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疝临床观察

尹建荣

关键词:疝环充填,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疝
摘要: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异物感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低,异物感小,因此临床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护理干预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进行程序化教育健康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程序化的教育管理,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度,同时有利于护理工作中的医患配合情况,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典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经过,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提示糖尿病和甲亢两者并存时症状叠加,相互影响,可使病情加重,对于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应当注意两病兼治,并应加强糖尿病及甲亢的认识,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漏诊,并使系统的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张春玲;马建;杜丽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8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血管化游离组织瓣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入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8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皮瓣成活率等情况。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患者总满意度达94.2%,腓骨肌皮瓣满意度为94.3%,股前外侧肌皮瓣满意度94.5%,前臂皮瓣满意度92.9%;各组织瓣失败例数及总失败例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98,P =0.7844)。结论:合理选择适宜血管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焦虑状况、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结果:45例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黎;姚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癌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探讨其护理体会。结果:35例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发生率为2.9%,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行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而言操作简易且方便,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姬文;高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展优质护理两年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方法:建立有产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革绩效分配方式向临床一线和夜班护士倾斜、创建温馨病房。结果: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健康树"枝头上"笑脸"数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无自请护工或月嫂,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普遍认可。结论:通过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履行护士职责,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作者:周涛;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安全防护、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乔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均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寅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抚触护理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在出生后一周检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状况。结果:在抚触护理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1.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护理组的皮肤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运动后急性荨麻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于大强度运动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10分钟入院。患者于10分钟前3公里跑步后,突感颜面及全身皮肤发热,继之全身皮肤发红、奇痒,且呈逐渐加重趋势,急来我门诊部就诊。无胸闷、心慌、气短、气憋、呼吸困难,无咽喉部紧束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6℃,呼吸18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0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颜面潮红,睑结膜无充血,球结膜无水肿,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大小不等散在分布的风团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状,色暗红,边界清,压之不褪色,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初步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即予以平卧位、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针25mg 肌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加维生素 C2g 静脉滴注,观察2h,皮疹消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次日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口服,2次/日,维生素 C 片200mg,口服,3/日,连服3天。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王娟;李东升;赵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输液的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294例,针对本组病例均开展不良反应情况的统计,并针对不良反应表现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共发生59例(20.1%),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26例(8.8%),静脉炎及静脉渗漏19例(6.5%),循环负荷过重10例(3.4%),热源反应4例(1.4%)。结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在保障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还需给予预防干预,以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不良反应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病患的损伤程度。

    作者:赵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方式与术中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本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单侧甲状腺次切除2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9例,合并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结果:本文选取的10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没有出现出血、呼吸困难等短期并发症。仅有3例发现术后声音嘶哑且对症治疗后2个月后康复。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遵循个体化选择原则,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使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蒋益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人参气雾剂中挥发油成分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

    目的:优选人参气雾剂中人参等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 IIA 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 HPLC 测定丹参酮IIA 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气雾剂处方中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3小时。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庆杰;张琦;丁云录;陈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临床医疗服务的提升作用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临床医疗服务的提升作用。方法:对我院筹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后的临床不合理医嘱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随机选择2012年我院各科病例资料800份,另2013年~2014年病例资料200份,统计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筹建运行后的各类不合理医嘱比例均较筹建运行前显著降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2年病例有效随访318例,2013~2014年病例有效随访674例,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为77.04%,2013~2014年整体为92.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516,P =0.027)。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具积极作用。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有机磷中毒具有发病急,痫情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地危及病人生命。抢救的成功除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严密的观察与耐心细致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文对36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百枯草中毒救治疗效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百枯草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和救治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百枯草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4例(20.0%)治愈,6例(30.0%)好转,10例(50.0%)死亡,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中有2例(10.0%)治愈,2例(10.0%)好转,16例(80.0%)死亡,总有效率为20.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百枯草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及管理对策

    为进一步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健康体检的1000人的体检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宣传,使之认识到增强健康保健的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崔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痛治疗的新进展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持续半年以上的无月经周期性的盆腔痛,严重的则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容易治愈,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治疗主要包括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和对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疾病的病症的治疗,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终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引流,观察临床引流效果,探讨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在我院手术的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后,坏死组织和未清除组织完全被清除干净,同时还阻止了胰酶和其毒性物质的吸收。经过有效护理,患者切口愈合完好,且周围皮肤组织完好无损,所有患者在手术1周后均可进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0d,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应用中有很好的引流效果,引流更彻底,组织清除更干净,避免了毒物吸收的恶性循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气胸病人的护理

    胸膜腔位于肺的周围,是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形成的密闭的潜在腔隙,腔内为负压,气体进入时压缩肺组织引起气胸。

    作者:朱云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