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美玲;王希胜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危害和合理使用策略,为提高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保障抗生素使用的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用药总金额、用药年增长率、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百分比、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等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年,我院用药总金额2654.81万元、用药年增长率-7.64%、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493.55万元、百分比为16.54%、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为-0.63%,均较2010年和2011年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学服务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策略,可以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万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保障使用131碘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安全,避免发生放射性事件。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在使用131碘治疗甲亢的工作方法中,对工作场所的设计布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放射性污染的清除、放射性工作操作的安全和应急处理流程、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保健、患者和公众的防护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遵循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防止其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性效应,使其发生几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作者:莫春荣;莫建勋;叶烨;黎升志;柯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各20例,组均采用纠正贫血、优质蛋白、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济生肾气丸加减,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罗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全科医疗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2年3月~2013年12月确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全科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行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可以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艾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EB 病毒一种亲人类 B 淋巴细胞病毒,儿童为易感人群,半数以上患者原发性感染后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 IM 表现[1],血常规检测可发现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上升,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血清检测可见 EB病毒抗体等[2]。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对收治的1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报告1例 HIV 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的护理、专科护理等,由于患者家庭条件有限,经治疗,患者终临床死亡。患者虽入住的是普通病房,但由于采取了适当的防护措施,未对病房造成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均无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克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区的运用,交流体会。方法:在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的情况下,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培养,同时在加强临床护理管理的同时优化好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拓展专科护理的内容并执行全面的全科管理。
作者:陈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2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起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纠纷的案例,对出现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们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机率。结论: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强化,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降到低,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在临床上有效的使用。
作者:谷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问题之提出在我国,庞大的精神病患者群体与现有的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不成正比,能力极为有限。而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散在分布于各社区。因此社区"精防"康复工作在今后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张雪静、骆焕荣(2008)指出: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良好的社区康复环境将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及减少疾病的复发。因此,如何开展精神病人院外(社区)治疗工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实际住院的精神病人仅占精神病人的极少数(<10%),精神分裂症住院者不超过30%。况且像精神分裂症之类的较为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一旦急性期病情控制或缓解后,至少70~80%的时间回到社区中长期生活。而精神分裂症病人被传统的医院封闭式治疗和管理后,往往副作用较大,病人社会功能丧失严重,残疾率高。
作者: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相关的急救及护理,再通过了解病因进行治疗,很快便缓解了惊厥症状,未见有精神疾病遗留,住院8-10天即可痊愈出院。结论:在对患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急救时,关键的是有效的降温方法,在降温的基础上进行止惊,能够快速的缓解高热惊厥的症状,于此同时,再对患者进行病因治疗,预防再次发生高热惊厥。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APGAR 问卷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金泽镇养老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家庭功能良好者占22%;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占42%;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占36%,40%的老人存在轻度焦虑,10%的老人存在轻度抑郁,老年人焦虑、抑郁状况与其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家庭功能良好者,焦虑、抑郁评分低,而家庭功能障碍越明显,焦虑、抑郁评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蒋燕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截瘫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3例截瘫患者,均接受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 FMA 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 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截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钟建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医疗美容已经步入寻常人家。笔者从事医学美容摄影多年,在本文中一方面分享自己的摄影经验,在另一方面,在避免医患纠纷和发生纠纷以后举证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做法,希望抛砖引玉能得到交流和共进。
作者:韩洁;张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明显高于对照组50%,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药物价格相对低廉且便于服用,更有利于患者吸收,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芳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下段食管癌及喷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超声经腹探查下段食管喷门部,观察声像图与胃镜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下段食管喷门显示率为93%。正常组厚度约4.1±2.5mm,癌变组约14.5±6.0mm。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01,以管壁厚度约8.0mm 为临界值,超声诊断下段食管癌及喷门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95%。对深度和波及范围的判断符合率为75.2%,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约为80%。结论:超声诊断食管和喷门区癌有独特的优势,能为临床医生做出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选择奥曲肽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方面,C1组少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在胰腺水肿症状缓解率方面,C1组高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针对胰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消化作用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终将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有效恢复,有效避免临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输血路径方式使用在临床输血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100例临床输血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进行输血护理,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输血过程,输血过程中没有一例出现不良输血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对100例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输血护理,能够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应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率的发生概率,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临终期胃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73例发生院内死亡的胃癌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变化及SOFA评分,并选取其中有完整死亡前随访资料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筛选出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的生化指标,并将其数值转换成分数,相加之后得到每一例患者的生化评分,然后将生化评分和SOFA评分相加即为每例患者的预后评分。根据预后评分的分值大小将试验组患者分为两组:A组<20分,B组>20分,然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指标有:AST、T一BIL、UREA、LDH、CK、UA以及HBDH;B组评分>20分的比例要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的生存率则显著低于A组(P<0.05);预后评分与生存时间存在着直线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根据本组临床资料而建立的评分办法效果显著,在对胃癌临终患者的生存风险进行评估时,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玉曦;岳磊河;任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