次研究中妇科疾病以子宫肌瘤、乳房肿块为主,其余依次为卵巢囊肿、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随着年份的增加,贫困地区妇科疾病患者数量则是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结论:贫困地区妇科疾病以子宫肌瘤、乳房肿块为主,患者数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逐年攀升,应采取建立和健全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以遏制妇科疾病的高发势头。

    作者:秦洁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机化初期脓胸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鲍方;李小平;刘一胜;吴其琛;章月安;陈柚君;陈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和68.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4.29%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探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胆道损伤、胆漏、胆囊动脉出血、结石残留、肠胃道损伤、腹腔脓肿、腹胀、感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结论:临床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后观察力度,并制定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加快康复进度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的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 PICC 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后的 PICC 置管新生儿未出现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对 PICC 置管新生儿施以有效护理方式,能减少患儿各类置管问题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5例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65例退行性钙化性瓣膜病患者中,发生率高的是主动脉瓣钙化占84.62%(55/65),且以单纯主动脉瓣钙化居多占50.77%(33/65),其余为与二尖瓣等瓣膜受累并存,为33.85%(22/65)。其次为二尖瓣钙化占47.69%(31/65),其中与主动脉瓣等其他瓣膜受累并存占38.71%(12/31)为,其余为独立存在占61.29%(19/31)。结论: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诊断可靠。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护理中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护理中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0例接受体检的人员资料进行临床分析,设定360例人员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我院常规的体检方法,而观察组人员则分别在体检前后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个小组接受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可以提高体检人员依从性,可见,健康体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沟通技巧能优化体检程序。

    作者:潘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素蓉;李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