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芳;苏艳丹;刘华;张红芬;李菲菲
卵巢甲状腺肿是单胚层高度是单胚层高度特异性卵巢畸胎瘤,为成熟畸胎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甲状腺组织为其唯一或主要成分。本病临床表现不特异,术前难以确诊,恶性 SO 罕见[1]。1病例介绍患者46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发现宫颈病变入院,入院检查甲状腺不大,宫颈肥大,质地硬,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大小约4cm ×3cm 囊性包块。余无特殊。入院前2个月阴超显示:(图1)左侧附件区见类圆形囊性肿块,考虑附件小囊。入院后阴超(图2)左侧附件区见囊实性包块,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病人因宫颈癌做手术(根治性全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左卵巢甲状腺肿。
作者:谢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进行程序化教育健康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程序化的教育管理,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度,同时有利于护理工作中的医患配合情况,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2013年9月间97例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期是否接受预防切口感染的处理措施,分为特殊处理组与常规处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术后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论:术前吸烟、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术后引流管延迟拔除引流管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且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崔文峰;刘玉萍;孙希宝;王德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很少参与到常规的体检中去,而据相关调查报道[1],农村妇女在接受妇科检查后,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达65%,且仅有50%的农村妇女在检出妇科疾病后会选择赴医院接受治疗。由此可见,在农村、社区等处加大对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力度对改善妇女的生存质量,防止某些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探讨其护理体会。结果:35例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发生率为2.9%,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行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而言操作简易且方便,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姬文;高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机能实验学是将医学科研方法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而成,通过对学生所学的三门理论知识和相互间的联系,形成了一门跨学科新的独立课程,是医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院和大学积极探索功能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置的创新精神做出了有益的尝试[1-3]。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讨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一系列的实用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培养、对事物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自身的创新精神。
作者:李晓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优选人参气雾剂中人参等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 IIA 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 HPLC 测定丹参酮IIA 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气雾剂处方中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3小时。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庆杰;张琦;丁云录;陈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份期间的140例甲胎蛋白阳性血清样本,其中肝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60例、肝炎患者20例、排除相关肝病者20例,对照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癌组的 AFP -L3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排除相关肝病组(P <0.01)。结论:原发性的肝癌临床治疗和诊断可以用于 AFP -L3比值作为分子标志物,对临床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药敏试验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肠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对患儿进行便培养观察敏感病原菌情况,同时给予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小儿肠炎便培养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进行敏感菌检测试验排在前三位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肠炎培养感染菌主要为福氏痢疾杆菌,建议采用舒普深和β-内酰胺酶抑菌药物作为重症患儿的首选抗菌素,但是临床应根据患儿药敏试验结果和身体情况及时调整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持续半年以上的无月经周期性的盆腔痛,严重的则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容易治愈,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治疗主要包括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和对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疾病的病症的治疗,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终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患病情况、病因、转归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寒冷损伤多发于冬春季。早产儿发病率低,病情更严重。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死亡病例仍存在。死亡病例足月儿为主,病情重,短期内死亡。结论:合并严重感染是死亡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出生;加强农村交通不便地区监管,重视文化教育及健康宣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吴阳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状况,寻找出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并对这150例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患者术后切口的的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护士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感减轻,腹部切口愈合状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切口的愈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PBL(Problem -based learn)是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实践,是十分适合病理学这样一门以实践为目的的学科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原因以及合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给予静脉输液的患儿284例,针对所有病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整理输液过程中渗漏时间并总结其原因,再依据不同原因分析小儿合理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共25例,发生率为8.8%,其中血管选择不当8例(32.0%)、配合不当9例(36.0%)、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5例(20.0%)、药物原因3例(12.0%),渗漏患儿中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引发渗漏事件,临床护理需通过改善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巡视和家属宣教等措施予以改善,以确保患儿临床安全程度。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低血糖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低血糖脑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低血糖脑病的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缓解,其中有45例恢复良好,3例遗留轻微智能障碍,2例遗留有精神症状,总有效率为96%。结论:在治疗低血糖脑血病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做详细检查,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艾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老年痴呆病人(AD)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方法:针对病人的安全问题,认知情况和心理状况,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电子邮件,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对 AD 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指导。结果:指导后病人的误吸、误服、跌倒、走失发生率低于指导前(p <0.05),生活自理人数明显增加(p <0.05)。结论:针对性地对 AD 病人家庭照顾着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 AD 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异物感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低,异物感小,因此临床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尹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 HIV 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 HIV 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 HIV 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 HIV 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 HIV 母婴传播、控制儿童 HIV /AIDS 流行。
作者:赵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寻求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发生凝血的根本原因并实施预防措施降低凝血事件的发生。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室2014年1月-2014年3月出现的全部凝血事件,找出根本原因并实施对策。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使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
作者:王明霞;谭君;张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起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2.76±9.63)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关节僵硬2例,中枢性高热3例,继发感染1例,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早起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仙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