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佳
目的:对孕妇进行婴幼儿预防接种知识教育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并且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查询大量的案例,咨询专家,对案例中的关于对孕妇进行婴幼儿预防接种知识教育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且研究其效果。结果:孕妇在接受婴幼儿预防接种知识教育之后,对于婴幼儿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并且孕妇在产后更加积极主动让婴儿接受预防接种。结论:进行健康教育是对人们传授预防疾病及控制疾病知识的一种方法,在近几年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婴幼儿预防接种的知识教育是健康教育重中之重,对孕妇进行婴幼儿预防接种知识的教育,是使儿童积极预防传染病、提高其接种率的重要途径,可以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方式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9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血压与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高症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保护心肌并改善缺氧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及时发现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 l0月我院ICU 收治的9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肺栓塞早期症状,协助医生进行正确及时的抗凝治疗,并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20~30天的护理,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观察病情变化,可及时发现肺栓塞,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肺栓塞患者死亡率有明显下降。本组98例肺栓塞患者中,95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结论: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认真观察及全面护理,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在肺栓塞诊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管林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情绪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SAS)与自尊评价(SE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SAS 与 SE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情绪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上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静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0%,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的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韦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在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时期的护理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术后各项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均较对照组少,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时期,针对性的护理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共有患眼136只,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等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其眼压、前房深度在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在0.1以下的患者比例是1.6%,对照组是11.1%。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中接受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临床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当前针对医疗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相关工作的重难点,所以在实践当中应当有目的性的进行增强和改进,以不断的完善我国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水准,实现工作的新发展。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质量水准现状,同时对日常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医疗统计数据控制水准的方式以及对策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工作的全面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百枯草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和救治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百枯草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4例(20.0%)治愈,6例(30.0%)好转,10例(50.0%)死亡,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中有2例(10.0%)治愈,2例(10.0%)好转,16例(80.0%)死亡,总有效率为20.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百枯草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 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21例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 A 组,另22例同时行 CT 血管造影作为 B 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A 组的检出率为85.71%,B 组为86.36%,DSA 为97.67%,A、B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均显著低于 DSA 检查结果(P <0.05);A 组和B 组的瘤体直径以及瘤颈宽度均与 DSA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家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本院自2013年10月起建立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研究通过对调配中心工作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期间的输液不良反应事件,综合评判调配中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结果:自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以来,由于药品因素所引发的输液不良反应未有发生,并且患者中院内获得性感染几率得到了显著抑制,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程度得到提升,也明显降低了药品的浪费。结论: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能够显著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可明显抑制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
作者:贺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低血糖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低血糖脑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低血糖脑病的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缓解,其中有45例恢复良好,3例遗留轻微智能障碍,2例遗留有精神症状,总有效率为96%。结论:在治疗低血糖脑血病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做详细检查,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艾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与护理。方法:85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舒喘灵雾化吸入,并配合严密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5例患儿44例显效,41例好转,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患儿的 FEV1、PEFR 及 FVC 均显著提高(P <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配合严密护理干预可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赵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应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于的优势。方法:9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照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67.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 <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对于烧伤病人的实施效果,总结烧伤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11月烧伤病房烧伤患者46例,分别实施烧伤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工作满意率和的治疗护理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而平均住院日减少(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循证护理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P <0.05)。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提高了烧伤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万盈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张光华教授为四川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教研五十余载,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现总结他关于慢性肝病血瘀证的体征辨识和用药特点。
作者:何玲;张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孟鲁司特钠口服加舒利迭吸入吸入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接诊的136例重度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使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孟鲁斯特钠片口服加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孟鲁斯特钠口服加舒利迭吸入的治疗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肺功能,显示出其治疗的良好效果,具有确切疗效,且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极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阳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行人工流产术孕妇1238例进行分析。结果:在1238例孕妇行人流手术中,共有8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95%。初次妊娠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显著低于≥2次妊娠者的8.08%,有统计意义(P <0.05);孕周≤8周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56%,显著低于孕周>8周孕妇的8.98%,有统计意义(P <0.05);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人流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人工流产综合征,孕次越多、孕周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谢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草胺对小白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丁草胺溶液作为染毒药物,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采用 Morris 水迷宫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多数丁草胺处理组的潜伏逃避时间、游泳距离均长于对照组。入水次序和入水象限不同时对小白鼠的空间记忆能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第4入水次序和第1象限入水时,小白鼠的逃避潜伏时间和游泳距离相对较短。结论:丁草胺可对小鼠产生较大的毒害影响,不同入水次序和入水象限对小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某院眼外科收治的患者22例,共2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玻璃体切割仪进行手术,术后向患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感染率为4.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总治愈率为90.9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感染性眼内炎疾病有很好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皇甫昌涛;唐香;刘艳;李慧;杨瑛;杨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