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周景富

关键词:硬脑膜,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摘要:目的: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直接头皮缝合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根据神经内科格拉斯哥预后标准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情况进行评分和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统计描述,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显著 P <0.05。结论: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配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改进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时间给药,而实验组患者在佳给药时间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给药时间相比,按照佳给药时间进行给药的时间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更显著。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武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共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对照组为单纯癫痫患者,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癫痫发作频率、平均癫痫病程、女性所占比例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癫痫分型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偏头痛可使癫痫的病症加重,给其治疗产生负面效果,在对患者进行癫痫并发偏头痛治疗时,应事前做好诊断工作,对其病症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凤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的重要性,通过临床观察,将护理方法更加广泛地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在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和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特定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病痛,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使其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赵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份期间的140例甲胎蛋白阳性血清样本,其中肝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60例、肝炎患者20例、排除相关肝病者20例,对照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癌组的 AFP -L3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排除相关肝病组(P <0.01)。结论:原发性的肝癌临床治疗和诊断可以用于 AFP -L3比值作为分子标志物,对临床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BL 教学法在高职病理学课堂的应用

    PBL(Problem -based learn)是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实践,是十分适合病理学这样一门以实践为目的的学科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冥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中观察患者的血白蛋白和24h 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O2气腹对消化道的影响

    CO2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气腹介质,随着对腹腔镜基础研究的深入,CO2所致的腹内高压以及吸收后所致的机体缺氧,酸碱平衡改变,将导致胃肠道微循环障碍,神经、激素紊乱,继而造成肠道细菌易位,胃肠功能异常等症状。本文将就 CO2气腹对消化道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邝江波;王永飞(综述);张建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抚触护理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在出生后一周检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状况。结果:在抚触护理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1.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护理组的皮肤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其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各方面依从性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从多方面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糖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低体温/寒冷损伤53例分析(附5例死亡病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患病情况、病因、转归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寒冷损伤多发于冬春季。早产儿发病率低,病情更严重。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死亡病例仍存在。死亡病例足月儿为主,病情重,短期内死亡。结论:合并严重感染是死亡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出生;加强农村交通不便地区监管,重视文化教育及健康宣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吴阳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直接头皮缝合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根据神经内科格拉斯哥预后标准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情况进行评分和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统计描述,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显著 P <0.05。结论: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配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改进和推广。

    作者:周景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中我院收治的1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并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比单纯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好,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作者:袁小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素质教育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微生物学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但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不够到位,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因此,有必要将素质教育应用到微生物学的检验教学里,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令该门课程真正起到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的作用。本文将从目的和方法两方面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细节,希望能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之我见

    当前针对医疗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相关工作的重难点,所以在实践当中应当有目的性的进行增强和改进,以不断的完善我国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水准,实现工作的新发展。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质量水准现状,同时对日常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医疗统计数据控制水准的方式以及对策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工作的全面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丁草胺对小白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草胺对小白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丁草胺溶液作为染毒药物,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采用 Morris 水迷宫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多数丁草胺处理组的潜伏逃避时间、游泳距离均长于对照组。入水次序和入水象限不同时对小白鼠的空间记忆能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第4入水次序和第1象限入水时,小白鼠的逃避潜伏时间和游泳距离相对较短。结论:丁草胺可对小鼠产生较大的毒害影响,不同入水次序和入水象限对小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临床病理探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肝穿刺活检病理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肝穿刺活检的病理检验,并将其和临床诊断结果作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80例患者中,轻度患者28例,占比35.0%;中度患者42例,占比52.5%;重度患者10例,占比12.5%。临床诊断出56例,准确率为70.0%,经对比明显低于病理诊断正确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而言,采用肝穿刺活检的病理检验手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日旺;尉新莲;韩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并比较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参照品,显色剂为NaNO2-Al(NO3)3-NaOH 体系,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比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高,含量高低成正比。结论:NaNO2-Al(NO3)3-NaOH 体系可见分光光度法稳定可靠,是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应用 CT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对诊断的价值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 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21例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 A 组,另22例同时行 CT 血管造影作为 B 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A 组的检出率为85.71%,B 组为86.36%,DSA 为97.67%,A、B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均显著低于 DSA 检查结果(P <0.05);A 组和B 组的瘤体直径以及瘤颈宽度均与 DSA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家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试论提高医院西药房服务质量

    目的:为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给患者提供更正规的、更专业的药学服务,从而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了各级医院在西药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西药房的措施。结果: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只有转变服务观念,完善和提升药学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西药房的服务质量。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中,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中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乐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评析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脑出血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应用全程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程度与 GOS 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之前观察组的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心理情况、休闲和户外运动以及工作和经济情况等生存质量内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更好的护理效果,可以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的推广使用。

    作者:吕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