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和改良式剖腹产临床效果比较

陈占侠

关键词: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 改良式剖腹产,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和改良式剖腹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行剖腹产生的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产妇应用改良式剖腹产,对照组应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式剖腹产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10例护理体会

    痛风是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表现为受累关节突发剧痛,伴红肿拒按,持续数天可缓解,间歇期可无不适,但病史长反复发作者,会出现痛风石沉积,关节破坏,功能丧失。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炎镇痛为主,但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既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又无药物的副作用,我院自2015年9月开展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这项新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58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58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诊断分析。方法:对58例确立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52例,诊断准确率为89.66%。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沈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使用生化设备维修快速处理故障要点

    本文以生化设备为主题,探讨相关的故障要点与维修处理措施。首先对生化设备的养护与维修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易出现的故障,并结合维修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引起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维修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谢泽华;谢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例妊娠合并脑出血的护理

    妊娠合并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脑出血发病急骤,变化速度快,严重威胁母子的生命安全,如救治不及时、护理不当,病死率可明显增高[1]。现笔者将所在医院收治的一例妊娠合并脑出血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颜勤;朱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加强消化内科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2014~2015年消化内科风险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10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2013~2014年消化内科未采取风险管理的965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焦虑心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药品出错率、患者投诉率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充分利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李玲;罗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心得

    目的:探究分析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法方法,总结急救护理的心得及体会,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急诊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8例,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效果。结果:118例脑出血患者,采取合理的急救方法,有107例患者的病情发生好转,抢救成功率达到90.7%。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救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观察,不仅能够挽回患者的生命,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糖尿病是目前医院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糖尿病给许多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不便,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本文就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探讨。目的:探讨社区实施预防性教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该社区2011年1~12月参加社区预防性教育项目的糖尿病高危人群200例,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预防性健康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食、有计划规律的运动锻炼以及常规定期的血糖监测,通过对社区采用定期的问卷调查方式得到获得20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在预防性教育中的达到正常标准的概率。结果:对比教育前,20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在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中的达标率明显高,并且在进行预防教育期间,无一名糖尿病患者发生特殊状况。结论: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健康饮食等,做好这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分析及相关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作用和效果。方法:该院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3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析回顾我院在治疗这35例患者中血液净化技术起到的作用,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15例接受普通间歇性血液透析(IHD),11例治愈,4例死亡。并发症为76%。20例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Scr、BUN 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能较平稳的维持在低水平上。并发症为21%,效果较好。结论:在治疗复杂的肾功能衰竭时单独使用 IHD 技术效果不是很好,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更适合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2型糖尿病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7例,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临床护理,将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27例患者出院时在饮食、运动、血糖检测、足护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自护行为评分均达到8.0分以上。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度,从而达到规范患者自护行为目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钟艳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影响

    护理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治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焦虑是个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威胁,以紧张、焦虑、惊慌、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的消极情绪,焦虑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其血压形成和发病与人们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和社会心理因素。据资料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占到20%~40%,焦虑是引起高血压和导致血压波动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干预属于个性化护理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通过改变患者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改变其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不但可消除患者的焦虑,还可减弱或消除患者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以及异常的行为,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随机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有28例,设对照组;接受全面护理有28例,设实验组。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全面护理效果佳,宜推广运用。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气道内湿化护理,观察组利用气管内持续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重度粘痰、气道黏膜出血、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内持续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赵敏好;易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本研究来寻找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的86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采用标准速度,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低于标准速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年龄越大的患者,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适度掌握患者的用药量和滴注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睿;钟兴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U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16)及对照组(n =1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流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0.00%;观察组患者的 Cr、K +、BUN、PTH、β2-MG 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尿毒症脑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尿毒症毒素清除率,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全军;王宝福;林昌伟;谢席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义齿修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8%,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疗效较好,可显著修复患者的牙列缺损,值得广泛用于临床及大力推广。

    作者:谢雄伟;丁舒;郭秋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隔姜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比观察隔姜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病区诊治的病人,按来院诊治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利可君,地榆升白片口服,治疗组同时给予隔姜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疗。疗程5~10 d,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64例,临床控制4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51例,临床控制2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35%。结论:隔姜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安全无毒,作用持久,重复性强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月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 DNA 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 DNA 检测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4800例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为非典型性鳞状细胞患者,并分为2组。甲组接受细胞学检查,90d 后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阳性者接受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检查,阴性患者半年后在此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乙组接受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 DNA 检测,显示阳性患者接受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检查,阴性患者定期接受随访工作。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 DNA 检测检出率4.03%,明显优于多次细胞学检查(3.19%,P <0.05);其在负荷量方面,慢性炎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的对比(P <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 DNA 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病变较快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的负荷量和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联系。

    作者:杨国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接受的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普外危重症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研究普外科危重症临床救治方法。让医院更好地发展技术,同时避免在术中犯同样的错误。方法:选取该院的普通外科的危重症患者107例的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相应的研究,记录死亡患者的年龄,病症,死因等状况,同时对至于的患者的术后复查的结果对治疗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结果: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外科的治疗之后病状得到了很好地治愈,但是也有病人病逝的情况,统计离世病人,一般在凌晨去世,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通过普通外科对患者进行手术,病患的病症得以很好地祛除,降低了死亡概率,提升了手术的治愈概率。

    作者:王菊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