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江春丽

关键词:辛伐他汀, 脑血栓,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阿司匹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辛伐他汀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对治疗脑血栓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地延缓动脉的粥样硬化,降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肋骨钉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肋骨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胸痛持续时间、骨折连续性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与临床疗效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住院时间、胸痛持续时间、骨折连续性恢复时间均远大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与胸廓畸形愈合率均远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显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过程中,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不仅较少发生并发症,且能获得理想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太原市太钢总医院呼吸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抽取191例,其中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者中有革兰阴性细菌51例(75.00%),革兰阳性细菌14例(20.59%)。真菌3例(4.41%)。COPD 患者细菌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高检出率为主。结论:对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痰细菌学培养结果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0例脑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4例患者痊愈、33例患者好转、1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临床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对其采取科学护理措施,是提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与根本保障。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

    针对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和分析对于相关工作的进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探析白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菅彦丽;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神经疾病责任血管的分型与处理

    对于脑神经疾病的责任血管的分型的总结与衡量,归纳处理不同类型责任血管的例子与经验,对分析脑神经疾病起因,分清对应责任血管病症,正确进行责任血管处理,选择准确手术治疗脑神经疾病的效果,控制复发,减少并发症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尚杰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划分为研究组(病毒感染组)100例和对照组(细菌感染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儿检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 CRP 检验结果处于常规范围,对照组 CRP 检验结果超出常规范围,研究组 CRP(2.4±2.2)mg/L 相对比对照组(72.0±9.4)mg/L 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判定患儿感染情况、病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轩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臂丛麻醉和连续臂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情况、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加药量少于对照组,Ramsay 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采取连续臂丛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金民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护理工作已经由以患者为重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重心,服务也更加的科学和标准。为了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本观念的培养,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加强人文教育,让学生们在掌握科学的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

    作者:矫非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区的运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区的运用,交流体会。方法:在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的情况下,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培养,同时在加强临床护理管理的同时优化好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拓展专科护理的内容并执行全面的全科管理。

    作者:陈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ESS)、空腹血糖值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ESS)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值(<7mmol/L)观察组24例(76.7%)显著低于对照组18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血糖,改善神经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季明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龄患者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患者手术麻醉情况的症状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患者引起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预防、诊疗措施。方法:根据168例患者的身体情况,采用全身和硬膜外麻醉等方式。并观察手术麻醉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麻醉后效果都很好,生命体征也比较稳定,但是患者因为本身就患有其他疾病,在麻醉的过程中机体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诱发出一些并发症,经过进行并发症处理后,也获得了一定的麻醉效果。结论:因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或并有其他多种疾病的原因,在麻醉前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在手术时,麻药的有效性及患者生命的安全性。

    作者:李旭飞;王亚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截瘫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截瘫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3例截瘫患者,均接受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 FMA 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 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截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钟建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固定针柄法减轻脂肪乳输注中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减轻输注脂肪乳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输注脂肪乳药物患者75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天为常规固定对照组,第二天为改良固定针柄实验组,连续两天。由患者评判疼痛程度。结果:改良固定针柄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固定针柄法是减轻输注刺激性药物所致疼痛的一种有效护理办法。

    作者:周援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我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原因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患者的该症状产生。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3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19例出现了深静脉栓塞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输血、输液情况等进行探讨患者的该症状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结果: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的几率是18.44%,患者出现该症状是药物、操作、训练等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此次共有1例继发肺栓塞而死亡,占研究总数的0.97%。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积极寻找处理对策进行预防,能够降低患者的深静脉栓塞发生率。

    作者: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分泌内科治疗的20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护理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周期麻痹、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综合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周期麻痹率11.00%、甲亢危象率2.00%、酮症酸中毒率5.00%、低血糖昏迷率3.00%、并发症总发生率5.25%;对照组患者周期麻痹率46.00%、甲亢危象率12.00%、酮症酸中毒率37.00%、低血糖昏迷率35.00、并发症总发生率32.50%;两组数据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发挥着显著的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6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1%,两组对比(P<0.0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控制孕妇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生的发生,临床价值确切。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随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机构对于一些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新进展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束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