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的影响

陈香娟

关键词:新生儿, 早吸吮, 产妇, 初乳分泌时间, 乳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完成分娩的产妇75例,设为早吸吮组;再随机抽取1998年-1999年本院被评为爱婴医院之前的分娩产妇75例,设为非早吸吮组。对两组产妇的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吸吮组产妇的初乳分泌时间早于非早吸吮组,乳量也更加充沛。结论:新生儿早吸吮有助于提前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增加乳量,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充足的营养,保障母婴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石屏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石屏县孕前优生检查的结果,总结计划怀孕夫妇生育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实现优生优育。方法:选取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在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进行孕前健康检查的2489例夫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夫妇的孕前优生检查结果。结果:病史询问结果显示既往病史异常者1324例(53.2%),常规体格检查异常者717例(28.8%),生殖系统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者186例(7.5%),其中女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150例(10.5%),男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36例(3.4%)。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阳性10例(0.4%),风疹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49例(60%),巨细胞病毒 IgM抗体检查阳性10例(0.7%),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94例(63.2%),弓形虫 IgM抗体检查阳性5例(0.35%),弓形虫 IgG 抗体检查阳性60例(4.24%)。结论:石屏县计划怀孕夫妇孕前风险因素较高,应加大孕前保健宣传,提高孕前夫妇的健康意识,积极预防疾病,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普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科重症监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

    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偏瘫、失语等急、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并导致患者投诉。在法律范畴内,护理安全是指确保患者不发生生理、心里以及身体上的损害或者死亡。这就使得护理安全成为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志,在保证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上,同时也维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王艳;周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洁净手术室的管理

    探讨洁净手术室的管理。通过对洁净手术室设备层、手术部的管理,来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经过管理,近年来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只有充分认识洁净手术室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就能很好地维护洁净手术室,从而能有效控制在手术室引起的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桂利;张俊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05例患者102例切口愈合,其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3.80%。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合理处理,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金质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方式与术中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本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单侧甲状腺次切除2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9例,合并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结果:本文选取的10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没有出现出血、呼吸困难等短期并发症。仅有3例发现术后声音嘶哑且对症治疗后2个月后康复。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遵循个体化选择原则,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使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蒋益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

    目的:探讨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比较并分析环氧乙烷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灭菌时间及操作流程等。结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范围较广、灭菌时间较长且操作流程简易,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较窄,灭菌时间短且操作流程严格。结论: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使用。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时间给药,而实验组患者在佳给药时间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给药时间相比,按照佳给药时间进行给药的时间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更显著。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武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开始接受治疗的8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热敷治疗,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骨盆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腰腿痛 VO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直腿抬高素数的差值,分析其差异。结果:经过随访,观察组在 VO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直腿抬高指数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程彦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的临床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患者20例,均采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4~6周使用 X 线进行检查,可见骨折线模糊现象,手术后12周,有9例患者愈合,手术后20周有7例患者愈合,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达到要求。有18例患者的异体骨愈合情况较优,2例患者部分愈合。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浅表伤口感染现象,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得到改善,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现象,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二次手术对局部骨折端组织的损害,有利于瘤腔植骨的修复和骨折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樊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头痛、视盘水肿及抽搐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剖宫产中抽取77例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睡眠质量、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对缓解产妇抑郁及焦虑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稚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78例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万爽力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万爽力等药物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状况,寻找出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并对这150例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患者术后切口的的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护士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感减轻,腹部切口愈合状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切口的愈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疝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异物感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低,异物感小,因此临床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尹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冥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中观察患者的血白蛋白和24h 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析学校肺结核疫情与控制对策

    目的:对学校肺结核疫情的现状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学校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例紧密接触过的师生,行 PPD 试验及胸部 X 线检查,对 X 线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者及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者实施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密切者646人,其中行 PPD检查646人,胸部 X 线的检查154人,痰涂片检查30人。结果有活动性肺结核8例,其中2例涂阳肺结核均入院治疗,6例涂阴肺结核在校治疗,有2例聚集性疫情发生;随着就诊延误时间的增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强阳性感染率就越高,其发病越危险。结论:因学校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不足,成为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地段,故对学校与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的人进行筛查,成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循证护理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对于烧伤病人的实施效果,总结烧伤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11月烧伤病房烧伤患者46例,分别实施烧伤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工作满意率和的治疗护理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而平均住院日减少(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循证护理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P <0.05)。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提高了烧伤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万盈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治疗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娇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的妇产科急性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术后平均出血量为(990±340)ml,栓塞有效率为1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具有显著疗效。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止血速度快,疗效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运动后急性荨麻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于大强度运动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10分钟入院。患者于10分钟前3公里跑步后,突感颜面及全身皮肤发热,继之全身皮肤发红、奇痒,且呈逐渐加重趋势,急来我门诊部就诊。无胸闷、心慌、气短、气憋、呼吸困难,无咽喉部紧束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6℃,呼吸18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0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颜面潮红,睑结膜无充血,球结膜无水肿,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大小不等散在分布的风团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状,色暗红,边界清,压之不褪色,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初步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即予以平卧位、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针25mg 肌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加维生素 C2g 静脉滴注,观察2h,皮疹消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次日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口服,2次/日,维生素 C 片200mg,口服,3/日,连服3天。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王娟;李东升;赵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